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坤通过这些日子跟楼南枝的朝夕相处,他知道楼南枝特别喜欢吃好吃的稀饭,不太喜欢吃硬邦邦干干的东西!
于是老夫准备去京城最有名的那家粥铺,给楼南枝买点海鲜粥喝,顺便在买上,他家比较火爆的黄金包。
正好这家店铺旁边就是个非常大型的市场那市场里面有一家地道的拌菜,同样也是傅坤年轻的时候,作为下酒菜的神仙搭配!
而且这个拌菜是他们老家的特色,估计那个不太爱吃肉的楼南枝也能喜欢吃这个!
“那行!那我就自己去看看买了,我估计再有半个多小时就回去了,让咱们早上吃得也少,一会我到了咱们就开饭!”
傅坤高高兴兴地跟楼南之汇报完自己的行程后,就挂断了电话。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傅坤心里的每一个行程每一个想法他都想跟楼南枝沟通一下。
就像是要把,20几年前,没能说上的话,都补回来一样!
这边的楼南枝挂掉老傅的电话后,他又拿出手机翻了翻微信朋友圈,见大女儿也没有跟她回话。
心里总想着要不要给魏嫣儿打一个电话,但一抬头看看这个时间段,孩子应该还在办事情吧,毕竟这事情是件大事。
于是自己在心里又劝自己过一会再说吧!
琴行里一个星期都来不了两个客户,那基本来琴行里的人都是被朋友介绍或者是慕名而来的。
来了,基本上也就是奔着定钢琴的架势,所以只要是来了人基本都不会跑单。
前几天那个跟他交接的女同事还告诉楼南枝在这里,如果可以长时间地干下去,再丰富一下自己对钢琴的知识,那提成其实还是很好赚的每个月至少有万八千的收入。
这种又轻松又能赚到钱的工作还是很少见的。
所以楼南枝想着,如果真能稳定,每个月赚到这么多的钱那真的是一件好事,至少她也可以为魏嫣儿分担一些。
坐在吧台里,阳光照在身上楼南枝感觉到很舒服,那种惬意的生活,让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只不过少了一些可以聊天的人。
想着一会儿老傅就回来了,楼南枝就没觉得那么无聊!
但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想起老傅这个人,即便是楼南枝在魏家生活了30多年。
楼南枝甚至每天,和魏国雄朝夕相处,她都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老傅去的这家粥铺,虽然门脸不大,牌匾也很简陋,但京城的上层人士,基本都知道这一家粥铺。
别看它只是单单一个做粥的,但做粥也有很大的学问,而且这家的海鲜粥配料也是相当的昂贵。
为了不引起楼南枝的怀疑,傅坤只单单点了两份比较普通的海鲜粥!
然后高高兴兴地提着热腾腾的海鲜粥,去了旁边的大市场要了一份大拌菜。
“哎呦!老傅嘛这不是!你说说你这都多长时间没光顾我这家小摊儿了。”
傅坤确实已经很久没来过这家摊位了,自从他戒了酒,儿子不让他喝后,他也就不想吃这口了!
“这不是把酒戒了吗,因为长期的失眠一直在调理身体,但是现在病好了,虽然不喝酒了,但我也想起你这口了!”
傅坤跟拌菜的摊主开着玩笑。
拌菜的大哥已经50多岁了,虽然卖傅坤同志这么多年的大拌菜,但他却不知道老傅的身份。
傅坤觉得自己还是平易近人的好,就是把自己的身份抬得很高,那样大家看他的眼神和对他的态度也就都变了。
虽然有了钱,但自己依旧是那个农民的孩子!
东西都买好后,傅坤开着他那辆小车便高兴地往琴行赶,也许是快到中午的原因,路上的车也少了没多一会他便到了地方!
琴行的门口有一排大大的停车位,这还是傅明渊之前,特意让装修工人留出来的位置。
傅坤这会儿才觉得儿子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你回来了,都买了什么,怎么买了这么多呀!”
楼南枝一早就听见了门口的汽车声,一开门就看见老傅从车上下了下来!
“你的小车还挺新的,估计你儿子买了以后就是想让你开吧!”
傅坤点了点头。
“对,你猜得对,让我给他打电话说我把车子开走了,他那边别提多高兴了!”
傅坤跟在楼南枝的身后,往琴行里面走,“我这也没买什么,我知道你这人爱喝粥,就找了间粥铺买了两份海鲜粥,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菜,上次你点的素菜,我估摸着呀,你不太爱吃肉,我就买了一份粥铺旁边的大拌菜!”
一听到大拌菜,楼南枝高兴地转过头,“你居然买到大拌菜了?也不知道正不正宗,我老家那边特别爱吃这种菜,各种生菜拌在一起,酸酸甜甜的,可下饭了,但是这十几年我就没碰到一家正宗的!”
“那你赶快尝尝,若是正宗的话,咱们这一个星期都吃他家的!”
傅坤的话听得楼南枝高兴地笑了。
刚才楼南枝还琢磨不透,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的想起傅坤,看来现在她似乎心里有了答案。
跟一个时刻都喜欢关心别人,一个心里有你的人在,一起生活,只会无形中感觉到快乐。
所以每个人都是向往快乐的,有快乐的事情谁不惦记呢!
“你坐那,我来收拾!你一上午在琴行忙来忙去的我一个活都没干,这一下午的活都交给我了你只管坐在这!”
楼南枝正要把傅坤买回来的饭菜摆好,就被傅坤拦了下来。
“我这一上午,真是啥也没干,这里的工作跟望月楼比起来简直不要太舒服!”
“喜欢就好了,哪有人享受不了舒服,就是以前你在家里总是忙来忙去的,冷不丁的闲下来不得劲!来这粥还热乎呢,尝尝好不好吃!”
楼南枝拿起汤匙,刚刚老夫将粥碗打开的时候,她就闻到了一股海鲜的清鲜味!
楼南枝小小地尝了一口,“这粥做得真好喝呀,以我多年做粥的经验来看,这粥至少熬了六个小时,你看这米粒都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