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使不得,这蜀锦太过贵重,奴婢受之有愧,还请娘娘收回令意。”
孟婉连忙开口,淑妃见着,目光看向一旁的容宸,却见他弯唇浅笑。
“既是如此,那母妃不妨赏个恩典,如今小婉儿身在掖庭,她那一手好绣活,着实可惜了。
儿臣想请母妃同内务府说一声,将她调往绣作处,总好过于在掖庭之中磋磨,您看如何?”
一听到容宸请淑妃将她从掖庭调往绣作,孟婉刚想张嘴,却见淑妃已经开了口。
“本宫觉着你这提议倒是适合小婉儿,那就这么定了,待宫中封印结束,本宫便命人拿上我的手谕去内务府,将这丫头调过去便是。”
“小丫头,我母妃可是不轻易开口的,你可不能再推辞了。”
容宸似是看出孟婉的心思,他说完,便见着淑妃也跟着看过来。
望向她眼中的慈爱,孟婉将头俯下,“是,奴婢多谢娘娘厚爱。”
“这就好了,快起来吧,别老跪着了。”
淑妃抬了抬手,孟婉从地上起身,而这时,只见淑妃看向容宸。
“今日你可有去见过你父王?他近来可好?”
“早上入宫之时,便去见了父王,父王身子比先前好了很多,问及母妃身子,儿臣已经同父王说了母妃一切都好。”
“嗯,那便好,你用膳了吗?随母妃一起用些吧。”
“好。”
听到这母子二人的对话,孟婉随即开口,“淑妃娘娘、王爷,奴婢今日已经出来有些时辰了,该回去了,就不打扰娘娘同王爷一道用膳了,奴婢先行告退。”
“你这就要回去了吗?”
淑妃看向她,眼中似有些憾意,“本宫这里许久没来人了,还想着你待会留下陪本宫说说话。
不过既是你这般说了,那本宫也不强留你了,日后你可要经常来我这里陪我说说话才是。”
“是,娘娘,奴婢日后会经常过来探望娘娘的,待奴婢将抹额做好,便给娘娘送过来。”
“好,去吧。”
见淑妃允了,孟婉又冲容宸屈了屈身,这才离开慧安宫,当她回到掖庭后,便见到徐嬷嬷正站在庭院之中。
见着她回来,神情冷冷的望过去,“看来孟姑娘这身子骨已是好利索了,那从今日起,便和其他宫人一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她说完,朝一旁地上看了眼,“这些是才送过来的衣裳,你去洗了吧。”
看着那满满几盆衣裳,孟婉没有说什么,便朝着井边走去。
如今她已同徐嬷嬷撕破了脸,接下来,对方要如何刁难,她早就有了准备。
况且这些确实是她分内之事,她若不做,那便是将把柄递到了对方手上,就算是内务府那边知情,理也不占在她这一方。
打来井水,孟婉坐在井边开始洗起来,从正午洗到了傍晚,才终于将那些衣裳全都洗净晾起。
当她走进膳房拿些吃食之时,便见着里面的宫人都避她不及。
她收回目光,拿上两个馒头,回到自己屋里,吃完之后,便找出绣线,替淑妃绣起抹额来。
整整一夜,清晨之时,她将绣好的纹饰给放在案几上,牡丹花式端庄大气,搭配着吉祥云纹,绣工十分精湛。
她将绣样收好之后,便走出屋子,用完早膳,如前一日般,徐嬷嬷又给她派了许多的活计。
她依旧是没有任何怨言,将那些衣服洗干净,直到傍晚,才结束一整日的劳作。
刚准备回房,便见到小全子的同乡兰儿走到她面前,四下看了看,小心翼翼开口。
“孟姑娘,齐良人请你去她那里一趟。”
说完,兰儿便转身离开,看着她急匆匆的身影,孟婉收回目光,看来徐嬷嬷是暗中授意了掖庭里所有人不准搭理她,兰儿也是冒险替她传的消息。
将东西收拾妥当,孟婉离开掖庭,去了增成舍,一到那里,便听到屋内传来齐良人和齐钰的声音。
她犹豫了下,正想着是不是这个时候进去,却不料,小全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孟姑姑,您来了。”
看着小全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朝她走过来,孟婉只得开口。
“兰儿说齐良人要见我,我便过来了。”
“是,主子就在里面等着姑姑呢,快些进屋暖暖。”
小全子将门帘掀开,里面的声音停了下来,齐钰抬起头,见着孟婉的瞬间,脸色微微黯了黯。
倒是齐良人,没有察觉出什么异样,而是朝孟婉扬扬手。
“你可算来了,快些过来坐,小全子,让你准备的东西拿来了吗?”
“回主子的话,已经拿来了。”
小全子赶紧将手里抱着的东西拿出来,只见那布帛打开,里面是细致的四方食盒,他将盒子打开,便是做好的年糕。
看着这一盒子年糕,孟婉这才想起,宫中每年初二,都会食“年糕”,寓意“年高”,一年比一年好。
“这是我特意让小全子托御膳房的人做的年糕,今儿初二,吃了年糕,一年比一年好。”
齐良人的话,让孟婉心里暖暖的,她没想到,齐良人会特意叫她过来吃,这份惦念让她此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见着孟婉站在那里,齐良人笑道,“快些坐下,还站在那里做甚?小全子,快些将年糕分出来。”
小全子听到后,连忙将年糕给分出来,孟婉见状,也跟着动手帮忙。当她将分好的年糕递到齐钰面前之时,便见他轻轻开口。
“有劳孟姐姐。”
孟婉弯唇,“如今该叫你齐侍卫了,吃了这年糕,日后步步高升,前程似锦。”
她的话,让齐钰眼中划过抹苦涩,而齐良人这时开口。
“此番钰儿能入东宫当职,真是多亏了你,孟姑姑,我都不知该如何谢你了。”
“齐良人,此事真的与我无关,齐侍卫本就有鸿鹄之志,如今能有此际遇,乃是天意,日后定然会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您也可以放心了。”
见着孟婉不愿揽功,齐良人当下心领神会,便也不再提及,而是将一块年糕放在她面前。
“得姑姑这番话,日后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与钰儿绝不推辞,那我在此也愿孟姑姑岁岁无忧,年年喜乐,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