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在的,不过骑自行车去镇上得个把小时呢。”大姑很热情的说,“你表哥今天正好回来,不用摩托车,你们如果会骑的话,骑摩托车好了。”
“那昌秀,你和我去抓药,先去大姑家拿摩托车,现在就走。”李凡急切地说完,又转身吩咐黄虎,“老虎留在家里帮忙照看一下。”
大姑家就在村上,走个三四百米就到了。表哥是个实实在在憨厚老实的汉子,平日里总是乐呵呵的,见人就露出那一口大黄牙。一听说李凡他们来借摩托车去抓药,二话不说马上就把那辆嘉陵 125 从家里推了出来。
表哥一脸认真,怕李凡不熟悉摩托车的性能,还专门仔仔细细地演示了一下打火、离合器、油门、刹车的操作方法:“这里全是山路,路上凹凸不平,不比你们大城市的平坦大道,开慢一点,小心一点!”
李凡和耿昌秀连忙道谢之后,骑上摩托车就上路了。
在路上,耿昌秀向李凡介绍了他们家亲戚的情况。他爸爸有两个姐姐,大姑就在村上,姑丈也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平日里话不多,就知道埋头干活,生有两个孩子。刚才看见的这个表哥,为人忠厚善良,勤劳能干。在镇上开了一个电瓶车、自行车的修理铺子,生意还算不错。表嫂呢,在镇上一个小服装厂上班,做事麻利,为人热情。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和杰娃子差不多大。大姑家还有一个表姐,在外地打工,嫁到了外地,就很少见面了。
二姑倒是嫁到了隔壁镇上,房子就靠在街边,于是一家人就在街边开着一个小超市,日子过得也还安稳踏实。
妈妈王娇芳有一个弟弟,去南方莞穗一带打工十几年,据说在那边贷款买了房子,工作忙得很,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来了。
就这样说着,大概 20 分钟后就到了红街镇上。在昌秀的指引下,摩托车在一间名字叫泰隆大药房门前停下。
李凡和耿昌秀走进药房买了药,正要出门口,药房里面坐堂的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中医,突然叫住了他们:“小伙子,小姑娘,能把你的药方给我看看吗?”
李凡也没多想,就把药方递了过去。
老中医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着,边看边念:“炒山楂 12 克,炒六曲 12 克,炒麦芽 12 克,鸡内金 12 克,陈皮 12 克,木香 12 克,炒枳实 12 克,川楝子 12 克,丹参 12 克,海藻 12 克,海带 12 克,煅牡蛎 30 克,煅瓦楞 30 克,夏枯草 12 克,柴胡 9 克,炒白芍 12 克,炙草 6 克,当归 12 克,旋复花 12 克,代赭石 30 克,姜半夏 12 克。”
念完之后,老中医眉头微皱,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满脸疑惑地问道:“请问家里的人是得了什么病?是哪一位医生给你们开的?”
“是我妈得了中晚期胃癌,县人民医院也没什么办法,我们回来自己调理,我师傅开的药方。”耿昌秀见老中医热心就耐心说了说。
老中医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不解地自言自语道:“这君臣配伍虽说中规中矩,可对中晚期胃癌来说,好像作用不大呀!这方子,顶多能缓解一些症状,要说能对抗这中晚期的胃癌,怕是力不从心啰。”说完,便一边嘀咕着一边缓缓走开了。
李凡和耿昌秀又去了菜市场,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再往家里赶。
回到家里,耿爷爷已经在他的躺椅上面睡着了。李凡就吩咐耿昌秀和黄虎去煎药,仔细地说了煎药方法,又吩咐将另外的猴头菇和百花蛇舌草煮在一起,开了之后改文火,要煮 20 多分钟,就将里面的渣都捞了出来,加入白糖就放在那里,把它冷却。又吩咐杰娃子每天把它当做开水给王娇芳喝
吩咐完了之后,李凡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