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李家村后,李婆婆拉着慕晓晓直奔自家。还没到门口,李婆婆就扯着嗓子喊起来:
“老大,快出来!老大!”那声音,在村子里回荡,透着一股子急切劲儿。
慕晓晓心里觉得好笑,这李婆婆年纪一大把了,行事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不过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跟着。
等走到院子里时,一个中年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他身材魁梧,面容黝黑发亮,眼神深邃锐利,仿佛能看穿人心,让人不敢与之对视,这便是李家村的里正李木。
李木微微点头,没说话,只是看了慕晓晓一眼,就转头走向李婆婆,扶住她说道:
“娘,您都这把年纪了,走路慢着点,有啥事慢慢说。”
李婆婆被儿子扶住,却没在意,她紧紧拉着李木的手,说道:
“我这身子硬朗着呢,不怕。现在有个要紧事,是关于慕家丫头的。她爹娘都走了,想把房子卖了去投靠亲戚,你得帮帮她,把她家房子给卖了。”
李木这才转头看向一旁站着的慕晓晓,问道:“想好了?”
慕晓晓眼中满是感激,轻声回答:“多谢李叔,我已经想好了。只是……这房子是爹娘留给我的,我实在有些舍不得……”
说着,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那泪光在阳光下闪烁,更显楚楚可怜。
李木见状,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妹子,别太难过。房子虽是个念想,但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得向前看。要是你以后日子过得好了,再把这屋子买回来就是。”
慕晓晓听了,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嗯,李叔您说得对。那就麻烦您了。”
李木豪爽地笑了起来:“都是一个村的,说什么麻烦。今天上午还有外来户问我有没有房子卖呢,等会儿我就去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不过你家房子是土房子,连着地一起卖,价格可能不会太高,但李叔我肯定不会让你吃亏。”
“那谢谢李叔了。我先回家收拾一下,如果对方有意向,您就带他们来我家,咱们当面交易。”
慕晓晓再次道谢,“李婆婆,也谢谢您,我先回去收拾,晚些再来拜访您。”
“也好,要是他们有意向,我就带他们过来。”说完,李木和慕晓晓道别,准备去找那外来户商量房子的事,心里暗自感叹,这慕晓晓小小年纪,倒是个坚强的孩子。
“慕家丫头,你去吧,要是有啥事需要帮忙,就来找阿婆啊。”李婆婆眼中满是怜惜,看着慕晓晓离去的背影,不禁有些唏嘘。就这么几天,好好的一个家就没了,哎,能帮一点是一点吧。说完,她背过身子,慢悠悠地回屋了。
慕晓晓很快就来到了原主的家中,她眼前出现的是一座三间房的土屋,屋顶由一些破旧的、长满青苔的瓦片组成。
这座房子看起来十分简陋,墙壁似乎已经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显得有些陈旧和破败。门口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但里面只有一些简单的农具和几株不知名的植物。整个院子都显得格外安静,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走进屋内,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堂屋,里面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把椅子,以及一台老式的纺纱机,大厅旁边是厨房,另外三个房间一间是杂物间还有两间则是卧室,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尽管房屋简陋,但慕晓晓却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宁静和自然。
慕晓晓注视了一会儿,抬腿走进屋子,来到原主的卧房。她打开衣柜,收拾了几件贴身衣物,放进空间里,然后又走进父母的卧房,随意看了看,发现除了衣物,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正准备离开时,床头角落的一条缝隙引起了她的注意。
慕晓晓小心地把床往旁边挪了挪,然后轻轻一跳,上了床。她的目光落在墙角缝隙处,发现那里有个木盒子。
她眼睛一亮,心中涌起好奇:“咦,这是什么?”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把盒子从缝隙里拿出来,轻轻拍掉灰尘,带着期待的心情,缓缓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荷包,旁边还有一块翠绿色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
