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阳光和煦而温暖,大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烟尘味。
出了地铁口,苏誉穿梭在密集的人流中,沿着街道向西走了不到一站路,丰盛胡同就在眼前。站在胡同口看,高墙深宅,青砖碧瓦,一座座大门楼子被灰墙相连着向东延伸而去。
徐涛在这个胡同里就购买了三套四合院,听说这个胡同在很有名,从明朝就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区。
关于丰盛胡同的来历,苏誉也查过史料,其中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与天启皇帝的乳母奉圣夫人有关,一是与明初大将丰城侯有关。他认为都是事实,因为在东西城曾经各有一条丰盛胡同。
西城的这条至今仍叫丰盛胡同,因明成主朱棣的名将丰城侯李彬府邸在此,是名丰城胡同,至清初便讹传为丰盛胡同了。
那条富于传奇色彩的胡同,则是与东城乃兹府胡同垂直相交,清末时叫丰盛胡同的小胡同,现名为丰富胡同。
其实,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它得住过历史名人,得有留下来的借口。否则,都是被历史车轮碾碎,被拆迁消失的命运。有句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苏誉对徐涛的眼光还是很看好的,虽然目前这个胡同与外面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甚至显得有些落寞。但是,他从有些论坛上获悉,有人主张老旧历史胡同保护的倡议。俗话说得好,鲜花还得绿叶配才行,因为这些胡同才和那片皇家园林相辅相成,成为一体。
听说清末民国时候,丰盛胡同已经破烂不堪了,因为连年的战争和民国政府定都南京,这个曾经辉煌的贵族皇城,也就渐渐被老贵新权们所遗弃。直到天安门城楼上传来那声嘹亮的宣告后,这座遗老贵城才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苏誉在胡同里走了不到三百米,就见一座大门楼子下站着一个纤细而熟悉的身影,是柳雅茹。
柳雅茹见到苏誉,高兴的跑了过来。
苏誉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他呵呵一笑说道:“什么时候来的?在这里能见到你,真是很意外。”
“我前天就来了,听徐总说你要来,我就出来看,就怕你找不到。”柳雅茹开心的说。
柳雅茹变化很大,至少脸上没有了忧郁,性情也开朗了不少,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环境造就人吧。
一个人从一个绝望的环境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环境,一切似乎都变了,连本该窘迫的心境也变了。难怪动物都长途跋涉的迁徙,原来迁徙改变的不单单是生活环境,还有心境。
苏誉笑呵呵的,一边向院子里面走,一边温和的说道:“还习惯吧?”
看到苏誉,柳雅茹很开心,心里也更加的踏实,从小到大除了父母,就是这个人真正为她考虑,她的心里苏誉不但是恩人,还很胜似亲人。
听到苏誉的温馨话,她心里很温暖,开心的说道:“嗯,都挺好,徐总安排的很到位,比在老家好上百倍。我就怕自己做不好,会让你和徐总失望。”
苏誉知道隔行如隔山,柳雅茹从小学戏剧,也没有上过大学,有这些担忧也正常。他相信,只要上心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真正的知识在社会上。
“别想的太多,每个人都在尝试着适应环境而生存,我也是,徐涛也是,你也一样。即使一成不变的混日子,还不如开开心心的过人生。不要苛求太多,只要尽心就行,不存在干好干坏。
徐涛不能天天呆在这里,你是自己人,以后就是这些院子的二房东。事无巨细,多操点心,帮他看着点,就是个管家婆。外面的事有其他人去做,这个你不用担心,徐涛会亲自料理。”苏誉轻描淡写的说道。
说话间,两人进了二进院,院子里青砖铺路,左右边上都是花花草草。坐北向南一座青砖碧瓦的大上房,左右前后都是稍微矮小一点的厢房侧房。门窗油漆都是新的,木制的花格窗上都蒙上明亮的玻璃,院子里收拾的一尘不染。
听到两人说话声,徐涛从房间走了出来,呵呵笑着说道:“说好的一点多到,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这也太不守时了吧,等的我都有些瞌睡。就你一人过来,褚叔没一起来?”
