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奶和二奶奶都来看过两个新生儿,叶家族人又来了好几家,她们大都送了一些鸡蛋过来。
过了几日,王玉梅身体渐渐恢复。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逗弄着孩子,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汽车的声音。
叶宁好奇地跑出去看,只见大爷爷和五爷爷、五奶奶一起坐着军用汽车回来了。
看到他们,全家老小都迎了出去,大爷爷看到新生的孩子,笑得合不拢嘴。
五爷爷和五奶奶拉着叶宁的手五爷爷有些激动的说:“小宁宁,五爷爷谢谢你,要不是你,五爷爷这辈子就死在那个山洞了”。
“五爷爷,你恢复记忆了”,叶宁又激动的问,那是不是表示,那些孩子也正常了。
“是,五爷爷恢复记忆了,而且五爷爷被分到县武装部工作了”,叶国辉还很自豪的说。
叶宁心想五爷爷心态真好,受了二十年的罪,还能谈笑风生,她也是真佩服。
五奶奶从包裹里拿出一些精致的小物件送给两孩子,她对叶氏说:“这些有我选的,还有一些是美凤嫂子和三嫂选的”。
“三哥也调去京市了”,叶国安接话道。
“没有,三嫂是去看她娘家侄子,她娘家也没什么人,她侄子七一结婚,她就去了京市一趟,又听说玉梅怀了双胞胎,就买了礼物,让我带回来。”五奶奶说道。
在京市这一年时间,让她感觉很是迷茫,要不是有国翔哥和美凤嫂子,她都想带着叶国辉回来算了,不治了。
还好她坚持下来了,美凤嫂子给国辉送了几次鸡汤,国翔的脑子居然慢慢好起来了。
叶宁听了点点头,心中满是对三奶奶和美凤奶奶的感激,相隔千里,她们还想着给她的弟弟买礼物。
这时大爷爷清了清嗓子说:“咱们叶家如今也算顺遂,我在京市也结识了不少人脉。”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叶向阳,“这是一个老友给我的消息,说是县城有个农机厂正在招人,待遇很不错,如果想去的话,你可以去试试,这是推荐信。”
叶向阳接过信,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早就想找个工作了,也能给家里的水果找个出处。
大爷爷又看向叶宁,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小宁宁也长大了,可得好好读书,将来也去县城工作。”
叶宁乖巧地点头,五爷爷则在一旁说起县城武装部的趣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突然,叶氏想起厨房里还给王玉梅炖着鸡汤,急忙跑去照看。
叶宁看着一大家子的亲人,心情还是很开心的,这一世,叶家有很多人的命运都改变。
秋收很快到了,叶宁和叶伟康站在地头,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聊天。
“哥哥,你在学校交到几个好朋友了”叶宁看着叶伟康问道。
叶伟康摸了摸叶宁的头顶,才看着远处干活的村民说道:“宁宁,朋友不需要多,只要真心就行”。
“哥哥,我明年也想去学校,”叶宁说道,在家里她每天都是在看孩子,她也想去学校感受一下。
叶伟康微微怔了下,随后笑道:“宁宁,他们两个不是你让小婶生的吗?现在怎么不想带了。”
“我是看家里下地干活辛苦,为了几个工分,他们要在地里干一天活”,叶宁心疼爷爷奶奶和大娘还有她娘亲,而且夜里娘亲还要带两个弟弟。
叶伟康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农民很辛苦,可是不下地干活,他们家的粮食来源就说不清楚。
“宁宁,我们家也就秋收和夏收奶奶和小婶会下地,别的时间,奶奶不是在家养猪吗?
小婶也是心疼家人,才跟着下地干活的,你想想我们是农村人,有几个不下地干活的。
不下地干活就分不到多少粮食,我们吃什么。
而且再过几年,是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叶伟康摸着叶宁的小脑袋说道。
他想到几年后,就有大批知青下乡了,他们还是老实做个农民吧!
叶宁不说话了,想想以后的日子,她还是老实在家带娃吧?
“哥哥,那我到十岁在上学,”叶宁说道,这样她除了农忙,别的时间都可以去学校了。
两人说的正起劲,就看到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叶宁看着她过来,就赶紧说:“杜连花,你别过来,要不然我就打你了”。
“叶宁,我只是想和你一起玩,就不行吗?”杜连花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
她知道叶宁不喜欢她,可她就是要到叶宁面前来,凭什么都是女孩子,她就要干活,叶宁就不用干活。
爷爷死了,奶奶和她爹娘天天被村里人笑话,她娘受不了,丢下他们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