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前应了裘心颜,要送两本花样子给她。
这会好容易得了空,正和晴雯在屋里整理呢。
见到朝哥儿着急忙慌地跑进来,笑着说道:“你这小猴儿,怎地跑得满头是汗?
雪雁,快给三少爷拿块汗巾子擦擦。
春纤,去把三少爷爱喝的果子露调一杯来。”
朝哥儿走到黛玉身边,扯了扯她的袖子,“姐姐先别忙着招呼我,我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同你讲。”
朝哥儿还特意加重了“重要”两个字。
黛玉很少见到弟弟如此郑重的表情,又好奇又有点好笑。
她点点头,示意丫鬟们先退下去,听听弟弟到底要和自己说些什么。
朝哥儿见屋里只剩了姐姐和自己,这才板着个小脸儿说道:“姐姐,刚才大哥和娘说,有好几个人家都要上门提亲呢。”
黛玉这下真唬了一跳,如今到家里提亲,那只能是冲着自己。
“你可听到都有谁家了?”
见姐姐也十分关心这件事,朝哥儿越发觉得自己来告诉姐姐是正确的决定。
他点点头,“自然是听到了才来告诉姐姐。
有平西王府的陈家,刑部尚书周家,嗯,还有,还有北静王水家。”
黛玉听到水家的时候心突然跳得厉害。
她深吸一口气,握住朝哥儿的小手,“你可都听仔细了?”
朝哥儿点点头,“姐姐不信我吗?”
黛玉自然是信的,朝哥儿打小记忆力就比其他几个弟弟都要好。
就连爹爹都后悔给朝哥儿开蒙开晚了。
她低头不语,忽然又问道:“你大哥是如何知道的?”
朝哥儿笑道:“哥哥说他是无意间听到的。
肯定和我一样,是偷听来的呗。”
黛玉嗔怪道:“你当偷听是好事儿啊?
以后断不可如此了啊!”
朝哥儿嘿嘿一笑,“定不会有下次,我这次也是出于好奇嘛。
不过姐姐你看,这不就听来了关于你的事儿嘛。”
黛玉托着腮,眉头轻蹙。
虽然朝哥儿说的这些事情若真的发生了,自有爹娘去操心,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心会这么慌乱呢?
这三个人,她都是见过的,甚至和水溶、周千里,还算得上熟悉。
但是……她可从未曾想过这些人里会有自己未来的夫婿啊。
黛玉脸色微红,不知道他们说要与自己提亲,是他们家里的意思,还是他们本人的意思。
若是他们本人的意思,难道说水溶竟是喜欢自己的?
黛玉心跳的更加厉害了。
她盯着朝哥儿说道:“今日这话你断不可再说给第二个人听。
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说给我听了。”
朝哥儿乖巧地点点头,“姐姐你就放心吧,这是我和姐姐的小秘密。”
黛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又喊了雪雁她们送果子饮来。
朝哥儿在黛玉这里吃吃喝喝,一会儿也就把刚才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但是黛玉却一直轻蹙眉头,存了一桩心事在心里。
水溶虽听说了团圆兄弟先行离开的事情,但也没有多想,只当是他二人有事。
他和周千里虽然把话说开了,但是他也看得出来,周千里心中是有芥蒂的。
水溶不禁苦笑,看来再好的兄弟,涉及到心爱的人,都很难不产生龃龉。
倒是陈也俊,他看起来确实是对黛玉无意,不过是容氏看上了林家。
陈也俊听说自己和周千里都意属于黛玉,便主动提出要劝说容氏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周千里只是平静地说了“公平竞争”四个字。
这对于水溶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周千里说他要专心备考,只待高中之后才更有底气求母亲向林家提亲,所以还请水溶不要在此之前就去林家提亲。
待到他二人同时请媒人登门,让林家自行选择。
别看水溶是郡王,但是周千里却也不认为自己的条件低人一等。
他知道林家一向也不是那种攀附权贵之人,这嫁女肯定更多会为女儿考虑。
自己的父亲是刑部尚书,哥哥殿试高中后留任国子监,自己这次下场也是胸有成竹。
这一门父子三人都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这样的人家,也不可谓不贵重了。
像林大人那种人品清贵的,只怕更喜欢与自己这样的官家子弟结亲呢。
而且父亲本就与林大人交好,母亲与林夫人也很谈得来。
把女儿嫁给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家,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所以周千里反倒认为自己的胜算比水溶更大。
其实,水溶也是这样的想的。
自己看似富贵至极的家世,搞不好还会成为他的劣势。
虽说是与周千里“公平竞争”,但是,自己并不见得拥有比他更多的筹码。
夜深人静之时,水溶独自站在窗前,轻抚着书案上黛玉亲手抄写的那本《山野清记》,沉思良久。
也不知道赏梅宴上的那只绿萼梅,和她今年生辰那一盒绣花匣子,是否能让她明了自己的心意呢?
同样望月难眠之人还有黛玉。
她临窗坐在桌案前,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绿萼梅干花,好像还能嗅到它那甘甜的香气。
黛玉单手托腮,抬头望向窗外天空中的一轮明月,少女的心事不知该说与何人听。
林如海晚上回家,王熙凤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把今天听来的重要消息告诉了他。
林如海本还翘起的嘴角,听着听着就垂了下来。
王熙凤有些好笑地看着丈夫的表情,其实她一开始也是如此。
只不过有了先前的心理准备,如今她倒是很看得开了。
“怎么我们玉儿都已经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吗?”林如海问道。
王熙凤白了他一眼,“她可是刚过了十三周岁的整生日,按虚岁算都十四了。
别的不说,贵妃娘娘在十四岁的时候已经跟了皇上了。”
林如海“唔”了一声便没了动静。
即便事实告诉他女儿确实已经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但是在他心里眼里,还都只是那个会笑得甜甜地叫他“爹爹”的小姑娘。
王熙凤见丈夫低头不语,一屁股在他身边坐下来,“说说你的想法呀。”
林如海扭头看向妻子,“什么想法?”
王熙凤气笑了,“当然是我刚和你说的那个事儿啊。
如今可是有三户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看上你闺女了呢!
你到底是什么想法啊?
中意哪一家?”
林如海略一思忖,这三家还真是各有各的好,却也各有各的不足。
还真是在伯仲之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