苏誉习惯了被挤兑,徐涛见面不掐上几句,感觉浑身不舒服。
听着徐涛的埋怨,苏誉得瑟的说道:“你知道吗,越正式的场合,主要人物必须迟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知道苏誉逗自己,徐涛呵呵一笑,没好气的说道:“滚一边去,还真把自己当客人了,还主要人物呢,你咋不说你是领导是明星呀?”
苏誉也哈哈一笑,接着说道:“褚书记市里脱不开,我随崔省长过来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感慨的说道:“嗨,你还别说,你这院子收拾的真温馨,我都有些喜欢上了,真想在这里住上几天,咱也享受享受地主老财们的腐朽生活。”
听到苏誉的随意那么一说,徐涛心里一惊,他真想不到,苏誉这么快就入了省长的法眼。心里感慨不已,嘴里却呵呵一笑道:“这不是啥事,这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三妻四妾铺床叠被的人,还没有端茶倒水殷勤伺候的丫鬟婆子。深宅大院的,但愿你能耐得住寂寞。”
柳雅茹一边听两人打趣唠嗑,一边忙着为苏誉沏茶。
苏誉在这大房子里转悠着,里面有很多看家具,款式古老而实用,虽然重新上了油漆,但看样子应该都是明清时代的老物件。
苏誉左摸摸右瞧瞧,不由的赞叹道:“涛子,你还别说,你的眼光还真不错。不说院子如何,就凭这些都古董家具,以后也能让赚的盆满钵满。”
知道苏誉喜欢传统文化,徐涛呵呵笑着说道:“这东西多,每个房子都有,我给办公室就留了几件大气上档次的。你和雅茹的房子里摆的到处都是,你要是喜欢,晚上不睡觉慢慢欣赏去,现在坐下尝尝四合院的茶。”
徐涛说的波澜不惊,苏誉听完心里一惊。他急忙看向了端着茶壶过来的柳雅茹,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再看徐涛,手里拿出一包烟正自在撕封口,好像没事人似的。
也许是徐涛的口误,还好柳雅茹没听到,苏誉心里庆幸。急忙转开话题说道:“这府邸不错,不知道有啥说法吗?”
雅茹为苏誉和徐涛各倒了一杯茶,贴心的放到苏誉面前,转身去了办公桌前收拾东西去了。
徐涛为苏誉和自己点上一支烟,美美的吸了一口,故作深沉的说道:“你觉得这院子不错?可你知道吗,这个院子大有来头,听说最早是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的堂兄的宅子,挂牌国公府。虽然那个国公由于某种原因不被皇帝重用,但也是好歹都是王族,体面在这里摆着。进门就是牌楼,前院的房子不但高大威武,雕龙画凤的,而且坐落都很有章法,暗合着什么风水学术。反正我不太懂,所以没敢大修,只做了保护性的维护。如果你喜欢,好好研究研究。”
知道这种深宅大院,以前的主人,一定是非富即贵,没想到是位准王爷的府邸。他更加佩服徐涛了,这种府邸是可遇而不可求,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拿到的。别的不说,随便来一个剧组,在这里就能演绎一场家庭伦理宫斗戏,而且这里的房屋设施也一点不比红墙里面差。何况现在人对旅游越来越热衷,尤其是这种历史性的场所,人们探求的欲望更高。
想到这里,苏誉点头赞许的说道:“你做的很对,这种古典的院落只能抢救性的维修,千万不敢肆意改造破坏,否则,就失去他的历史价值。一旦破坏了原有的格局,那么这种院子就失去了保存下来的意义了。这么好的院子,不知道你是怎么拿到手的?”
