李卫民可没有心思听三家村的人闹腾,拉着二舅和二舅妈进了院子。
一众村民并没有马上离开,一个接一个把目光转移到了李卫民开的卡车上……确切地说是转移到了一卡车煤炭上。
“好家伙,这么大一车煤炭,这得多少年能烧完啊?”
“劝你们别打什么歪主意,没看见卡车上写着新城煤矿吗,敢动公家的东西,小心把牢底坐穿!”
“嘶,竟然是新城煤矿的运煤车,杨老二这个外甥真有出息!”
“有没有认识刚才那小子的,叫什么,是向阳大队谁家的孩子?”
“我认识,好像是翠花的儿子,叫什么不知道!”
“对对对,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小时候经常跟着翠花过年回来,好几年没见,竟然长这么大了!”
“……”
按说,李母杨翠花每年都要回娘家几次,三家村的人应该对李卫民比较熟悉才对。
可惜,这货小时候还行,长大之后,就不耐烦掂着两条腿走亲戚,一般都让大哥或者二哥代劳,自己很少来。
因此,李卫民在三家村的出镜率并不高,认识他的人很少。
“双喜,去卡车上装几箩头煤炭,留着冬天烧!”
附近有山,三家村的人一般都烧柴。
不过,上山砍柴需要时间,也需要体力和精力,远远不如烧煤炭省事。
可惜,煤炭需要花钱买,农村人又没有平价供应,就算砍柴很麻烦,还是很少有人烧。
李卫民拉了整整一卡车,拢共十来吨,根本不在乎几百斤,可以让二舅一家随便烧,省得姥姥、姥爷那么大岁数,还要上山砍柴。
杨双喜才十七岁,没什么心眼,一听有煤炭可装,高兴得答应一声,二话不说,挑着一对箩筐就冲了出去!
“双喜,回……”
二舅妈刚想拦着,被李卫民阻止了。
“二舅妈,就让双喜装吧,那么大一车,我们家也烧不完!”
李卫民没有说煤炭是用来卖的,那样二舅妈肯定不要。
“卫民,刚才人多,我没问,你那么大一车煤炭是哪来的?”
二舅实在忍不住了,刚进屋就迫不及待问了起来。
李卫民嘿嘿一笑:“我帮新城煤矿的人办了点事情,这是人家送给我的!”
“嘶……”
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乖乖,卫民,那么大一车煤炭,说送就送,那得多少钱啊?”
“卫民,你到底帮了人家什么忙,送你这么多煤炭?”
李卫民笑着摆了摆手:“二舅,二舅妈,你们不用担心,不是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个不重要,接下来,我说的事情才重要!”
说着,李卫民看了一眼小表妹。
杨再喜一愣:“表哥,你看我干什么,该不会是要把我送给煤矿的人当童养媳吧?”
李卫民:“……”
不等李卫民说话,二舅妈就把杨再喜撵了出去:
“去去去,这么大个姑娘,说话还不着调,出去帮你二哥干活!”
二舅也狠狠瞪了小闺女一眼,摆摆手,示意她赶紧走!
杨再喜这下明白了:“哼,卫民哥,还以为你是向着我呢,原来是不想让我听你们的悄悄话!”
小姑娘嘴上尽管不服气,身体却很诚实,乖乖出去帮二哥挑煤了。
杨大喜也想出去,被李卫民拦了下来:
“大喜哥,你别走,我说的事情跟你有关系!”
见李卫民表情郑重,一家三口不由紧张起来。
“卫民,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需要钱?”
李卫民笑着摇摇头:“放心,家里一点事情也没有,我是想问问大喜哥,愿不愿意跟我去开拖拉机?”
“啥?”
“拖拉机?”
“去哪里开拖拉机?”
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李卫民并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全盘托出:
“我现在是新城第二招待所的编外采购,所里交给我一个任务,需要一个会开拖拉机的,我就想起大喜哥了,过来问问他愿不愿意去!”
“啊?”
一家三口全都目瞪口呆:
“卫民,刚才牛有根说的那个向阳大队突然有出息的人,不会真就是你吧?”
李卫民哈哈一笑,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喏,你们看,这是什么?”
大舅接过去一看……
当场就惊呆了:
“卫……卫民,你真当了第二招待所的编外采购,吃上公家饭了?”
李卫民摆摆手:“没有,编外采购只是个名头,没人给我开工资,想挣钱,要靠自己收东西卖给二所。”
“啊,那……那不是投机倒把吗?”
“不是,私人之间倒买倒卖才叫投机倒把,我是带着二所的任务收购东西,有正规手续,是在为国家服务,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劳!”
“哦!”
一家三口如梦方醒,这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多的道道,这也太复杂了,谁能弄清楚!
“卫民,让你大喜哥去开拖拉机,不知道是个什么说法?”
李卫民伸出一根手指:“如果大喜哥同意,我会先给他弄个二所编外采购的身份,开拖拉机拉一趟货,给他一块钱,如果一天跑两趟,就有两块钱收入,不知道大喜哥干不干?”
“啥,一天能挣两块钱?”
一家三口全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卫民,你没有开玩笑吧,真能挣那么多?”
不是二舅一家没见识,主要是挣得实在太多了。
这年头,一天两块钱是什么概念?
一个工人,而且还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三四十块钱而已。
这还是入职一段时间,定级之后的工资。
如果是刚入职的学徒工,一个月连二十块钱都不到。
如果是农民,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落到手里的现金也不过才几十块。
当然,好的地区可能有一两百。
不过,差的地区并没有十几块。
一年收入几十块,只是一个大概的平均说法。
有些地方,整整干一年,最后一算账,还要倒欠大队的债,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