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昭道:“做什么语气酸溜溜的,羡慕人家你就上进点,明日做到三公之一,也不枉我……”
驿丞又从厨房出来,端了几盘菜和几张烤饼还有一碗清粥。
李云昭噤了声,接过清粥放在汤予荷面前,“吃清淡点,伤口恢复得快。”
汤予荷看着白花花的米粥,觑了她一眼,嘀咕道:“怎么还是这么抠门。”
“我这是为你着想懂不懂,什么抠门,不识好人心。”
‘为你着想’汤予荷琢磨着这四个字,配着白粥喝下,也觉有了些滋味。
一路走走停停,到达奉姑已是四日之后。
李云昭在奉姑有自己的宅院,距离刺史府不远,不过一街一巷的距离。
得知她回来,知春已经带着一群下人在府外恭候,一身蓝白的衣裳,亭亭玉立,温雅贤淑,那阵仗如同小媳妇迎接归家的郎君。
见着李云昭骑马而至,知春连忙上前去扶她下马,“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李云昭瞧着她满面春风,挑眉问道,“这是有什么好事么?”
知春眉眼带笑,“那可不是,方大人替咱们谈下了好几单生意呢,上次你去元锡看的那家酒庄,肯跟我们合作呢,昨日才送来一百坛酒,晚上去酒楼看看,便知道卖得如何了。”
“干得好。”李云昭点头,又看了看她,警惕地疑问道,“你没去谈什么生意吧?”
“没有!”知春一跺脚,秀眉倒竖,一副委屈的神色,“方大人连跟都不让我跟着,一个人的面都没见到,怎么谈得了嘛!”
李云昭拍拍心口,心有余悸道,“那就好,那就好。”
她一直担心,回来会听闻噩耗,半副家财被知春这个糊涂蛋拿去倒贴生意伙伴,那她这一年可真是白干了。
知春愤愤,“姑娘!”
“好了好了,去收拾一间屋子出来,有客人来了。”
话音刚落,马车的门打开,一个披着狐裘的病美人款款下马。
他站在风口中,有风吹起他鬓边的发丝,连带狐裘上的毛鼓动着,日光正好落在他的脸上,如同照了一颗皎洁的明珠,熠熠生辉。
府外一干恭候着的侍女仆从都看呆了。
他低头用手帕捂着嘴,虚弱地咳了咳。
然而预料的关怀没有,李云昭啧了一声,对赵湖原几人道,“站那吹什么风,扶进去啊,别又让他找借口扣我的酬劳费。”
汤予荷彻底没了表情。
“汤大人?”知春一看,屁颠屁颠跑上前去,对他拱手行礼,恭敬道,“见过汤大人。”
汤予荷看了她一眼,眉目淡淡,矜持地点头,“不必多礼。”
“知春。”李云昭唤了一声,知春又屁颠屁颠地跑到她跟前。
“这样,你带他进去安置,晚点安排酒楼送些好菜到府里来。好好招待着,他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
她话音虽小,汤予荷却听得分明,当即蹙眉,疑问道:“你要去哪?”
“我去刺史府一趟。”李云昭朝他摆摆手。
汤予荷神色微变,一脸戒备,想都没想就道:“我许久没见过方刺史,正好,我也去看看他。”
见他一脸认真,李云昭不想和他在家门口扯皮,无奈同意道,“那就走吧。”
从云宅步行到刺史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俩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去。
汤予荷在后边走得慢慢悠悠,出声道:“别走那么快,等会我不行吗?”
李云昭只好停下脚步,等他跟上,俩人并肩同行。
走着走着,汤予荷忽然开口,“方鱼年三十岁了吧?”
李云昭略一思索,纠正道:“二十九。”
“那也三十了。”汤予荷居高临下地斜睨她,关切道,“他孤家寡人的,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没成家,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隐疾?这可不能藏着掖着,该看病还是得看病,可不能讳疾忌医啊。”
李云昭不知他怎么就说起方鱼年的事情,忽然想起汤颂和她说的那番话,哼笑一声,“方鱼年好得很,你管他干什么,先管好你自己吧。”
汤予荷却轻声道:“二十岁和三十岁差别还是很大的。”
李云昭道:“多活十年,差别能不大吗?你和十岁的娃娃相比,差别大不大?”
汤予荷无言以对。
到了刺史府门前,李云昭大摇大摆走上前,熟稔地问守门的府兵,“刺史大人在不在?”
“回姑娘,刺史正在府中。”
移步进入府中,穿过前厅,行至后院中,巨大参天的银杏树下,有一头顶落满金叶的亭台,其中俩人正在亭内对弈。
一男一女,男子身穿浅色的常服,眉目清淡如水,正是方鱼年。
女子身穿一袭橙色明媚的襦裙,弯眉如月,杏眼明眸,唇如含珠丹,容貌姣好,珠钗环佩,瞧着是个珠圆玉润的丰腴美人。
李云昭踩着银杏叶走近,脚步一顿,停了下来。
亭内俩人已经发现她,方鱼年落下一子,头也没抬,语气不咸不淡,“哟,知道回来了,提了几个人头回来啊?”
橙衣的美人正要起身去迎她,目光落在她身后的汤予荷身上,捂着嘴啊呀一声,诧异道:“这是你抢回来的俘虏吗?”
李云昭一愣,呵呵一笑:“水淼姐姐,你可真会开玩笑。”
方鱼年闻言抬头看去,与汤予荷的视线撞了个正着,他眉头微蹙,“侯爷?”
汤予荷拱手,温声道:“方刺史,许久不见,一向可好?”
方鱼年默默看向李云昭,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哦……我说呢,战事早就结束了,迟迟不归,还以为是钻那个钱眼去了,原来是……”
他话说一半,却止住了,笑而不语地看着李云昭。
三人齐齐看向李云昭,她一时有些尴尬,轻咳一声,向汤予荷介绍道,“这位是杨水淼,杨姑娘。”
杨氏是奉姑的富豪,而杨水淼是杨家掌权的大小姐,主管家中珠宝行,是李云昭做生意的第一个合伙人。
李云昭刚开始做生意并不容易,方鱼年便拿官威压制,强逼杨氏和李云昭合作,他后来又帮李云昭和杨水淼谈过几次,一来二去便熟络了。
李云昭又指着汤予荷,对杨水淼道:“冠武侯,汤予荷。”
杨水淼虽然远在奉姑,但也对汤氏和冠武侯有所耳闻,惊讶地看了看他,很快镇定下来,盈盈行礼道:“不知竟是冠武侯,小女子冒犯了,还望侯爷海涵。”
汤予荷端得一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微笑道:“杨姑娘不必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