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京都。
前礼部员外郎府,王凡坐在主位上,对面的京都夫人正在叙述京都王氏的遭遇。
原来,真正的麻烦来自于山西王氏,早在十年前山西王氏以宗族主脉的身份邀请支脉的长房回归,条件是上交七星剑。
长房立刻召集七个分支开会研究此事,能回主脉是好事,毕竟是千年世家对现在的长房七支的发展很有利。
但也不能盲目去投奔,对方给的条件有些奇怪,不要钱也不要地,只要七星剑。
长房老大便讲述了几百年前从主脉分离出来的经过,这些历史都是在家主一系口口相传。
长房老六听完后沉思良久开口道:“既然当初老祖为了这七星剑与主脉分裂,那这七星剑一定不简单。
我们不能轻易拿出来交给山西主脉,不然当初老祖又何必分裂出来,直接交上去多好。”
其他六人都觉得老六说的有理,纷纷点头赞成。
老四脾气耿直,便直接问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老六又沉思良久才说道:“看看他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待遇在做决定。”
众人觉得有道理,七星剑不能轻易交给主脉,不然对不起祖宗。就算交给主脉也不能白交。
于是把决定告诉了中间人,这事就算告一段落。
谁知主脉见分支不识抬举,给你回归的机会不是最大的福利吗?你还要讲条件?给脸不要的东西!
于是派了高手潜入分脉大房偷窃七星剑,谁知被分脉长房的护卫发现了,于是偷窃变成了抢夺。
最后虽然保住了七星剑,但惨重的损失还是给分脉提了个醒,实力太弱就只能任人宰割,加强实力才是硬道理。
于是七家一商量决定加强族内子弟的培养,先给在朝为官老四老六运作一番升升官,再带动七家后辈走仕途。
武力方面暂时花大价钱聘请好手护卫家族,避免再被主脉来人给杀得稀里哗啦。
然后他们就想起了从主脉分裂出来的战力天花板,襄阳王氏。
但当时襄阳王氏两总兵都已战死,只留独苗却只是个孩童,长房没有时间等他长大,于是动了抢夺的心思。
于是效仿山西主脉,派高手去襄阳招降。
被姜宪拒绝后又决定去偷,山西主脉的本事被大房七家学了个彻底。
结果不言而喻,被姜宪杀了个大败。这也给有伤在身姜宪带去了大麻烦,旧伤直接爆发,后来去两界关找王峰也是无奈。
大房见行动失败危机感就更强了,于是把七星剑分发给七个人,这样就算有失也不会让山西如愿。
大族子弟多少都会点武艺,于是骚包的当作了佩剑。
结果有几把剑成了王凡的战利品,剩下的几人这才不敢再佩戴七星剑。
襄阳王氏能连续出高级武官,武道传承一定不凡,一个小儿岂能护得住,大房七家决定适当机会替王凡保管。
机会很快就有了,姜宪去边关寻找王峰未果,回来后病发身亡。
大房得知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排,最终的结果却是身死族灭,可谓造化弄人。
大房的主人虽然死绝了,但山西主脉对七星剑可是贼心不死。
他们继续派人上门威逼大房各家遗孤,各家慌乱,认为七星剑不祥。
于是有人想交出去,有人希望换个靠山,但山西主脉收回了七家回归主脉的承诺。
开玩笑!你现在回归主脉,当我们山西主脉是冤大头吗?给你们孤儿寡母养老送终吗?
