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波无奈地摇摇头道:
“陈局长不同意你收购我们钢铁厂!”
张为民内心没有一丝波澜,语气轻松地问道:
“我听这意思,陈局长并不是不同意收购,而是不同意我收购。是这个意思吗?”
周小波道:
“是啊,陈局长觉得,一个堂堂的国营钢铁厂,被你一个民营企业老板收购,面子上过不去。依我看啊,他还是那种传统的老思想在作怪,有点看不起民营企业家,觉得你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你没有资格跟他对话!”
张为民低头沉思片刻,从办公桌上的名片夹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周小波。
周小波接过名片一看,口中默念道:
“同济大学荣誉教授……兄弟,这个荣誉教授是怎么回事儿,你不会是自封的吧?”
张为民笑而不语,从书架上取下荣誉教授的聘书递到周小波手里:
“看看这个,我这还真不是自封的。”
周小波接过那本烫着金字的红色绒面聘书:鉴于张为民先生对于我校科研工作的付出和贡献,特聘任张为民先生为我校土木工程学院荣誉教授……
聘书上面还有校长的签名和学校的公章。
周小波眼睛瞪的溜圆:
“这是真的?”
张为民笑道:
“当然是真的!人家同济大学都不嫌我张为民是个工人出身的暴发户,他陈局长这么想,是不是显得有点儿……?”
周小波一拍大腿从沙发上站起来道:
“兄弟,你等着,我再去找陈局长谈谈,我就跟他说,是同济大学的张教授要跟他谈收购的事情,看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张为民拍着周小波的肩膀请他坐下:
“周大哥,你别着急,这么干是不行的。我再想其他办法吧!”
……
送走周小波后,张为民坐在老板椅上,闭着眼睛琢磨如何让这个陈局长改变对自己偏见的办法。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文秋影!
连舒玥那个在报社工作的闺蜜。上次在为民机械配件公司第一次员工大会上,帮他们拍照,并且还采访了他的那个女记者。
张为民拨通连舒玥的电话:
“喂,舒玥啊,我是张为民。”
连舒玥在电话里有气无地道:
“老板,有什么吩咐?”
张为民听出连舒玥口气是对他有意见了,肯定是因为这次去上海没有带她一起去,心里不高兴了。
“怎么这么无精打采的?来我办公室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片刻之后,连舒玥来到张为民办公室,步态沉重地走到一个离张为民办公桌最远的沙发位置坐了下来。
也不说话,又是一个大侧脸对着张为民。
张为民看着连舒玥这个样子,心里觉得好笑。
连舒玥这姑娘,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没有一点城府。
张为民没有说话,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走到连舒玥身边坐了下来:
“怎么,因为我去上海没带你,不高兴了?”
连舒玥又把身体挪动了一下,还是不正脸面对张为民:
“我哪有资格不高兴啊,老板出差带谁,是老板的自由!”
张为民道:
“舒玥,这次去上海没有带你,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我和你都离开公司去了上海,万一公司有什么突发状况,我们又赶不回来,这里没有一个我信得过的人是不行的。咱们公司我最信得过的人就是你了,所以经过慎重考虑,我还是决定让你留下来坐镇大局!”
连舒玥斜眼看了一眼张为民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带金琪琪去,你出个差还要带个小秘书伺候你啊?”
张为民笑道:
“你误会我了。我是前几天发现,金琪琪在空闲的时候还在偷偷看高中的教材,我就想她肯定还是很想继续上学的。咱们去她家你也看到了,墙上那么多奖状,她学习成绩是很好的,为了这份秘书的工作让她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她的前途就被耽误了。所以,这次我带她去上海让她参观了同济大学,让她又重新拾起了考大学的希望!”
连舒玥把脸稍微转过来一点:
“你怎么就这么在乎她的前途呢?”
张为民笑道:
“我计划下一步进军煤层气这个新能源领域,这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现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稀缺。我跟金琪琪谈过了,我资助她考大学,让她报考这方面的专业,将来毕业回来至少要为我们公司服务十年。毕竟咱们辽城是个小城市,与其高薪聘请外面的人才,还不如把我们自己的人培养成才!”
连舒玥不可置信地看着张为民道:
“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今天没有看到金琪琪吧?她已经回到学校去复习备考了!”
“哦……”
连舒玥噘着嘴不说话了,但是明显感觉她的气已经消了。
张为民把手里的盒子递到连舒玥面前:
“送给你的,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连舒玥接过盒子一看,是一只精美的卡地亚女表。
连舒玥把手表戴在胳膊上,左看看右看看,脸上洋溢着喜爱的表情。
“谢谢老板!你叫我上来不是有重要的事情吗,不会就是为了送我这只手表吧?”
张为民从沙发上站起来道:
“舒玥,上次咱们为民机械配件公司第一次员工大会的时候,你请了你的闺蜜文秋影来帮我们拍照。后面我还接受了她的采访,她当时说要给我写一篇专访在她们的报纸上发表,后面怎么就没有音讯了?”
连舒玥也是突然想起这个事情来:
“对啊,老板,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她采访了半天,怎么后面就没消息了。回头我找她问问是什么情况。”
张为民道:
“不要这么问,你就约她来咱们公司,就说是我们要在她们报纸上刊登广告,要在头版位置整版连登一个月,让她过来找我谈!”
连舒玥不解地问道:
“老板,你真要在她们的报纸上登广告,还是借着这个理由叫她过来问专访的事啊?”
张为民道:
“这两者不矛盾,我既要刊登广告,也要请她来为我重新做一次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