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书余走出拍卖场的时候,人都是恍惚的。
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他们几个在家怕被拒绝,可是都推演到被拒绝之后该怎么挽回,怎么让管事的改变看法了……
安书余还特意去跟守卫大兄弟道了谢,才加快了脚步赶回去上工了。
到店的时候,刚好有个客人要买东西了,安书余立马就有颜色的带着客人就往柜台走去。
让原本对安书余长时间不回,而心存不满的掌柜的立马消气了。
就这样一直忙到了下工的时间,安书余还领到了这一个月的工钱,高高兴兴地买了几笼包子。
店家都用叶子打包好了,安书余揣在怀里,一路上胸口都是热热的。
出了城门之后,就加快了脚步,想赶快赶回家。
到了杨大夫家的时候,竟然看到院子里还有几个病人在等着。
安书余不禁咂舌。
原来冬日里杨大夫这么忙的吗?
他以前怎么没发现?
后面一想自己家离村口那么远,能知道才怪。
便笑了笑,自顾自走进了杨大夫家。
走进门才发现杨大夫并没有在忙,而是在悠闲的喝着茶。
而自己家的几个孩子,倒是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安晚晚和林元平负责对着药方抓药,安熙则负责将抓好的药递给外面等候的人。
看了一会,发现他们三个干得有条不紊的,不需要他过去搭手。
安书余就转身走去了杨大夫身旁,找了个凳子坐下喝茶,顺便等娃回家。
杨大夫也没有说话,似乎是很享受这段时光。
看到安书余坐下,顺手也给他斟了一杯茶。
安书余想起来自己家的小狐狸,就四处看了看。
没找到笼子。
“找什么呢?”杨大夫看到安书余的脑袋四处张望。
“我早上送过来的狐狸呢,我怎么没看到笼子。”
安书余扫视了几圈都没找到,只好直接问这一整天都在家的人了。
“还能丢了不成?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个孩子就一起抬回家了。”
“你待会不是还要背粮食回家吗?几个孩子料定你到时候,不好拿狐狸回去,就帮你先拿回去了。”
听完杨大夫的解释,安书余心中一阵感动。
孩子们是长大了啊,都会主动关心起他了。
“怎么样?今天的事谈的还顺利吗?”
杨大夫也很是关心对于安家来说,极其重要的买卖能否谈成。
安书余见院子里还有几个病人在,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是对着杨大夫点了点头,表示谈成了。
杨大夫自然也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也不多问了。
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
在茶杯挡住脸的时候,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好啊,谈成了就好啊!
好在没一会,几个孩子就已经将剩下的几个病人的药都给配齐了。
院子里的病人都走了之后,安晚晚前去将医馆门前挂着的木牌子给翻了过来。
安书余还问了一句那是干嘛的,他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
杨大夫本想夸夸安晚晚的,结果被安熙抢过了话头,三两句就给讲清楚了木牌子的用途。
安书余忍不住夸赞道:“这个主意真不错啊!干爹,你觉得呢?”
转头看向杨大夫,杨大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递到嘴边夸晚晚的机会,猛夸了几句晚晚。
安熙在旁边闹着他今天也帮了很多忙,也要夸夸!
杨大夫只好又将安熙猛夸了一通,小家伙这才罢休。
看着一边默默无声干活的林元平,杨大夫也发自真心的夸了几句。
有这几个孩子的帮忙,他这两天是真的轻松了不少。
等到林元平和安晚晚将药房里的东西都收拢归置好了之后,众人就准备打道回家了。
准备给安家的粮食,杨大夫一早就准备好放在房间里了。
安书余原本还想装作没看到,当做忘了这回事。
结果被杨大夫给揪回来了。
只好默默将;两袋粮食都扛到了自己肩头。
“干爹,这准备的粮食也太多了吧?你一个人哪里吃得了这么多粮食?”
“我放下一袋下来吧?”说着就要再次躬身,想要将背上的粮食放下。
杨大夫急忙喝止,“背着!不许放!”
“我那是我一个人的口粮吗?那是给几个孩子的报酬!”
“他们在我这帮忙,天天忙活。我能让他们打白工啊?那我成什么人了?”
“几个小孩都正长身体呢,每顿都吃得多着呢。”
安书余还想拒绝,“本来几个孩子平日里就受到杨爷爷的照拂量多,帮帮忙不也是应该的吗?”
“您这还给报酬,不就是把我们当外人吗?”
“您这样,孩子们可会伤心的!”
杨大夫听到安书余的这话,气的直接给了安书余的脑瓜子轻轻拍了一巴掌。
“你小子在扯什么东西。我就算是去外面雇人帮忙,我还得管人家的两顿饭呢。”
“现在又不用麻烦我给人家做饭,我还能跟着一起蹭饭吃,出点粮食怎么了?”
“你要是再啰嗦,我就不去你家吃饭了!”
这话一出,安书余只好赶紧闭嘴,再不敢反驳一句。
安晚晚和安熙都在后面偷偷捂着嘴角偷笑。
他们可爱看爹爹在杨爷爷面前吃瘪的样子了。
平日里可只有爹爹训他们的份儿,也只有在杨爷爷这儿,才能看到爹爹被训的样子了。
食盒中午的时候,杨大夫给提着拿回去了。
和孩子们一起,带着狐狸一起回去的。
所以晚上去吃饭的时候,负重前行的就只有安书余了。
等一行人到了安家的时候,林之桃的饭菜早就备好了。
正在喂安小小吃米糊糊呢。
安晚晚看到小小就凑过去亲了一口小小的嘟嘟脸蛋儿,逗得小小嘎嘎笑。
安熙也想凑过去逗小小玩儿,却被林元平拉住了。
“咱们去厨房锅里热着的饭菜摆上桌吧,大家现在都饿了。”
安熙摸了摸自己瘪瘪的小肚子,点了点头,转身就跟着林元平进了厨房。
安书余杨大夫一起将背回来的粮食都倒到了米缸了。
两袋粮食下去,刚好就将米缸填的满满当当。
安书余看到桌上的饭菜,才想起来自己怀里的包子。
可能是因为一直放在怀里,掏出来的时候,竟然还有点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