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组织了人手对全国的房屋进行检测,因为工作量太多,甚至催生了多家检测机构的建立。
一旦有危险的房屋就立即撤离住户,建筑业倒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再次蓬勃发展了。
不过,因为酸雨的原因,建材也更偏向防酸的,新建的房屋安全性能大大增加。
县城也有几个新建的小区,温月打算到时候去看看,有合适的就入手一套,有时候工作太晚就不回村住县里了。
入秋后不久,温月家的果冻橙历经两年,终于挂果了。
老爷子看着这有点像柑桔又有点像橙子的水果乐得直搓手,结果率非常不错,外皮又光滑细腻,颜色鲜艳,一看就品相很好。
等到第一批成熟后,温月摘下来给老爷子和楚一山试吃,两人都是眼前一亮。
薄薄的果皮剥开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剥掉里面的肉了!
一股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果肉也是晶莹剔透,水嫩多汁,口感细腻爽滑,里面的果粒就像果冻一样q弹。酸甜度也适中,男女老少都喜欢。
温月还专门送去检验,检验结果也是说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对身体很好。
她将收下来的果实放在水果超市售卖,价格是普通橙子的三倍,还附上品质检验报告和请专人拍的果肉照片,没有其他广告,就被顾客一抢而空。
这果肉的卖相实在是太诱人了!
买过的客人吃过一次后都念念不忘,果冻橙很快就在县城打响了名声,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其他店都没有,只有山里果园有卖,水果商一打听,好嘛,还是人自家种的,独一份!
这么一宣传,很多人甚至找到靠坡村,想要买嫁接芽。可惜近水楼台先得月,温月家的嫁接芽都预定给了村里相熟的人家。
有人问之前在哪买的?
温月也照实说了,可找过去那家也没有,最后猜测可能是当时买嫁接芽时混入了一种柚子芽,温月家也就嫁接错了,最后得到了这种水果。
真是傻人有傻福啊,大家只能这么感慨。
还没感受到夏天,雪花就再一次落下了。这一年比去年还低了几度,但降雪却没那么多。
人们吸取教训,早早的开始囤积过冬物资。煤炭、电暖气、冬衣冬被……可是,因为全球都降温,煤炭严重不足,县城竟然买不到什么煤炭了!
去年山上的大部分树也被砍了,木头也没有,难道家里都要和城里一样用电暖气?可那么多人用,会限电吗?
会。
不管南方北方,都开始限电,城里每天停4个小时,农村停8个小时,这也不是歧视农村,主要是考虑到农村可以烧火炕,火炕有余热嘛。
问题是要有东西烧啊!
现在农村连麦秆都找不到了,玉米杆还要拿去喂猪。
温月家虽然有煤炭,也控制了用量,一天只烧两次了,白天就靠着点余热,多穿衣服吧。
倒是沉家,温月还想着送一批过去呢,沉毅先送了一批煤过来,说是找关系拿的,温月就回了两个煤气罐过去,让做饭用。
可除了他们两家,很多人家都没有煤烧,还有些脸皮厚的发现温月和沉家有煤炭,他们就经常往温月家来,一坐就是大半天不想走,都是村里人,也不能直接赶人。
白天还好,至少能多活动活动,晚上睡熟了之后受寒,很快就有不少人生病了。往城里求医,才发现城里受寒的也不少,连药都不够了。
温月空间种的御寒药材也拿了些出来,说是代买的,还送了一些去敬老院。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温月开始抽空就往黑市跑,也不要其他的,就要煤炭。
跑了好几趟也没消息,最后反而是她有个长期的水果客户叫小玉姐的,跟她说有一批煤炭,但是人家只要大米和面粉换,其他什么也不要。
温月点头,没问题。
不说村里人或多或少都还有些囤粮,她自己也囤了不少,大不了先换了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回去找了村长一说,村长大喜,赶紧召集了村民开会。
除了新搬来的几户,其他人平时至少都会囤了几百斤粮在家,刚开始不能种粮的时候又囤了几百斤。
后来国家限购,每个月的30斤他们也一点不少的买了,更是早早的开始粗细粮混吃,所以家里还是能拿个几百斤出来。
换购比例是120斤粮换1吨煤,这还是温月讨价还价后的价。
煤虽然稀缺,细粮这时候却更稀缺,有消息说,明年国家的限购比例会再次调整,细粮还要减少,而煤只是需求量太多,产量并没有减少。
村里的人都换了,就连没有细粮的那新搬来的两户,也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人买了点细粮,换个一吨,一家子省着点也勉强能过冬了。
农场的陈永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虽然有上面的供应,但下面的那些小年轻却没有,做着农场的活,手里怎么也能扣些细粮出来,小年轻们都没有结婚,你出一点我出一点,几个人住一个屋,也要凑着买些煤。
温月筹集齐了粮,直接约了小玉姐来他们村交易,比黑市更安全。
顺利的换完了煤,村里人也终于能安心的过冬了。
温月又拿了空间出产的两筐果冻橙来作为感谢,小玉姐高兴的双眼放光,这果冻橙市面上太少了,这两筐她今年拿来送礼,比别人可要高档不少。
不提其他地方,靠坡村靠着这些煤炭和药材,终于熬过了冬天,迎来了第三年的春季。
没有春暖花开,一开年,就听到了坏消息。因大片树木和草木死亡,全国荒漠化程度大幅度增加,又有些住在荒漠边界的人内迁了。
不过也很少迁到这个小县城来,人们的日子还是照旧煎熬着。
国家的粮食限购政策果然再次调整,每个月细粮10斤,粗粮20斤。
这不是调比例了,这是直接减了5斤的细粮啊,国内哀嚎一片。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孩子闹减肥了,妈妈现在开始嫌弃你吃太多了!】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天旱了!
从入春到现在已经入夏,天上一次雨也没下过。人们嫌弃酸雨,可现在连酸雨也没有了!
水库和河里的水位线急剧下降,自来水厂也开始限量了。这个限就不是按时间了,而是按人头,每人每个月用水量一吨,超过后水表自动停水。
这个水量是完全够普通人吃喝的,只需要用水时稍微节省一点就行,但农村就麻烦了。
当然,农场是属于公家的,又要出产粮食,水是能保证的,但果园是私人的,可没有人给你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