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臻嗯了一声,天空黑云聚集,很快地上就出现大片大片的水痕,沈书南瞪大眼睛,急了,“臻臻,药,药!”
木臻一手抱着人,一手撑着伞,语气不急不缓,里面潜藏着一丝笑意,“小家伙喜欢操大心,不用担心,我已经收掉了。”
沈书南这才乖乖窝在木臻怀里,晃了晃腿。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合二为一,消失在雨水组成的幕帘后。
沈书南的小学生活很平淡也很精彩,早上被木臻送去学校,接受老师知识的熏陶,中午被木臻接回家吃饭,下午一样如此。
偶尔他会自己去上学,那是木臻有事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很少。
时间一点一点,就这么简单的过去,沈书南已经是个五年级的大朋友,他长高了很多,唇红齿白,肉嘟嘟的脸开始褪去肉肉的触感。
明眸善睐,眼神清澈明亮,此刻他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同桌碰了碰他的胳膊,沈书南缩了缩,扭头,“怎么了?”
同桌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叫田军,此刻充满兴趣跟沈书南说话,“沈书南,我们放学去后山玩吧,我布置了陷阱,能抓到野鸡。”
沈书南毫不犹豫摇头,“不行,我要回家。”
木臻这周都没有在家,说好今天回家的,他不想错过。
田军再次邀请,“一起去吧沈书南,后山可好玩了。”山上有各种野果,还能抓到各种动物,他就喜欢没事跑到后山去。
沈书南可是他的好兄弟,他是诚心诚意邀请他的。
沈书南并没有感受到好兄弟的热情,并且毫不犹豫拒绝了他。
“不行,我家里有事,还有,你上次自己一个人跑到山上,差点被蛇咬的事情,你忘记了吗?”
田军想起那条滑溜溜的蛇就头皮发麻,谁能想到缠在树上的蛇会掉下来,正好掉在他身上。
这么一说,他也犹豫起来。
沈书南已经收拾好了,背起书包,跟田军打了个招呼,“走了。”
沈书南是跑回家的,十几分钟的路程被他压缩到了几分钟,回到家,紧闭的家门让沈书南提起的心哐啷一声,掉在谷底。
没回来,沈书南失落的抓紧书包,木臻还没有回来。
一团乌云飘在沈书南的头顶,似乎马上就要下雨。
“怎么站在门口不进去。”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
沈书南迅速转身,惊喜道:“臻臻!”他毫不犹豫冲了过去。
木臻会接住他的,沈书南这样确定着,他一点都不害怕。
木臻扔下手里的东西,不轻不重的呵斥,“跑那么急干什么,摔倒怎么办?”
沈书南蹭了蹭,理直气壮,“你会接住我的啊。”
他有点委屈的开口,“臻臻你一周没回家了。”
木臻从地上捡起扔下去的东西,“这不是回来了吗,进去吧。”说完拉着沈书南开门进去。
沈书南这才关注到木臻拿的东西,他手里拿着一个盒子,“什么东西啊?”
木臻递给沈书南,“给你的礼物,回来晚了的赔礼。”
沈书南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木臻明明告诉过他,这次出去要一周的,“明明按时回来了的。”
木臻被他逗笑,“我知道,宝宝是想我了。”
沈书南不止脸红,耳朵和脖子一起变了颜色,很害羞的低着头,拆开木臻递给他的东西。
“游戏机!!”
沈书南看着手里最新款的游戏机,惊喜的看向木臻,“你怎么买了这个,不是买了很多吗?”
房间里都是给他买的玩具,衣服,什么都有,沈书南叹气,“你要少花点钱啊。”
木臻以前上山采药,才能艰难的供他上学,自己都不去上学,却一直大手大脚,沈书南有点忧愁。
木臻这样养他,会变的越来越穷的。
他的表情太明显,木臻脱掉外套,将袖子卷起来,伸出手戳了戳他的额头,“在想什么呢?”
沈书南被戳的仰了仰头,正好看见木臻带着宠溺的脸,心里默默想:算了,木臻娶不起老婆的话,我会给木臻养老的。
沈书南每天都要写日记,这天晚上,他趴在桌边,默默的写。
——木臻对我最好,他养我花了很多钱,一定会娶不起媳妇,我以后要给他养老。
写完后把日记本藏在抽屉里,里面有木臻给他编的蚂蚱,还有兔子脱下来的毛制作的玩偶,有一朵干花,有很多东西。
做完这些,他小心翼翼走出门,探头看了看另一个房间,进去爬上床,占据了一半的位置,闭上眼睛,很快睡着了。
木臻进来的时候,灯光昏暗,床上传出轻轻的呼吸声,木臻没有吵醒他。
虽然有了自己的房间,但是沈书南还是喜欢跟他睡在一起,他离开一周时间,房间里依旧充满生活的气息。
沈书南这两天在哪睡的不言而喻。
木臻把人往里面抱了抱,自己躺在床边,很快睡了过去。
第二天,沈书南被木臻送去学校。
木臻却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王家,王婶正在喂鸡,“木臻来啦。”
木臻走进去,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婶,我叔呢?”
王叔从屋子里出来,“木臻回来了,就在家里吃早饭吧。”
木臻摇头,“吃过了,叔,我来是想跟您商量一些事。”
沈书南今年是小学最后一年,木臻自己按部就班,现在已经高二,明年他就要高考,沈书南也要上初中,他要带沈书南去县城。
等他高考完,就去他上大学的城市。
听木臻说完他的打算,王叔有点欲言又止,但他也是知道的,木臻是个有想法的,“那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交代的?”
木臻:“是这样的,我家里的地这么多年一直是您在种,我走了,这地就是您的。”
王叔瞪大眼,“啥?你这倒霉孩子,你是不想要你家的根啊!!”他一拍大腿,差点跳起来。
木臻揉了揉耳朵,“王叔,我都要走了,哪能顾上这么多,而且这些年,都是您管的,您就继续管下去呗。”
家里的地都是王家种的,一年给木臻两百斤粮食,这是他们商量好的。
张嫂子正好从门口经过,当即忍不住了,“臻娃子,你不想种,给我家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