于是七家遗孀便结伴去了新族长二房那里。最终结果是王凡承受了一切……
山西主脉见大房遗孤如此不识趣,便采取了措施,挑动各方对包括王凡在内的分支各房出手。
他们勾结异性王田虎逼迫京都王氏、军州王氏、洛城王氏、韩城王氏、江城王氏以及禹州王氏,就是为了引王凡出来。
在襄阳没人动得了王凡,连北盟的盟主都被王凡杀了,还有诛邪司的修士也不是王凡对手。
只有把王凡调出襄阳才有利于刺杀。于是王凡一路上好戏连台,风波不断。
山西王氏一直都是田虎的支持者,特别是皇帝身体抱恙的情况下,双方都动了心思。
王凡的财力,特别是王凡的运输能力最是田虎看中的,频频对王凡下手也就不稀奇了。
以前还需要隐晦一些,现在皇帝不管事,田虎的胆子便大了起来。
田虎被封为忠义王,是个没有封地没有实权的王爷,心中不满由来已久。
但他善于交际,不少朝臣都与他来往密切,山西王氏也被他说服成了助力。
他这一两年的动作频繁,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王凡详细了解完情况后心中感叹,人心真是最难测的东西,不知不觉中自己成了多方算计的肥肉。
既然自己被拉入局,那就别怪我王凡不客气了。
他好奇的问京都夫人:“你为什把这些都告诉我,不怕我一怒之下转身离去吗?”
京都夫人嫣然一笑:“我看到了爵爷的真诚,为了我们这些孤儿寡母拼死拼活,甚至不惜与边军开战。
不把实情告知爵爷奴家内心难安,爵爷是个守信之人,不曾为事情艰难危险就放弃履约,肯定不会因为奴家实言相告而离去”
王凡心想,这些夫人每一个是易于之辈,大家族培养的子女果然不凡。
“既然如此,那你的期待是什么?”王凡看着面前这位三十多岁的京都夫人,心中暗赞。
让王凡意外的是京都夫人只说了一句“一切全凭爵爷做主”就再无下文了。
王凡咧嘴苦笑,最难满足的就是这种没要求的。
“夫人可知皇帝多久没有早朝了?”
听到王凡的提问京都夫人一愣,随即想了想道:“应该快两年了吧?前几天家父还谈及此事,感叹朝堂乃多事之秋。”
“一旦朝局崩殂,京都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夫人可想好了去处?”
京都夫人怔怔的看着王凡,良久才开口道:“爵爷可有安排?”
“离开京都,待朝局稳定了再回来。”
京都夫人道:“一切全凭爵爷做主。”
王凡捂了捂额头,这种是最难对付的,你建议她离开京都,她却果断的赖上你,那神情那态度,你都无法拒绝。
“那就跟我走吧,安排你去风险小的地方。”
“一切全凭爵爷做主!”
卧槽,看着京都夫人那像个小媳妇的乖巧模样,王凡心里只想骂娘。
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王凡真想问问,你爹好歹也是个御史,你怎么不去找他呢?可想起在族长那里答应的事只好忍了。
京都没有王凡的产业,密探主要还是安插在一些帮派之中,各官员的门客中也发展了一些。
所以王凡没有出府,也没像在其他城市那样大宴宾客,这里没几个人会给他面子。
不到京都不知道自己官小啊!
王凡就住在了京都夫人这里,这里也是七家唯一没有悬挂“襄阳伯别院”牌匾的。
这里是京都,伯爵不一定好使,最关键的是关系到京都夫人的父亲,也就是御史大人的官声。
你女儿改嫁了?嫁给襄阳伯了?做妾吗?人言可畏呀!
王凡也没有计较,这是最后一个麻烦了,了结之后就可以回家了。
之所以还要住在这,那是因为明日还要拜访忠勇侯,人家忠勇侯在朝堂为他说话,他来京都都不去见一面可不好。
夜晚,王凡的房间来了访客,王凡很无奈,于是婉言谢绝了访客的热情。
谁知接连来了三位,都被拒绝后终于安静下来。
半个时辰后又有人进入房间,这次来人王凡无法轻易拒绝,京都夫人!
交流一番后王凡便问道:“为何接二连三的派女人来我的房间?”
京都夫人翻了个白眼道:“还不是你无女不欢,还很挑剔。”
王凡大怒:“这是谁在诋毁我的名声,我怎么就无女不欢了?”
