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把善后的事包揽过去,苏曼就回屋把钥匙拿给他。
送走村支书,苏曼锁好门回屋,一沾枕头直接睡到天大亮。
这一宿,村里的大部分人却都没睡好,发愁这停不下来的大雨。
早上,村里生产队时候的大锣又被“铛铛铛”的敲响。
没办法,新式消息传播工具--大喇叭,停电了,用不了。
还得是这老伙计,管用。
苏华守了半宿天亮才回来,一家人刚端起碗要吃饭,兄妹两忙又放下碗,赶到大队部听信。
村支书也是忙活了一夜,卷着裤腿,浑身都是泥,一身的疲态。
听苏华回来说,他去水库那看情况,一脚踩秃噜,好悬没折进去,幸亏旁边有人反应快把他拉住了。
要不,这黑灯瞎火的,还下着大雨,掉进水库里,就算是会扑腾几下狗刨,那也是危险。
就听村支书扯着嗓子,声音都有些发哑,“村民同志们,村民同志们,从今天起,除了老人孩子,都下地里,排水挖渠,保庄稼!”
“都听大队长的分派!”
“好!” 村民们都响亮的吼了一嗓子。
现在大地里的情况,这大雨下的,平时肥沃平坦的田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淹,倒是坡地几乎没受什么影响。
村里各家各户早就开始自己下地排水了,可根本排不出去。现在村里统一组织,挖沟排水,大伙那是不论男女,大姑娘小媳妇都跑到地里。
有的批块麻袋片子,有的批块塑料布,有雨衣的那都是少数,在地里干的热火朝天。
秋粮啊,那可是命根子啊。
苏曼也扛着铁锹,穿着雨衣下地排水。苏曼买了雨靴,却没想着买雨衣,大夏天浇两下还凉快呢,披个啥挡挡就行。
这雨衣,是赵大奶以前置办的,拿了钥匙给苏曼,从村尾的房子里翻出来的。
苏曼家的那三亩多地,就在山坡根底下,苏华昨天去看过,就中间汪了几泡水,他挖了垄沟,排到地头,顺着山坡就流下去了。
今天兄妹俩又去家里的地看过,一点事没有,就跟着大家伙在南大地那边挖沟。
排水沟都是顺着两大块地中间的小道,一段一段的挖,大体的方位走势就是奔着东河套。 苏曼前面这段挖通,两边地头里的水就都放了出来,一会那沟里的水就有膝盖深。
她正直起腰,猛然后背被谁撞了一下,呲溜一下就秃噜进排水沟里,差点没坐里头。
虽然是大夏天,可接连的阴雨,这沟里的水冰凉,还是激的苏曼打了个冷颤。
那火气嗖嗖就往脑门窜,哪个瞎逼!
回头一看,是孙勇!
这个瘪犊子,这是为着正月时候的仇,大动作不敢,小动作报复她呢!
苏曼撮起一铁锹泥,对着他就甩了过去。提着铁锹就想过去拍他。
比苏曼动作更快的,是苏华,他就在旁边的地里帮着通地头的垄沟子,正好看见。
而且,这块地还偏巧就是孙勇家的,孙勇他爹也看见了。
苏华过来,抬脚就是一脚,直接把孙勇踹水沟子里去了。
“你咋欺负曼!” 接着跳下水沟子,拎着孙勇的脖领子,就是一拳头。
两人直接揉到了一起,扑腾着在水沟子里打了起来。
苏华那硬拳头,拳拳到肉,他可还记着正月时,孙勇这个嘴贱的跑家里骂曼的事呢,这次正好报仇出气。
孙勇支巴两下,他抵不过苏华的力气,那简直是被压着打,扯着嗓子就喊起来。
“爹啊,大哥,二哥,快点过来,我被打了!”
孙大哥,孙二哥,听着自家兄弟的嚎声,拎着铁锹就从地里跑出来。
苏曼一看,孙家兄弟人多,大哥要吃亏,边挥着锹迎着那哥两个,边扯着嗓门喊,那嗓门比孙勇的响亮多了,那叫一个透亮。
“快来人啊!孙家兄弟欺负人啊!”
