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勇不动声色地说:“一切只是一种巧合,请张将军勿对蒙家存有偏见。”
张强大喊道:“行,你是这么想说的?告辞!风水轮流转,你自己也多保重!”
带着满脸阴沉的表情,张强拎着鞭子,朝麒麟殿匆匆而去。“这些恶人实在太气人了!”
想起蒙家的一言不发,冷漠的态度,让张 ** 迫自己冷静了一些。
他深知始皇帝不可能给他做主,告状只会徒劳无功。
“太子殿下!”想到一个人选——扶苏。张强决定去找这个正在与蒙家起争端的关键人物,认为这是扳倒对方的好机会。
---
卯时。
王平在太子扶苏的催促下刚好登上马车。
因为扭腰,他在上车槛板时忍不住叹了口气:“呼,这伤疼死了……”
“陈公为何这样吃力,莫非旧疾未愈?”
看到王平脸色憔悴虚弱的样子,急于去参加朝会的扶苏关心询问。
“没事的。” 王平不好意思地说着。
他撑着车身爬上去,坐在扶苏身边放松了一下。
突然远处有一个披斗篷的人挡住了车道,他马上警觉起来,张开双臂守护扶苏身前。
“护驾!”侍卫拔刀搭弩箭,严阵待敌。
这时一个低沉的男人声响起,揭开帽子自报名宋寂,声称特地前来请求宽恕,态度从容坦荡,仿似生死都无关痛痒了。
见此情景,王松了一口气,笑言:“老寂你还真是会装模作样。”
宋寂喉咙滚了一滚。虽然听不懂这句话的确切意思,也能感受到并不是什么好话。
王向随行队伍解释,这是一般认识的老相识,然后命令侍卫们退下。他没有多余介绍,仅说道:“这就是那个卖鱼佬。”
宋寂有些不自然地点点头压下内心的波动,在王面前半跪请罪,希望他宽厚大量地原谅。
“饶你,谈何容易!”王大笑,伸手扶起对方,接着意味深长地讲:“真男儿不当轻贱自贬!来日跟随本官,鞍前马后护卫本安全,你愿意效忠否?”
他身材高挑,略显单薄。
“之前也有一位好汉,数日前轻装上阵,独自平定一国,功勋卓着,流芳千古。”
“韩云,本官十分看好你。”
“他人行你也行。”
** 似乎习惯于给对方描绘美好的前景。
“这……”
韩云的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思绪。
不过,他也只是个隐藏真名的江湖人,** 身为朝中重臣,竟然对他如此器重。
“大人如有需要,末将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云铿锵有力地答道。
“嗯,孺子可教也。”
“观你有将军之姿,前途无量。”
** 满意地点了点头,并向王越汇报。
“殿下,不能再耽误了,我们必须立刻去上朝。”
王越看着初升的太阳,有些焦急地说。
“我们这就走。”
“立即前往咸阳宫。”
** 朝马夫吩咐着。
而此刻——
“什么?!”
“竟是杨侍郎出的主意?”
“那……”
偏殿内,吕明听完嬴政的讲述后,脸色如万花筒般不断变幻。
**!!
吕明咬牙切齿。
我和你不共戴天!
文武百官纷纷进入大殿落座,朝会即将开始。
王越和** 来到麒麟殿的时候,恰逢始皇帝驾临。
“幸好来得及。”
王越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庆幸的神情。
“我说不会有晚的吧。”
** 并不在意地说道。无偿加班就算了,还要一大早开晨会,谁受得了?
恐怕也只有王越这样踏实的人才重视这些小事吧。
二人小心翼翼绕过大殿侧翼,朝前面走去。
众多目光汇聚而来,各自的表情不同。
“哼。”
坐在后排的官员并不引人注目,** 并不把这些小角色放在眼里。冷哼一声后,众人赶忙回头,唯恐被记住得罪人。
两人走到各自的座位,王越立马端正坐姿,目不斜视。
“陈侍郎,我还以为要帮你遮掩呢,原来你来得正是时候。”蒙远摸着胡须说道。
“蒙公费心了。”
** 立刻拱手微笑相谢。
世界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有的是永恒的利益。
想到几天前,蒙远还对他一脸敌意,现在竟与自己亲切交谈,** 禁不住想笑起来。
他瞥了一眼张丞相的位置,发现依旧空无一人。
“张丞相没来?”
蒙远深深地看了一眼** :“丞相年事已高,久病缠身,目前告假休养。”
“哦……”
** 点头思索,难怪今天御史大夫显得那么平静。
“陛下驾到!”
