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刚才跟你提的三百万两,也是实在没办法。如今朝廷四处都要用钱,咱也是被逼得没了法子。”
江临无奈地苦笑:“陛下,臣理解您的难处。可臣这工厂也是刚刚起步,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啊。臣给您拿二百万两救救急,这已经是臣能拿出的极限了。这二百万两,就当是提前预支的各项利润,臣的利润就先不拿了。至于泡面一类的赈灾物资,可以先从工厂拿货,货款等日后朝廷宽裕了再行结算。”
朱元璋:“好!江临啊,咱就知道,你是有担当的!”
朱元璋沉吟片刻,看着江临说道:“江临,还有个事情咱要委派给你。”
江临心中一紧,问道:“陛下,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江临现在一听老朱说有事.....
就心里一咯噔!
肯定是没好事!
朱元璋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江临,缓缓说道:“江临,四川眉县彭普贵领导发动叛乱,叛军攻占州县,杀死眉县知县颜师胜,声势大振,先后占据14个州县。”
江临点了点头:“彭普贵叛乱么我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历史记载,同年叛乱就被平定了。”
朱元璋:“咱派四川都指挥音亮征剿,但是....失败了,或许咱又改派了别人平定了叛乱。但是目前来看,这事儿要向控制在最小的局面解决,还得是你出马!”
江临微微一愣,随即苦笑说道:“陛下,您这是太高看臣了。臣虽然有些小聪明,但平定叛乱可不是儿戏啊,搞不好,可是愈演愈烈的。”
朱元璋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江临,你莫要自谦。你的那些科技,什么直升飞机、坦克,对付那些手持锄头菜刀起义的农民军,简直就是无解的神器。咱相信,只要你出马,这场叛乱定能很快平息。”
江临闻言,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他确实知道直升飞机和坦克的威力,但那都是现代战争的利器,用在这小小的农民起义上,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就好像是,拿着菜刀砍蚂蚁....
不过,既然朱元璋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好推辞。
江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如果我记得没错,历史记载,他们的叛乱原因,是因为赋役繁重。”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们是因为赋役繁重这……”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咱当年也是被元朝赋役给逼得起义的,深知赋役繁重对百姓的压迫。当年那么多人反抗元朝,也都是因为元朝收税收到了孙子辈,把人逼得没有活路了,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叹了口气,神色中满是感慨:“咱本想做个盛世明君,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想到屠龙少年终成了恶龙,自己也逼得别人造反了。这世道,真是让人无奈啊。”
江临见朱元璋如此感慨,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情。他深知朱元璋的难处,也明白作为一国之君,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陛下,您莫要太过自责。”江临安慰道,“这天下之事,纷繁复杂,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这赋役之事,确实需要好好调整一番。”
江临沉思片刻,又说道:“陛下,臣此去四川,定当全力以赴平定叛乱。但臣觉得,此行还是要宽容一些。毕竟这场叛乱,也是那些百姓走投无路之举。”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江临啊,你的心肠太软了。这些叛军,杀官造反,无恶不作,若不严惩,何以震慑天下”
江临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臣并非心慈手软。只是臣觉得,这些百姓大多是被逼无奈,只要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未必会愿意造反。而且,若是我们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也能彰显陛下的仁德,让天下百姓更加归心。”
朱元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咱就依你所言,以招抚为主,武力为辅,主要处置了贼首,争取让这场叛乱早日平息。只要你能平定叛乱,那些叛军,咱可以既往不咎。”
江临想了想,又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个提议。如果叛乱平息后,还请陛下免去他们五年赋税,这样也好显示您的宽容之心,让百姓更加感恩戴德。”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江临啊,你这提议倒是不错。咱就依你所言,免去他们五年赋税。”
江临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即刻安排许多去衙门账上提二百万两银子给您送去,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另外,近期泡面等物资,臣也会先提供给朝廷,钱款等日后朝廷宽裕了再行结算。毕竟,陛下您已经定下了朱有容与臣的婚约,咱们回头都是一家人,臣自当尽力而为。”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江临的肩膀说道:“江临啊,你果然是个明白人。咱就知道,你不会让咱失望的。”
江临拱了拱手,转身对许多吩咐道:“许多,你即刻去衙门账上提二百万两银子,送到陛下手中。另外,通知仓库那边,准备一批泡面等物资,送往朝廷。”
许多应了一声,连忙转身去办。
江临看着许多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暗自叹了口气。
这二百万两银子一出手,自己账上的银子可就所剩无几了。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他也只能这么做。
待许多离开后,江临看了看账本上的数字,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打算。账上现在只剩下三四十万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而且,他手中还握着洗发水和啤酒这两个“王炸”,这都是来财的快捷方式。
江临微微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思忖:“这洗发水和啤酒的市场潜力巨大,只要好好经营,很快就能赚回更多的银子。只是,现在朝廷急需用钱,我也只能先顾全大局了。”
江临想了想,还是觉得账上没钱没有安全感....
不管了!
等会儿开飞机出去捞点钱!
但是眼下,他还有个事情要去办。
这时,朱标插话道:“江临,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江临笑了笑,说道:“太子殿下,臣正打算出门一趟,去太医院看看。臣听闻浙江地区爆发了瘟疫,想去了解一下情况。”
朱元璋闻言,眼睛一亮,说道:“江临啊,你那些神药,咱可是见识过的。你去太医院,说不定真能帮上忙。那咱就陪你一起去吧。”
徐达和汤和也连忙说道:“是啊,江临,咱们一起去吧。”
江临见状,也不好推辞,只好点头说道:“那好吧,陛下、太子殿下,还有徐将军、汤将军,咱们就一起去太医院看看吧。”
说完,江临转头对徐妙清说道:“妙清,你跟有容也一起来吧,一会儿去完太医院,我带你们再去一趟苏州。”
去苏州玩
太好了!
徐妙清和朱有容闻言,连忙点头应允。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前往了太医院。
到了太医院内,只见戴思恭正在研磨药粉,人显得苍老了许多,还焦头烂额地翻看着书籍。
江临走上前去,轻声问道:“戴院使,您愁什么呢”
戴思恭头也没抬,说道:“我不是吩咐了么,别来烦我。我正忙着研究治疗瘟疫的药方呢。”
朱元璋呵呵一笑,说道:“戴思恭啊,你抬头看看谁来了。”
戴思恭闻言,连忙抬头一看,只见朱元璋、朱标、徐达、汤和、江临、徐妙清以及朱有容都站在自己面前,连忙躬身行礼道:“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然后,他又看到江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说道:“见过徒弟,见过师傅。”
江临每次听戴思恭对着自己喊师傅,都有些无奈。
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历史上有名的医师管自己一个毛头小子叫师傅,这辈分差的太多了。
不过,他这会儿并不在意这个,而是说道:“戴院使,我听闻您要前往浙江治疗瘟疫”
戴思恭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听说浙江的瘟疫感染得很迅速,目前只是存在几个县,但已经死了几百人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只怕传染会更加迅速。”
江临问道:“戴院使,您可知道是哪种瘟疫”
戴思恭摇了摇头,说道:“我还不清楚,只知道患者高烧不退,高热。要到了浙江看看才能确定。”
朱标这时插话道:“我知道一些情况。浙江那边‘死者相枕’‘阖家尽毙’,传染如此强烈,我猜是鼠疫或天花。”
江临问道:“可曾听闻有大规模鼠类死亡”
朱标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江临又继续问道:“那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