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丁伟和李云龙商量之后,只能采取截头的战术,先吃掉一个联队的鬼子。
然后在采取分段阻击的方式收缩战线跟鬼子慢慢耗。
鬼子敢追来就吃掉他们,不敢的话就再找一地围点打援,一定要让这次携带的这么多炮弹都物尽其用!
迫击炮的射程有限,必须等鬼子进入有效射程内才能开火。
这样一来,把握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丁伟和李云龙紧盯着渐渐接近的鬼子队伍,心中默数着距离。
“炮兵注意,听我口令!”丁伟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沉声命令道。
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紧绷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随着鬼子先头部队越来越接近伏击圈,紧张的气氛在阵地上弥漫。
战士们的手指紧紧扣在扳机上,只等一声令下。
“开火!”丁伟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炮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一百多门迫击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弹如同出膛的子弹般射向鬼子队伍。
霎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而起。
两千多发炮弹在短短几分钟内砸向鬼子两三千号人的先头部队,整个山林仿佛都被这股巨大的力量所震撼。
炮火过后,原本整齐前进的鬼子队伍瞬间死伤大半。
被炮弹直接命中的鬼子兵肢体横飞,残肢断臂与泥土碎石混杂在一起,场面惨不忍睹。
而那些侥幸未被炮弹直接击中的鬼子,也在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和弹片飞溅中受伤倒地,哀嚎声此起彼伏。
然而,鬼子并未就此崩溃。
他们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很快便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幸存的鬼子纷纷寻找掩体,同时向八路军阵地发起猛烈的射击。
后面的鬼子主力听到前方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声,也立马加快了前进的步伐,试图支援前方的同胞。
可就在这时,集结了新一团和独立团共十门的75mm榴弹炮也终于发威,向着鬼子的主力部队开始倾泻火力。
与此同时,“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漫山遍野的冲锋号角声在漆黑的夜色里响彻山林,小鬼子们顿时惊了。
他们在短时间内根本分辨不出来周围山林里到底隐藏了多少土八路。
一时之间竟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就近隐蔽,预防突然窜出来的土八路袭击。
而新一团和独立团的战士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兵分两路。
一边命令新一团一营的战士们在重火力的配合下迅速切断鬼子先头部队跟后续主力的联系。
一边命令其余所有的战士对仅存不到千人的鬼子先头部队展开了猛烈的冲锋。
战士们也意识到此战需要速战速决,个个都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奋不顾身地朝着鬼子冲去。
手中的枪支和砍刀成为了他们的利器,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个敌人的生命。
鬼子虽然拼死抵抗,但在八路军战士们如潮水般汹涌的攻势下,他们的防线迅速崩溃,死亡人数急剧上升。
一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山上的冲锋号角还在响,却不见一个八路军的影子。
鬼子的指挥官,也是11旅团的旅团长松本太一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他们大概,可能上了土八路的当了。
“八嘎!”松本太一愤怒地挥舞着手中的军刀,大声命令道,“全体进攻,杀给给!”
前方战线炮声隆隆,激战正酣,很显然土八路发动了迅猛的攻势。
而后方,他们这么多弟乖的精锐却被虚张声势的冲锋号声给吓住了。
这样的消息要是传回大本营去,他松本太一还有何脸面再见弟乖的同僚们?
若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先头部队损失惨重,而他却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这将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巨大耻辱。
松本太一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立马调集精锐部队以及旅团拥有的所有重武器优先支援权限。
终于,在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疯狂进攻后,阻击主力部队的土八路终于仓皇而逃。
然而,当松本太一率领着鬼子们抵达前线交战地点后,却发现了令他们惊恐万分的一幕。
原本应该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先锋部队,此时已经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战场上,先锋部队的鬼子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他们的制服上浸满了鲜血,一些尸体的四肢还保留着临死前的挣扎姿态,显得异常惨烈。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和火药味,仿佛在诉说着刚才那场激烈的战斗。
枪支弹药散落一地,土八路离开的很匆忙,连他们平日里最喜欢的弹药都没来得及缴获。
松本太一目光呆滞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愤怒和悲痛交织在一起。
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的精锐先锋部队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全歼。
“八嘎!”松本太一再次愤怒地挥舞着手中的军刀。
他的脸色铁青,双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继续追击,绝不能让土八路逃脱!”
随着松本太一的命令,鬼子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踏着同胞的尸体,继续向前追击。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复仇的欲望,誓要将土八路彻底消灭。
与此同时,松本太一也给大原的第一军总部汇报了战况。
他详细地描述了战场的惨状以及他们的损失,并发誓势必要把这群狡猾的土八路全歼!
大原城的片山大郎在收到松本太一发来的战报后不惊反喜。
他意识到这次虽然先锋部队全军覆没,但却也是一次置386旅主力于死地的天赐良机。
没错,当听到这支八路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后,片山大郎立刻就意识到。
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土八路就是多次给他们重大伤亡,被他列为重点打击对象的386旅。
对于片山大郎来说,能够有机会一举歼灭这支令蝗军头疼不已的部队,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晋中地形复杂,山脉连绵,而潘镇恰好坐落于一条狭长的峡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