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淮王府邸。
陪嫁丫鬟轻轻拨开轿帘,小心翼翼地扶新娘下轿,
媒婆背着新娘子跨过门槛,没有拜堂径直往喜房走去,
淮王常年驻守边关,因为战事耽误没有及时赶回来,又因为是早就定下的好日子,皇帝派人先替淮王迎王妃入门。
等人都散去,丫鬟帮着小姐揭开了盖头,露出清秀可人的容颜,
她眉心中带着淡淡的忧愁,
一个商贾之女成了王妃该是天大的福气,为何她这样忧愁。
经过一天的忙碌,众人皆显露出些许疲惫。
丫鬟们侍奉王妃洗漱更衣后,轻轻放下床帐,随即退至外间的地铺上躺下。
因劳累过度,她们不久便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进入了梦乡。
烛台上的火光突然一阵摇曳,只见一缕细小的火星,无声无息地从烛芯上飘落,恰好落在了床帏的边缘。
然而不过片刻,床帏上的红绸便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很快也被火势吞噬,火焰在婚房内肆虐,
而床上的新人,却依旧沉睡未醒。
“来人呐——”
“快来人——”
“着火了——”
“快火了——”
顿时,王府内一片慌乱,呼喊声此起彼伏。
侍卫与仆从们闻讯赶来,经过一番奋力扑救,火势终被遏制,但留下的只有一片萧瑟。
在清理现场时,两具焦黑的尸体被缓缓抬出,面目全非。
“新王妃进门还不到一日就死于非命,我等如何交代呀!”
原本需半月方可完成的路程,淮王不眠不休,不惜跑死了三匹快马,赶来时王妃已经下葬。
随着淮王克妻的消息传开,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又开始四处蔓延。
有人说他命硬克妻,与他成亲的女子都难逃一死,也有人说他命中注定孤独终老。
皇帝听到有人传淮王的流言,龙颜大怒,竟要下旨抓传谣之人。
“因为臣弟之事让皇兄操心了。”
淮王盛珣双手抱拳对皇帝说:“不过他们也没说错什么,可能就是臣弟命硬也未可知。”
“哼,这种话你竟也信。”皇帝放下手中的茶盏,“等过段时间,朕让皇后看看哪家还有适龄的女子,到时再为你指一门亲事。”
盛珣撩袍跪地:“皇兄,臣弟实在不想再耽误人家姑娘的性命。臣弟打算过几日就回边关戍边。”
皇帝没理会他,岔开了话题:“你刚回来又何必如此着急。如此风尘仆仆的赶来,想必也累了,去看了母后,回王府好生歇歇去吧,戍边的事过段时间再说吧,母后更希望你能留在她老人家身边尽孝。”
其实,他这个弟弟,本事着实不小,武艺高强,十几岁就能领兵打仗,自己也希望他能继续戍边。
但太后怕淮王受苦,成天要他把淮王调回来,加上新进门的王妃突然身亡,太后成天哭诉小儿命苦,这让他很头疼。
“皇兄,臣弟已经决定了,过几日便走。臣弟这就去给母后请安。”盛珣说的坚决,起身往后退。
“你~哎~你回来!”其实这正中皇帝下怀,毕竟是他自己非要去的,太后那边也好交代,但自己还不能不表示。
“臣弟告退。”不理会皇帝的呼喊转头就往殿外走。
……
城外一辆简陋的马车,缓缓驶出。
车上两个女孩随着马车身体晃动,随行的丫鬟鸳儿轻唤一声:“小姐,喝口水润润嗓子吧。”
曲承欢动了动眼皮,悠悠睁开眼睛,接过了茶杯,她们打算去坟前看望杜家小姐——那个新丧的王妃。
她是前几天刚穿过来的,原主还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和这个杜家小姐情同姐妹。
杜父和曲父原本是某镇子上的邻居,关系一直不错。
曲承欢上面有一个哥哥,后来曲母生下原主后没多久就病故了。
父亲怕子女受苦,没有续弦纳妾的打算,但一个男人照顾两个孩子实在不易,杜老爷一家知道情况就把原主接了过去。
原主就是跟着杜夫人和杜家的姐姐长大的,杜家姐姐性子好,又比原主大了好几岁,对原主如姐如母。
杜父有着经商的头脑赚了不少钱,前两年又成了皇商,曲父读书好中了进士,一直兢兢业业的为官,才调入京城不久。
她们迁到京城之前本打算带着原主,曲父没同意把女儿接了回去。
得知杜家姐姐突然身亡后,原主心如刀割,整日以泪洗面,哭晕过去好几回。
那个时候曲承欢来了,来到了这个小女孩身上。
原主和杜小姐也算是姐妹团圆了。
她问系统:“为什么让她穿到这么一个十岁的孩子身上。”
【系统出现误差】
“你这个系统不成熟啊。”
这次来祭奠杜小姐,也算是满足原主的愿望,占了人家的身体,就要履行该有的责任和义务。
曲承欢拿出记忆里杜小姐喜欢的糕点,摆放在墓碑前,随后细心地点燃了香烛,轻撒纸钱,虔诚地祭拜了片刻。
祭拜结束后,她缓缓起身,任由鸳儿搀扶着离去。
“驾——”
正欲上马车,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一行十多个青壮男子往这边驾马而来。
【宿主,这领头的就是你这次的任务人——淮王盛珣】
“啥?这个刚死了老婆的人?你这都给我找的什么人?”
曲承欢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
“吁——”盛珣一行人在她前面勒马停驻,居高临下看着眼前人。
“什么人?”侍卫率先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