伴随着一声长呼,朝会正式开始。
嬴政满脸笑容宣布蒙甘平定莎车国的好消息。群臣一片哗然,贺喜之声不断响起。
“此事全赖你的谋略,功劳巨大,朕应该如何赏你?”
“陛下。”
** 跪地手持笏板:“微臣不敢贪功。请赐予奋勇作战的百名勇士们更多的荣誉吧。他们才是大秦最值得嘉奖的。”
“你确实很谦虚。”
“不过灭莎车之功至少有一半该记在你头上。”
嬴政思虑片刻,“待你与岚公主成婚,朕封你嫡孙少上造爵位。”
** 高兴接受,“微臣感激涕零。”
无数道目光注视他的身影,既有仰慕,又有嫉妒与愤慨。但在场没有人胆敢反对皇帝。
**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无可厚非,岚公主又是皇亲国戚。
皇帝对自己的外孙封赏爵位有何不可?
只不过** 在短时间内崛起迅速,已经到了荫妻泽子的境地,这是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的地位。
想到他年轻挺拔、意气风发的形象,许多资深却未能获得提拔的老臣心中复杂不已。
** 负手转身间发现往常喜欢唱反调的小人们今天并未现身。“咦?你们呢?平时都敢言直言的劲儿哪去了?是不是少了一个领袖都怕起来了?”
习惯性地在早会上与别人激烈讨论,骤然间没有了对峙的感觉,有点不适应。
“既然诸公并无异议,便这么决定了。” 嬴政笑着补充。
“岚是我的爱女,可不要慢慢了她。”
“聘礼准备好了吗?”
嬴政打趣道。
“王将军是否觉得霍甘抢了你的功劳?”
“这有何难。”楚某轻描淡写地说道。
“西域三十六国,少了一国,此行还能算是圆满吗?”王信苦笑着问道。虽然少了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莎车国,但三十六这个数字恰似天罡之数,听起来多么壮丽!如今只剩三十五,他心里总觉得不舒坦。
“西域周边可不是无人之地。”楚某缓缓道来,“大秦兵马一到,定会引发动荡。若有部族不愿归顺,将军率军讨伐他们,岂不是又添一功?”
“这……可那些不过是蛮荒之地,并未正式建邦啊?”王信迟疑地说。“再说谁敢在此刻违逆大秦天兵呢?”
楚某一眼狠狠扫向王信:“将军莫非年纪大了,思维变得固化了?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
王信疑惑不解:“请问如何换?”
“你且听听我的计较。”楚某一转头对着扶苏说:“殿下周知大事也不算多外人,今日之事只有这一次,请勿外传。”
王信用力点头。
扶苏也很好奇,想知道楚某究竟有何妙计。
“大秦横扫西域后,各部落必然震动。此时只要放出风声——查某强大部族通敌叛逆,欲加惩处。”
“记住了,选的部族必须根基深固、有影响力。”王信疑惑问:“若如此做,怕是会引起对方反叛,那时战事将难以收场。”
楚某一本正经地回答:“那不是正好吗!你不逼他们反,谁会反呢?”
扶苏和王信面面相觑:这就是高明的计策?
“先生,这样做不太好。”
“大秦初至西域,应尽量不惹麻烦为好。”
“况且拿下三十六国,各部自当俯首称臣,何必强出头找事端。” 扶苏耐心劝道。
“人心难测。”楚某却意味深长,“我们怎能确定他们不会图谋反抗大秦。”
“王将军千里跋涉讨西域,应当雷厉风行平叛,除尽不从者,”他严肃道,“这些小国如草般易枯易燃”。
“今日拱手求降,或许明日又换另一拨反贼。” 楚某进一步阐述他的意图。
王信默然看着他。“照你说的话,不止于三十六国,即使凑满七十二国也是有可能的。”楚某的主意虽有些过分,但却非常有效。不过此举实在不义!
难道他对西域有什么宿怨?
楚某接着说:“王将军,本官只希望你能磨亮刀刃,诛杀不臣,维护两千年太平。你能够办得到吗?”他深沉的眼神望向王信。
王信心中犹豫不定。楚某的方法固然有用但也太残忍了,只是楚某现在身份不比从前。
他一言一行皆可牵动几十万百姓性命。思量之后,决心已下。
“陈先生,末将明白你的意思了。”王信的眼神闪烁,在楚某和扶苏之间犹豫地看着。
要真这么做,也许真的值得尝试一下扩大成果。
楚某的想法,既让人惊愕也使人思考,但他确有深远打算。
王信心中权衡利弊。扶苏见状插言提醒:这样做的风险很高。
**后续情节继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