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上午,吴天与大德还有吕鹏正在御书房,商议新科士子的录取人数。
吕师爷拿着一摞纸张,一边蘸着唾沫,一边翻页,言道:“太上皇,恩科已经结束,本届参考学子三万两千一百二十八人。
试卷已由学宫内的学究们共同批阅完毕。按成绩排出了大致名次,但头榜进士还得等您殿试后方可决定。
此番咱们要多录取一些举子,前朝每科取士二百人左右即可,这一次咱们只怕得五百之数,方能够用。”
大和尚也对照着手中职位空缺名册,正色说道:“贫僧详细统计过了,至少要四百六十八人,才可填补各级衙门的空缺。”
吴天手指头有规律的敲击着桌面,抿了抿嘴唇:“我不殿试了,麻烦。数万学子,便录取最靠前的八百人吧,也不算很多。
多招募一些新人,补充一些新鲜血液,完善朝廷机制。毕竟现在正值用人之际。”
吕鹏连声劝诫:“不可不可,一次录取八百士子,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太多了。
这样一来,会显得我东吴官职过于儿戏。一下招的太满,往后每科不好平等对待。”
大德从旁提议:“我倒是有个想法,不如除了头三甲以外,只张榜选拔一百名进士,后面的赐于同进士出身,也录取一百名。
再从落榜考生中选出三百举子替补官身。最后给仅剩的那些门阀世家匀出五六十个职位,算是皇恩,以安其心。
如此一来,也有约莫六百之数,足可解决了人才的空缺,也不必一次点出那么多新进士子,如何?毕竟很多地方的属官,举人亦可上任。”
吴天微微皱眉:“好不容易将门阀世家的势力削弱,这时候再给他们几十个官位,合适吗?”
大和尚笑道:“知道你厌恶那些世家,可还是要给一些甜枣,终归不能让所有豪门全都视皇家为敌呀。也是时候拉拢一些大族为国家效力了。
而且大户人家的子弟会有传承,有时候比科举出身的官员还要好用。这是我掌管吏部以后总结出来的最大心得。树有根,水有源,能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自有过人之处啊!”
吴天想了想,瞥见吕鹏点头赞同,便也同意了。
众人正在商议政务,聂耳前来求见。
吴天随口问道:“何事?”
小耳朵掏出几份文书呈上:“南边前线传来军报,前阵子金陵封城,消息传递不畅,今日方才一并送进宫来。”
吴天急忙接过书信,一封封仔细览罢,转而递给大德等人。
众人看完,纷纷面沉如水。
吴天恍然大悟的说道:“我就说铁柱和三娘怎么打个百越土着如此费劲。敢情是那定远侯林氏族人早前从通州溜走以后,逃亡去了两广之地。
林家还在那里当起了土皇帝,收买了一些起义军假意接受沈娘子诏安,关键时刻却炸营偷袭,内外夹击,打了南征军一个措手不及。
定远侯林守业,有点本事啊!竟然能与山野之人达成合作。军报上还说百越土着持有精良的武器,林家从哪搞来的装备。哼……”
大德感叹:“许是林氏族人中有人懂得锻造吧。如此看来,铁柱和我娘子一时半会拿不下两广之地,现在怎么办?
军报上说土着之人虽然不敌我方大军,可是他们打不过便会跑进山里躲起来,时不时回来偷袭。南征军不善丛林作战,每每疲于奔命,损失不小。
这样下去徒费粮草,要不还是先撤兵吧?反正如今国库金银不缺,粮食也够吃,有些门阀世家倒台后,空出来许多土地,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
等咱们扩军练兵,再多派兵马前往吧。不然铁柱他们只有十来万人,在那连绵群山之中,不过沧海一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吴天不甘的捶着手心:“不能退兵,出兵大半年,花费了那么多国帑,死了那么多将士,这时候撤兵,功亏一篑。
大军一旦归来,来年一样无法解决民生问题。咱们急需地盘,安置北方逃亡而来的百姓。”
“哎,可我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要想拿下百越,只有靠人海战术,不然山野丛林,如何是好?”
吴天心头急剧思索,闭目靠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好半晌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其让大军回来休整,空耗粮草,我不如拿粮食酿酒。
聂耳听令。”
“臣在。”
“命东海学宫加紧炼制酒精,运往南方前线。再命孙真寒和袁枚,将徐州地界煤炭也一并大举运给南征军。如果不够,金陵城外也有炭窑,广招流民,加急开采。
酒精加煤炭,纵火可烧山,土着之人死活不论。既然不愿意投降,便留在山里当肥料吧。”
聂耳惊呼:“大哥,山中火势一起,收都收不住啊,想跑都难。会不会伤了我们自己人。”
“你传令沈将军,让其使用酒精之时,格外留意风向。最好是命人在山头架起八牛弩,将酒精混合炭火远程射入敌方藏身山林。再在山外埋伏兵卒守株待兔,伺机击杀逃兵。
嘱咐大军,万万不要将那东西全部运到一线,需妥善存放在后方,派人严加戒备,用多少拿多少。
给我烧,将百越之地烧他个干干净净。如今秋季,在来年开春之前,务必将湖广连成一片。两广之地,势在必得。”
“遵旨。”
聂耳领命走后,大德疑问:“太上皇,你让聂耳准备的是不是当年用来烧北元狼骑的那种酒水?”
吴天笑着解释:“嗯,此物名叫酒精,和白酒同宗同源,只是消耗粮食巨多,不到万不得已,实不能轻用。动用一次,耗费五谷不计其数。
那东西原本是环儿负责生产,如今交由聂耳掌管了。此战过后,好不容易抄家得来的粮食,只怕又要消耗殆尽。”
大德扼腕叹息:“可惜可惜,要是此物能够取之不尽,我东吴收复河山,将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天下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