她小心地拿起玉佩,放在手心细细端详。玉佩温润光滑,色泽鲜艳得仿佛要滴出水来,仿佛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她轻轻抚摸着玉佩上细腻的纹理,感受着那清凉的触感。
突然,她意识到这块玉佩似乎是一对,从形状和设计上能看出明显的对称。可现在却只有这一个,她不禁陷入沉思,脑海里想象着另一块玉佩的去向,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像一个神秘的面纱,等待着被揭开。
慕晓晓满脸疑惑,不禁喃喃自语:“这作者也太奇怪了吧!剧情好多地方都不清不楚的,就像一个个大坑,让人摸不着头脑。”
她皱着眉头,努力思索其中的深意,可越想越困惑。
就在这时,慕晓晓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瞪大了眼睛,轻声说:“等等……我现在穿越过来变成的这个小女孩居然有这么一块玉佩,而且质地看起来非常好。”
她再次拿起玉佩,仔细查看色泽和纹理,确定这是一块上好的美玉。
慕晓晓心中充满好奇,开始猜测这个小女孩的真实身份。难道她是某个大家族的后人?可原文里并没有对这个人和这块玉的描述啊。无数疑问涌上心头,让她对这个世界更加好奇和期待。
她决定要好好探索一下这个世界,解开这些谜团。于是,她把玉佩小心地收到空间里。
“实在想不起来原书里有没有谁家丢过孩子……可别再给我整出什么乱子来啊!”慕晓晓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这书槽点太多,慕晓晓不想再费神了,决定先不管这些。
她打开荷包,里面有一两银子,还有几张纸。她把纸拿出来一看,是自己和爹娘的身契,还有两张,一张是房契,一张是地契。想到一会儿的交易,她把房契和地契抽出来,其他的随手放进空间,然后在屋里转了转,把剩下的米面和调味品等能拿的东西都收到了空间里。
没过多久,李木带着一对陌生夫妻来到了慕晓晓家。他们在外面四处查看了一番,对房子还算满意。
李木和他们在外面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由他出面和慕晓晓谈价格。
李木带着这对夫妻走到慕晓晓跟前,那对夫妻好奇地打量着慕晓晓,还不时对视一眼。李木看了他们一眼,两人立刻停止打量。李木率先开口:“慕家丫头,我和他们谈了,他们出五十两买这房子,你觉得怎么样?”
慕晓晓听了,沉思起来。她心里换算着,1文钱买1个馒头,在现代差不多相当于1块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也就是1000块钱,10两就是1万块,50两就是5万块。感觉古代房子价格有点低呢。
就这一小会儿的思考时间,那对夫妻有些等不及了。其中的妻子上前一步,说道:“妹子,50两真的不少了。你看这房子这么旧,我们买下来还得花钱翻修,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她说着,停顿了一下,和丈夫对视一眼,接着说:“我们也听说了你家的事,也想帮帮你。这样吧,我们再加2两,你看如何?”说完,她回头看看丈夫,那男子对她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一起看向慕晓晓,等她回答。
慕晓晓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稍微想了一下,对方就愿意多给2两,心里有些惊讶,但脸上没表现出来,说道:
“姐姐说的是,那就按姐姐说的办吧。”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一共52两。慕晓晓收了钱,把房契和地契交给那对夫妻。那对夫妻接过房契地契,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向慕晓晓道谢后就离开了。
慕晓晓紧紧握着沉甸甸的52两银子,心里满是感慨,情绪复杂。这52两银子,意味着她卖掉了原主的房子,也代表着和原主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她抬头望着那座曾经属于原主的房子,眼中闪烁着不舍和无奈。这座房子承载了原主的成长和喜怒哀乐,如今却只能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了。
慕晓晓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李木,感激地说:“谢谢李叔帮我找到买家,让我能拿到这些银子。”
李木微笑着摆摆手,转身离开:“不客气,这也是缘分。希望你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慕晓晓点点头,又看了一眼房子,在心里默默道别。然后背着包袱,趁周围没人,把52两银子放进空间,准备乘坐牛车去普陀寺。
很快,慕晓晓来到村口,上了牛车,找了个角落坐下。一路上,她都在思考着未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