徐涛呵呵一笑说道:“拿到这个院子也是个机缘巧合,我在一个朋友的酒会上认识了一位叫哈三的人,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京城,听说他们祖上三代都是满清的官,这家伙还吹牛说,家里还有皇帝赐封诏书,御赐黄马褂多的都缝了褥子,真的假的就不知晓了。但这家伙是个老事通,他知道京城胡同里的宅子,前朝住的是谁,现在又住的啥人,他都门清。
听说我喜欢大宅院,就给我说起这个公爵府,原来这府邸已经落在一位叫吕易简的南洋华侨手里,听说这个吕易简有意出手这个宅子,在他的引荐下我找到了这个人。听说吕易简在南洋的生意出了些问题,急需筹措资金救市,开价一千一百万,我还价八百万,最后见我成心要,九百八十万搞定,当天就签了合同,打了定金,一周后这个公爵府就姓徐了。”
听完徐涛的讲述,苏誉点点头说道:“太值了,高门大院,好好修缮一新,如果能拍上一部经典的影视剧,这个院子就成为旅游景点了,你就坐着数钱就行了。”
在徐涛这里吃了饭,已经晚上十点了,苏誉借口领导查夜,在柳雅茹依依不舍的眼光里,苏誉离开了这个公爵府的深宅大院。
……
第二天,苏誉起的比较早,他担心崔省长找自己。果然,早饭时,崔正平说吃完饭就去发改委,让苏誉准备好申报的材料。
九点刚过,苏誉和秘书张文跟随崔省长进了发改委。那个年代门岗也不是太严格,只要拿证件登记,报出你要找的部门,你要办的啥事,就可以进去了。何况崔正平还是位省部级领导,门卫也没有难为。
按照程序,材料先交到预审处初审,然后再转到审批司审批,然后才能递到司长手里,最后才能上会讨论。
按崔省长说法,他已经和主管副主任通过气,让苏誉和张文拿着材料按程序审核就行了。然后,崔省长去副主任办公室等着,苏誉和张文拿着材料去初审。
两人第一次办个事,找到初审处,被告知处长不在,副处长正好有时间,看了看两人,让他们放下去隔壁会客室等着。两人都没经验,老老实实坐在沙发上喝着免费茶,从九点半一直等到将近十一点,也没见叫自己。等待室里其他来办事的人,一拨又一拨的都走了,苏誉和张文感觉不太对劲,不能说他们来的最早,但也比较靠前的。后来的人都办好走了,自己这头还没有被叫过去。
苏誉按耐不住了,小声问张文道:“张秘,我感觉不太对劲,咱们的材料不会被忘了吧?”
张文也心焦,只不过比苏誉更能耐住性子。听到苏誉的话,他点头说道:“我也觉得有问题,要不我们过去再问问?”
两人统一了思想,就到了隔壁副主任办公室。见两人敲门进来,副处长抬头看了一下说道:“你们俩有事吗?”
“真健忘呀!这才过了一个小时,就不认识我们两人了。”苏誉感慨的想着。
“处长好,不知我们报的计划您过目了没有?”苏誉客气的问道。
“你们报的计划,什么计划?”说着,副处长低头在一摞材料上扫描。
“处长,是黑水省安顺市关于精细化工工业园区的审批报告,不知您看了吗?”苏誉耐着性子恭敬的说道。
副处长装作回忆状,摇摇头说道:“有这份材料?我好像没印象了,要不,你在这摞材料里找找看。”说着,伸手指了指桌边的材料。
“真他娘的能装,听说京城衙门里脸难看,事难办,还真是的。”苏誉暗骂一声,只能亲手找起来。
一摞材料翻完了,还好最后一本就是。苏誉明白,这是故意所为。因为想把这份材料放到最底下,副处长还得站起来,抱起那堆材料才行。苏誉心里很不爽,但求人办事他只能忍气吞声,陪着笑脸道:“处长,找到了,估计是您忙着没注意,放到这里面了。”说着,恭恭敬敬的把材料放到副处长面前。
副处长没有任何的尴尬,依旧拿着一份文件看。看到苏誉递到面前的材料,随手又放到那堆材料上,然后看了一下表说道:“马上下班了,你们下午再过来吧,出去把门关上。”说完,又低头看起手里的材料。
看到这样的情景,这是明显的欺负人,苏誉气的拳头捏的啪啪响,一双眼睛里冒出火光。
感觉苏誉还没走,副处长抬起头,看到苏誉喷火的眼睛,他毫不在意,轻蔑的一笑道:“你们怎么还在这?我的话你没听到吗?”
见苏誉眼冒火光,就要爆发了,张文急忙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们这就走。”说完,拉着苏誉向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