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个府上,这个年过得都还不错。
林家自不必说,去年新添了个孩子,府里越发的热闹了。
光是四个小儿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都让宋夫人乐得合不拢嘴。
虽然朝哥儿还不会说话,但是看着哥哥姐姐们聊天,他也时不时地咿呀两声,刷个存在感。
宋夫人现在是怎么看儿媳妇怎么顺眼,趁着过年发红包,又给她塞了一副镶了猫眼儿的头面,让她回娘家拜年的时候戴。
王熙凤如今也习惯了宋夫人对她的好,这几年的磨合,其实不只是她和林如海的夫妻之情,也有她和宋夫人的婆媳之情。
宋夫人性子简单,手里又有钱,对人好的方式就是各种赏赐,几个孩子手里不菲的私房钱一大半都来自宋夫人。
黛玉这一点随了祖母,待人十分大方,跟着王熙凤回贾府拜年的时候,果真给巧姐儿包了一个大红包。
红包用的是晴雯绣的荷包,小巧精致,过年用着特别喜庆。
里面塞了一大把金瓜子,还有好几种花式的金锞子,做工都十分精美。
凤溪看见都爱不释手,很是有几分想私吞了女儿这个压岁红包的念头。
方氏更是赞道:“难为她小小的人儿,居然这般大方。
给我们巧姐儿的这个红包,竟把我这个做祖母的都比下去了。”
王熙凤看着正哄着巧姐儿玩的女儿,“我们玉儿一向如此。
女儿和儿子不一样,就得养得富贵些,这样才不会随随便便被别人的好东西迷了眼,昏了头。”
其实她也知道,黛玉的性子就是这样,前世也十分大方,给小丫头、婆子的打赏从来不手软。
只不过如今用着家里的钱,更加理直气壮就是了。
凤溪听着姑姑的话,连忙点头,她也要把巧姐儿养成黛玉这副性子。
过年期间自是不用读书也无需做功课的,黛玉来荣国府拜年的时候,宝玉、迎春、探春、惜春几个也都来到了荣禧堂,就等着和林家的表妹表弟们一起热闹热闹。
宝玉如今读了两年书,又添了年岁,举动比之前还是稳重了些。
只要他不一直缠着自己,黛玉看这个表哥也还是挺顺眼的。
宝玉规规矩矩地坐在黛玉旁边,问她这一年都读了几本书,又学了哪些新的花样子。
黛玉一一作答。
两个人都穿着红色的衣裳,安安静静地坐在窗边你问我答,看着确实像年画一般好看,让人赏心悦目。
贾母看着他二人真是养眼又舒心,感觉再过两年,真得就可以找媒人上林家去提亲了。
但是同样的情景看在王氏眼里又是另外一个心思。
她虽知道林家有钱,可是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有钱有权的人。
这比林如海官大有钱的人家还是有的。
自己不喜欢贾敏,连带着也不喜欢黛玉。
虽说那孩子才七岁吧,但是这瘦瘦窄窄的小身板一看就是个不好生养的。
而且就自家宝玉的那副资质,不是她自夸,满京城里也找不出几个能强过他的。
就连去年很受宫中娘娘们青睐的探花郎,她觉得都比不过宝玉。
等再过几年宝玉中了举,怕是有多少公主郡主想要嫁呢。
想到这里,王氏不由地暗自下了决心,自家已经出了一位良娣了,等到太子登基后,一个妃位是少不了的。
到时候再出一个驸马或者郡马,就这府里,还有谁敢看不起自己?
王氏越想越开心,恨不得宝玉马上长大成人去尚公主。
那样自己不仅是皇上的丈母娘,还是公主的婆婆。
王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还让方氏好奇地看了她好几眼。
这个弟妹上次让老太太训过以后,脾气倒真是改了一些,这样的好日子里也没出来说什么让人添堵的话,看着也喜气洋洋的。
李纨还在娘家,年前贾珠在方氏的劝说下去李家看望过一次,也想趁机把妻子接回来。
没想到他连人都没有见到。
是李纨的兄嫂接待的他,不过说话的主要是张氏。
她说为了让李纨更好地调理身体,早日为他们贾家生儿育女,婆母将她送回徽州老家去将养了,怕是等春暖花开了才会回来。
张氏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反正妹婿屋里也不缺人伺候,还有儿子承欢膝下,虽是过年,倒也不是非得我那个病恹恹的妹妹回去不可。”
贾珠脸上讪讪的,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虽然他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李纨的地方,但是妻子毕竟是在自己家里病成这个样子的,面对岳家,还是有几分心虚。
既然李纨不在家,那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留下给李家送的年礼,一个人打道回府了。
不过张氏说的也没错,贾家虽然缺了李纨,但是过年依旧热热闹闹的,并不觉得少了一个人。
王氏更是觉得眼不见心不烦,这个儿媳妇总是哭丧着个脸,什么好心情都让她丧没了。
傅秋芳就更开心了,李纨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她几乎成了清辉阁的女主人。
下人们也惯是会见风使舵的,有不少人都觉得大少奶奶很可能就一去不回了。
这位傅姨娘又刚刚生了儿子,家世虽然差上那么几分,但是作为继室,却也够格了。
所以保不齐这就是将来的正头奶奶呢,满院子的人都开始巴结她。
只不过到了正经场合,她还是不能露面,就比如王熙凤来贾家拜年,大房二房的人都过去了,甚至王氏让乳母抱着贾兰也去了,可她这个亲娘却没有资格过去。
以前没有这个念想时还不觉得如何,傅秋芳也能摆正自己作为一个姨娘的位置。
但是如今她已经逐渐把自己视为未来的大奶奶了,这样的场合不让她去,她心中实在是有些窝火。
只能暗地里祈祷李纨最好一病呜呼,再也别回来。
而李纨,却也度过了自出嫁以后最为开心的一个年。
张氏对她说的话如惊雷一般让她醒悟过来。
李纨看着镜子里愁容满面,身形瘦削的自己,觉得恍如隔世。
这还是自己吗?
是那个也曾笑容满面,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自己吗?
自己不过是恪守了一个妻子、一个儿媳妇应尽的责任,怎么就被婆婆和丈夫这样糟践呢?
李纨突然也认识到,自己以前所要遵守的一切,可能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