左右地里都有人,一听就知道这是打架了,有的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有的是真热心肠跑出来拉架。
旁边地里的李三丫一听到是苏曼的声音,急忙就跑出来。
再一看水沟子和孙勇打成一团的苏华,还有跑出了的孙家两兄弟,顿时就急眼了,拎着铁锹就站在了苏曼旁边。
扯着嗓门喊着,“你们仗着兄弟多,咋这么能欺负人!”
李三丫家姐妹三个,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她是要留在家里招婿的,要是那软性子,在村里都得被欺负死。
却急坏了李叔李婶,这个虎闺女,苏华虽然帮过家里几次忙,和苏家有点来往,可也犯不上和孙家对上啊。
那可都是不讲理的主!
孙家兄弟却有些傻眼,看着抡铁锹挡在那一脸凶狠气势的苏曼,还有旁边气势同样凶悍的李三丫。
突然有些没有底气,能不能劈得过两人手里的铁锹。
从地里跑出来的人,不少人下意识的就围在了苏曼的周围,他们心里直觉,只要动手,这些人就会拉偏架。
这个地区的风气,孙婶子跑来和苏曼撕扯到一起没事,孙家兄弟要是和苏曼对打,背地里会被人讲究,不仁义。
孙家人,说白了那就是混,可不在意这些。
可被人讲究磕碜,再打不过,那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
一时就有些动手也不是,不动手也不是。
这功夫,村里人也把苏华和孙勇拉开了。
孙婶子也跑了过来,看孙勇被打的鼻青脸肿,却没上前撒泼打滚,也没破口大骂。
还过来拉着苏曼说起了好话。
孙老爹看着孙勇那怂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差点过去再给他来一脚。
他倒不是深明大义,知道自己儿子不占理,想教训。
是气孙勇差点搅黄了他的活计。
这个虎犊子,没听见他刚才在那和苏华说话,嘎啦他家那盖牲口棚的瓦匠活呢吗!
听说不仅他家院里要再盖一片,大场院那边也要盖一大片,那可是个大活!
你欠欠的招惹苏曼干啥!
等回家的!
孙婶子没扯膀子上前干仗,为着的也是这个活计。
老两口边警告的瞪几眼自家儿子,边和苏曼兄妹赔不是。
大家伙一看没什么事,也就散了,那地里还都是水呢,年轻大小伙子,打架太正常了。
李叔和李婶也拽过李三丫,和苏曼兄妹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就回去地里干活。
看人群都散了,苏曼和苏华也拿起铁锹,继续挖沟,苏曼边干边和苏华叨咕,“哥,三丫这次帮着出头,回去拿点东西,去李家走一趟吧。”
苏华含糊着,“啊,中~” ,脸上却不由浮现一抹暗红。
上次他教三丫剪兔毛,告诉她哪个部位的兔毛能按一等卖,卖的价钱高,三丫看他裤腿划了个口子,开线了,就用针线给他缝了几针。
三丫还给他做了一个跨栏背心,说是按着他教的兔毛多卖了钱,特意谢他,今天他身上穿的这件就是。
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有些东西是本能,朦朦胧胧按着自己的感觉,前几天去火车站卖茶叶蛋,特意拐去了大商店,给三丫挑了一个发卡。
三丫红着脸收了。
。。。
苏曼对大哥的心思浑然不觉,低着头吭哧吭哧在那挖沟。
不知不觉间,苏曼兄妹在村子里,已经没人敢轻易欺负了,还想和苏家兄妹处好关系。
卖野菜那可是无本的收入,求人家的公兔配种,家里没公鸡的想孵鸡仔也去人家换种蛋。
连河套子里捞上来的小杂鱼小虾米,送到苏曼家,也能一斤卖上两分钱。
这还是苏曼看系统里的养殖书,说喂鸡鱼虾,能多下蛋,就从河套捞了几网,试着喂几只鸡,果然那蛋下的勤,都能一天一颗。
就让小石头把家里收小鱼小虾的事宣扬出去。
不仅皮孩子们在河套里捞着玩,想挣钱买冰棍糖球。
家里大人吃完晚饭,天没黑,也带着自家孩子去捞鱼。
河套子里随便捞,弄上十斤八斤的,那可就能买一斤大米白面,让家里的老人孩子解解馋,谁能不动心。
利益相关,虽然不是大钱,可挣几个小钱也能让家里的日子松泛啊,谁没事闲的去惹苏曼兄妹,那不是断了自家的财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