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
心中已然明了这丹药乃是上等之品,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于是,吴太医向皇上拱手施礼道:“启禀皇上,依微臣所见,这丹药气味芬芳,入口清润,且服下之后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实乃不可多得的良药啊!”
李太医接着道:“然而,至于其中究竟含有何种成分,我等暂时还无法确切分辨出来,只知道这是难得的好丹药。”
皇上略作沉思,决定先服用一颗解毒丹以防万一。
待他服下解毒丹没过多久,突然感到胸口一阵翻涌,紧接着便是“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大口黑血。
那黑血溅落在地上,散发出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
随侍在旁的吴太医和李太医见状,赶忙上前仔细检查起那摊黑血。
片刻之后,两位太医面露喜色,向着皇上深深一揖,激动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从这黑血的状况来看,您体内的毒素应当已经全部被排出体外了!”
经过一番精心细致地收拾之后,皇上终于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如今亲自体验过后,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答案——这丹药果然非同凡响!
皇上挥手示意,让寝殿内所有伺候的人都暂且退下。
待众人离开,整个寝宫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皇上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榻前。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颗强身健体丹,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皇上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将丹药放入口中。
刹那间,丹药如同一股清泉般滑入喉咙,紧接着便迅速融化开来。
几乎就在同时,一股温热的气流从腹中涌起,并迅速传遍全身。
皇上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团温暖的火焰包裹住一般,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种温热感越来越强烈。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皇上突然感觉到体内似乎有无数道细小的电流在游走,所到之处,经脉和穴位都被一一打通。
原本有些沉重的四肢逐渐变得轻盈起来,就连呼吸也变得愈发顺畅深沉。
当这一切结束之后,皇上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此时此刻,他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那种充满活力、精力充沛的感觉,就如同他年轻时一般无二。
曾经因岁月流逝而渐渐衰退的力量,如今仿佛重新回归到了他的身上。
皇上兴奋地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关节。
他试着用力握紧拳头,竟然能够清晰地听到骨骼发出的咯咯声响。
此时他感觉他的身体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此刻的他感觉自己又能拉四力半了,又能熬夜批奏折了,这让他高兴得无以复加。
当天夜晚,明月高悬,皇上来到景仁宫,与皇后共度良宵,皇上感受到自己强有力的身体,尽情释放着活力,与皇后缠绵悱恻,直至天亮。
晨曦微露,皇上抖擞精神的去上朝了。
而皇后,在皇上离去后,这才缓缓扶着腰起身。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晕,眼眸中满是甜蜜。
回想起昨夜的温情,心中涌起无尽的满足。
自从甄嬛和叶澜依相继离世之后,整个后宫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般,变得格外安静祥和。
以往那些明争暗斗、唇枪舌剑的场景不见了踪影,甚至连前来景仁宫向她这个皇后请安的时候,众嫔妃们之间也不再有针尖对麦芒般的激烈交锋。
皇后本打算将孕女丹赐给敬嫔,但如今的她就如同一只受惊的乌龟,她再次将自己蜷缩进那坚硬的龟壳之中,试图逃避这纷繁复杂的宫廷争斗。
遥想当初,她还贵为贵妃之时,说话都是那么硬气。那是何等的风光无限,呼风唤雨。
最终皇后的那颗孕女丹未能送出。而敬嫔呢,就这样错失了此生唯一一次有可能拥有亲生女儿的机遇。
那一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温宜正在御花园中欢快地玩耍着。花丛间彩蝶纷飞,绿草如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温宜听到了一段令她震惊不已的对话。
原来,她一直以来敬爱的养母,竟然为了能够将她收作养女,与甄嬛暗中谋划,最终害死了她的亲生额娘。
这个残酷的真相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击中了温宜幼小的心灵,让她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从那一刻起,温宜对养母齐月宾的感情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亲昵无间的母女关系渐渐变得冷淡起来。
当然这一切都是皇后故意让人传播给温宜听的。
且说那四阿哥弘历,整日里在前朝后宫之间来回穿梭、上蹿下跳的,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即便他如此活跃,当今皇上雍正却再也不曾正眼瞧过他哪怕一眼!
不过弘历还是把乌拉那拉·青樱连哄带骗的娶回去做了侧福晋。
再看那三阿哥弘时呢,由于甄嬛的失势倒台,他倒是侥幸逃过了一劫,并未遭到算计被过继出去。
而且弘时着实是个老实本分、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他常常会来到景仁宫看望自己的弟弟弘昭,并带着弘昭一同玩耍嬉戏。
弘昭虽然年纪尚小,但却很聪明,时不时地就会捉弄一下这位疼爱他的哥哥弘时。
可即便如此,弘时依然对弟弟关爱有加,从不计较这些小小的恶作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
在这漫长的时光里,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而她与皇上的嫡子如今早已大婚,早就诞下了嫡子。
此时的皇上,却因为长年累月操劳国事,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尽管皇后想尽办法,甚至不惜再次奉上那所谓的强身健体丹,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皇上依旧每日批改奏折直至深夜,休息时间少之又少。
即便如此,他依然将大清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只可惜终究敌不过岁月的侵蚀,身体每况愈下。
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皇上感到大限将至。他强撑着最后的力气,唤来了皇后。
望着相伴多年的妻子,皇上深情地说道:“皇后啊,这辈子能有你陪伴左右,朕真的深感欣慰。”
皇后闻言,泪水潸然而下,哽咽着回应道:“皇上,臣妾又何尝不是呢?能与您共度此生,乃是臣妾几世修来的福分。”话音未落,两人已是相拥而泣。
不多时,皇上缓缓闭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皇后悲痛欲绝,心如刀绞。在她眼中,除了自己疼爱的儿子,皇上便是她此生最为珍视之人。
这份深沉的爱恋,历经两辈子的风风雨雨,始终未曾改变。
随着皇上的离去,她的儿子弘昭继位,她也做了唯一的太后,只是如今的乌拉那拉·宜修也仿佛失去了生命中的支柱,他把她所有的丹药都交给了弘昭,告知他用法,没过多久,便追随先皇而去。
弘昭登基之后,正式宣布将年号定为“乾昭”。
他第一时间封弘时为荣亲王,弘昼为恭亲王、弘历为宝亲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清王朝在他的统治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
在政治方面,弘昭广纳贤才,任人唯贤,朝堂之上贤臣云集,他们齐心协力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弘昭还大力推行改革,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使得朝廷政令畅通无阻,各级官员皆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经济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得到极大重视,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产量大幅提高,百姓们丰衣足食。
商业贸易日益活跃,国内市场繁荣兴旺,各地商人往来频繁,城市中的店铺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
不仅如此,对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大清的丝绸、茶叶等特产远销海外,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文化教育事业同样蒸蒸日上。
全国各地纷纷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科技方面也有诸多创新成果,如火药技术的改进、天文历法的精确测算等等,这些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军事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弘昭注重军队建设,选拔优秀将领,操练士卒,研发新型武器装备。
边疆地区得以安宁稳定,周边各国对大清无不敬畏有加,纷纷遣使来朝,进贡称臣。
总之,在弘昭的英明领导下,大清迎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盛世时代,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和繁荣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