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玉看着徐家众人为自己加菜,连忙开口说道:
“徐姨、蔡叔、静理还有你们两个小丫头,不要给我夹菜了,快自己吃。我已经快吃饱了,你们快吃,不然饭菜就凉了。”
徐慧珍看了一眼,也开口说道:
“你们俩个小家伙吃饭吧,你们子玉哥吃的差不多了,你们快吃。不然晚上就要饿肚子了。”
随即动起筷子给女儿们夹菜,静平和静天,看着碗里的饭菜,连忙也开动了起来。蔡父和静理也都动起了筷子。
晚饭后!静平和静天两个小丫头去洗漱睡觉了。还在之前的饭桌上,徐慧珍蔡全无,赵子玉,徐静理还在交谈着什么,只听徐慧珍开口说:
“子玉,你这次回来是打算继续经营你的医馆,还是准备去厂里上班。如果你是打算上班的话,你徐姨这里还有些路子,毕竟你徐姨也是在街道办这里上班的。”
“而且听说国家打算取消知青下乡。这一年多基本没有青年在下乡,这样也挺好,静理他们就不用再去遭受这一劫了。下乡太苦了,你徐姨和蔡叔实在不放心。”
“徐姨,我这次回来就是打算继续经营医馆,而且我听说国家政策鼓励大家下海经商。至于静理他们,我听说国家准备开通考大学这一政策。”
“他们这一年多可以先好好复习,到时候一个个考个好大学。”赵子玉认真的说。
赵子玉毕竟是从前世穿越过来的,对80年代即将发生的事,有些大概的了解,虽然不是什么都了解,但是一些大事件他是知道的。
比如国家允许青年通过知识考大学,这一政策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还有就是国家允许工人下海经商这件事情。有许许多多的工人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其中涌现了一大批成功人士。有成功的自然然也有一批失败者。
但是这个年代创业,只要是有些思路,并且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基本不会赔。再如果有贵人相扶。成功只是简简单单。
徐慧珍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开口问道:
“真的吗?国家允许工人下海经商,这是啥时候的政策。我在街道办这里咋就没有听到一点信号。还有考大学这个事是真的吗?”
还没等赵子玉开口,一旁的蔡全无又问到:
“子玉这个消息准确吗?能不能再多说一点,当然如果有人嘱咐你不方便透露。就别说了。”
赵子玉看着眼前吃惊的丈母娘和老丈人。也是赶忙开口说道:
“这个事情具体情况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据我听到的消息这两件事情是真的,而且就在这半年多应该就要马上实行。”
“并且这两件事情还是国家努力积极推动的,而且国家这10来年发展明显停滞不前。这是人才缺失和经济缺失所造成的。国家推动发展这两件事很正常,也在意料之中。”
“徐姨、蔡叔,据我所看这是机缘。如果你俩想这方面有所发展的话就要抓紧,首先需要有资金,而且要有发展的方向。我那我爷爷还给我留了一点资金,到时候如果你们真也有这方面的想法,这些钱你们先拿着用。”
“而且我感觉,我们已经站在时代的风口上了,如果有这方面的想法,那一定要抓住。”
赵子玉前世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他们之后的发展已经特别成功。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投资一手,那以后就不缺钱花。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清楚。
治病救人这方面他感觉他没啥问题,但这只能保证他以后温饱不愁。但是商业这方面的发展,他清楚自己不是那块料。
如果仗着自己有点前世的记忆,在这方面鼓弄一下。他感觉自己能赔得倾家荡产,他可不敢小看现在这些人,这些人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必有所长,他是哪块料自己清楚。
徐慧珍听完赵子玉的讲述,心中也有了心动。但是她此刻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对赵子玉说:
“子玉,你先别急。这件事让我和你蔡叔这几天好好想一想,我只不过感觉现在在居委会的工作还是有点不适合自己。如果国家以后下达这方面的政策。”
还没等徐慧珍把话说完,一旁的蔡全无插口说道:
“慧珍你先别乱讲,这件事咱们想想再看。毕竟国家还没有下放政策。”
蔡全无感觉现在国家还没有下放政策,并且自己心里听完赵子玉的话,虽然有些心动,但是也有些乱。
徐慧珍感觉自己也是有些心急。只不过听到一些消息,就感觉自己的心乱了。也是扶了扶额头,对赵子玉说:
“子玉,你先回吧。坐了这么长时间火车,又收拾了一下午院子,你先睡吧,让我和你蔡叔再好好想想。”
赵子玉看徐慧真和蔡全无,此刻明显有些心乱。明白现在自己不能打搅他们,得让他们自己想清楚,于是对他们说到:
“好那徐姨、蔡叔,那你们早点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站起来又看见一旁的徐静理,想送他出去,又对她说:
“静理,你今天也忙了一天了,你就先休息,明天早上再过来找我。就别送我出去了,快去洗漱休息吧。”
“好,子玉哥,那我就休息了,明天早上我再去找你。”
徐静理听到赵子玉的话,应道。
随即赵子玉抬腿走了出去。
徐慧真看着赵子玉走了出去,又想着赵子玉说的话。讲道:
“静理你也忙了一天了,去休息吧,全无咱俩进屋说说。”
小说中(国家)发展线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