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脾润肺
土人参具有健脾润肺的作用,适用于改善脾虚泄泻和虚劳咳嗽等症状。
2. 生津通乳
土人参的茎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有助于润肺生津和通乳汁,适合用于调经和止血,治疗咯血、吐血、自汗盗汗、遗精、多尿等症状。
3. 凉血止血
土人参还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和带下等症状。
注意事项
不宜与浓茶同食:浓茶中的鞣酸与土人参中的生物碱和重金属盐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的吸收。
低血压患者慎用:土人参具有降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食用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适宜和禁忌
适宜人群:体内燥热、火气旺、月经不调者。
禁忌人群:对土人参过敏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使用方法
土人参可以通过泡茶饮用、煲汤食用和煮粥食用等方式进行利用。
识别技巧
土人参的叶子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花朵为白色或淡紫色,果实为球形。具有特殊的气味,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一股人参的香气。
土人参药食两用,能为人体补充营养,还能调理身体,下面是五个单一味土人参的药用和食疗方法:
土人参清热饮:取新鲜土人参叶100克,洗净后加500毫升水,大火煮开后小火再煮10分钟,代茶饮。它能清热润肺,缓解咽喉干痛,还能改善肺燥咳嗽。适合在干燥的季节饮用,帮助身体补充水分、减轻燥热。
土人参蒸蛋:把新鲜土人参根30克洗净切碎,与2个鸡蛋、适量盐和温水搅拌均匀,蒸熟即可。此蒸蛋营养丰富,有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土人参泡脚方:用干土人参根50克,加水1500毫升,煮20分钟,待水温适宜时泡脚20分钟。能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脚部冰凉。坚持使用,对因气血不畅导致的脚部不适有调理作用。
土人参凉拌菜:选取鲜嫩的土人参叶200克,焯水后过凉水,加入适量盐、糖、生抽、醋、蒜末和香油拌匀。它清爽可口,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适合在夏季食用,帮助身体抵御暑热。
土人参炖鸡:将土人参根50克与半只鸡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姜片和葱段,炖煮1.5小时。这道汤能大补元气、滋补肝肾,适合病后虚弱、体质较差的人,有助于身体恢复,增强体力 。
土人参:平凡中的药用瑰宝
在自然界众多的植物中,土人参以其独特的价值脱颖而出。它虽没有人参那般名贵,却在民间医疗和保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贡献。
一、生长产地分布
土人参,学名为栌兰,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热带美洲,如今在全球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在这些温暖湿润的地区,土人参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生长繁茂。它常出现在村庄附近的阴湿处、菜地边、路旁以及废弃的房屋周边,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份随处可见的馈赠。
二、形态与特征
土人参植株高度一般在30 - 100厘米之间。它的茎直立,肉质,基部稍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表面光滑无毛,呈淡绿色或略带紫红色。其叶片互生,稍肉质,形状为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 - 10厘米,宽2.5 - 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片色泽翠绿,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土人参的花小巧玲珑,却也独具魅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直径约6 - 8毫米,淡紫红色。花瓣5片,呈倒卵形,雄蕊多数,子房球形,柱头3裂。花期主要集中在6 - 8月,开花时,一串串淡紫红色的小花在枝头摇曳,为平凡的植株增添了几分妩媚。
果实为蒴果,近球形,直径约4 - 5毫米,熟时呈灰褐色,种子多数,细小,扁圆形,黑色,有光泽,千粒重仅约0.1克。果期在9 - 11月,成熟的果实会自然开裂,释放出种子,开始新的生命轮回。
三、药用部分
土人参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根和叶。根呈圆锥形,肉质,多分枝,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和须根痕,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有菊花心。叶则以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的为佳。在采集时,根一般在秋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干或烘干备用;叶多在生长旺盛的季节随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四、附方功效与作用
功效:土人参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润肺、止咳、调经、滋补强壮等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它常用于治疗脾虚劳倦、泄泻、肺痨咳嗽、月经不调、乳汁稀少等病症。
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土人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多糖、皂苷、黄酮类、生物碱等。其中,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皂苷则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这些成分使得土人参在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举例十个使用方法治疗
治疗脾虚泄泻:取土人参根15克,山药30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 - 40分钟,去渣取汁,分2 - 3次服用,每日1剂。可健脾止泻,改善脾虚导致的腹泻、便溏等症状。
治疗肺痨咳嗽:土人参根20克,百合20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能润肺止咳,缓解肺痨引起的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
治疗月经不调:土人参根15克,当归15克,益母草20克,香附15克。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每日1剂。可活血调经,对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症状有一定疗效。
治疗乳汁稀少:土人参根30克,猪蹄1只。将土人参根洗净,猪蹄切块,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至猪蹄熟烂,吃肉喝汤。可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产后乳汁不足的情况。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土人参根10克,鸡内金10克,麦芽15克,山楂15克。将药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 - 5克,每日3次,用温水送服。可健脾开胃,帮助消化,改善小儿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治疗腰膝酸软:土人参根2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桑寄生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补肾强腰,缓解因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
治疗失眠多梦:土人参根15克,酸枣仁20克,远志15克,合欢皮15克。加水煎煮,睡前1小时服用,每日1剂。可宁心安神,改善失眠多梦、心悸等睡眠问题。
治疗跌打损伤:取新鲜土人参叶适量,洗净,捣烂后外敷于受伤部位,每日换药1 - 2次。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跌打损伤的恢复。
治疗疮疡肿毒:新鲜土人参叶或根适量,加少许食盐,捣烂后敷于患处,可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热痛等症状。
治疗高血压:土人参根15克,罗布麻叶15克,夏枯草15克。将药材洗净,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辅助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六、食疗配伍与禁忌
食疗配伍:
- 土人参瘦肉汤:土人参根30克,猪瘦肉100克。将土人参根洗净切片,猪瘦肉切块,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至肉熟烂,加入适量盐调味。此汤具有滋补强壮、健脾润肺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者食用。
- 土人参鸡蛋汤:土人参叶100克,鸡蛋2个。先将土人参叶洗净切碎,鸡蛋打入碗中搅匀。锅中加水适量,烧开后放入土人参叶,煮几分钟后倒入鸡蛋液,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盐和香油调味。此汤可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禁忌:土人参虽然具有诸多益处,但也并非人人适用。孕妇应慎用土人参,因为其活血等功效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体质燥热者不宜过量食用土人参,以免加重体内燥热症状。在食用土人参进行食疗时,也应注意适量,避免因过度食用而引起不适。
七、炮制方法
土人参根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烘干。也可将土人参根切片后,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置锅中用文火炒干,每100千克土人参根用黄酒10 - 15千克。酒制后可增强其活血通络的作用。
土人参叶炮制:将新鲜的土人参叶洗净,晾干水分,可直接鲜用。若要制成干品,可将其置于通风干燥处阴干或低温烘干,注意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影响其药效。
八、相应的剂量和使用
剂量:土人参根内服时,煎汤一般用量为15 - 30克;鲜品可用30 - 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土人参叶内服煎汤用量为10 - 30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使用:土人参根可煎汤内服,也可入丸、散剂;叶可煎汤内服,也可鲜品捣敷外用。在使用土人参时,应根据具体病症和个人体质,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九、用途科学依据
免疫调节作用:土人参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激活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土人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降血糖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土人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土人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药物。
抗菌消炎作用:土人参中的皂苷、黄酮类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对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土人参作为一种常见且实用的药用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在民间医疗和保健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土人参的更多价值将被挖掘和利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