京都夫人气哼哼的说:“我早就接到了那几家的传信,说你每晚无女不欢,你就不要狡辩了,我刚才可被你折腾的不轻。”
王凡无语凝烟,事情的确是做了,无论什么原因。
看着一脸鄙夷不屑的京都夫人,王凡无名火气,正要付诸惩罚忽然心神一紧,王凡一惊赶紧探出神识一扫。
立刻发现了不对,他赶紧起身落到窗边,仔细感应了一下,脸色沉了下来。
他回到床边穿好衣服,对京都夫人道:“待在屋子里不要乱跑”
没等京都夫人回复人就飘了出去,手中多了一张弓,想都不想抬手一箭,一声摄人心神的呼啸声穿透午夜的宁静。
紧接着啸声连连,声音中还夹杂着两支法箭射出,很快便听到惨叫声传来。
王凡射出啸天箭不仅是为了杀敌,还有示警的作用。
震慑人心的啸声对筑基以下的修士影响很大,对筑基修士效果差一些,但也能让他们恍惚几个呼吸。
如果箭速够快是可以杀死筑基修士的,法箭纯粹就是为了偷袭,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到头脑。
躲在被窝里的京都夫人非常害怕,恐怖的声音让她连起身的勇气都没有了。
王凡之前精力都在京都夫人身上,刚才偶尔神识一扫发现了潜入府邸的四个修士。
他们大摇大摆的查探府邸,神识铺开毫不隐蔽,王凡的突然发难让他们措手不及,两人已被射倒。
王凡继续射箭,很快又有一名夜闯府邸的家伙被射中,最后一个仓惶逃走的时候已经有巡捕上门了。
王凡迅速来到被射下来的修士身旁,打扫战场……
很快就有巡捕砸门,门房开门后一群巡捕冲了进来,高声问道:“出了什么事?开门!”
门房懵逼,他也听到了箭啸,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赶紧去通知主母。
但主母在王凡的床上,是出不来了。王凡迎上去道:“是几个毛贼入室抢劫,已被我击杀。”
巡捕一惊,仔细看了看王凡,只见回话的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也不敢怠慢,就派人核实了解。
发现了三具尸体,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巡捕问王凡:“你是用什么杀了三人?”
“弓箭”王凡言简意赅
巡捕们相互看了一眼继续说道:“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王凡转身回房,当然是随意选了一间离得近的房子,出来时手里弓手齐全。
巡捕这才满意,他对王凡说道:“你跟我们回去录个口供。”
“明日吧,今日天色已晚。”
巡捕立起双目道:“最好配合巡捕办案,否则后果自负。”
“我是襄阳伯王凡,这里是我的别院,我又跑不了,你们确定让我今晚去你们衙门?”
巡捕一愣,心底开始寻思利弊,没一会儿便道:“既然是伯爵大人,那明天再去衙门讲述经过即可。”
说完话十几个巡捕转身离去,顺便带走了三具尸体。
王凡回到卧室褪去衣袍,发现京都夫人还没走便压了上去……
第二日一早,王凡便去了京兆尹的衙门,府尹接见了王凡,并听取王凡的叙述,签字画押后把王凡送出府衙。
王凡马不停蹄的赶赴忠勇侯府,刚到府门前便见大门打开,忠勇侯亲自来迎接王凡了。
王凡与忠勇侯双方拱手寒暄,忠义侯把王凡让到府内,二人香茶几碗便开了话匣子。
从当今朝局到边境动态,从官员轮换到京都见闻,王凡和忠义侯可谓相见恨晚。
最后谈到了当今皇帝,言说当今陛下怕是时日无多,让王凡最近低调行事。
他也以为王凡是宏光看上的人,宏光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王凡必将位置不保。
王凡当然小心应对,随即又问起忠义王来,忠勇侯看了王凡一眼便举起杯子喝了一口。
王凡心中一跳,端茶送客这是潜规则啊!难道忠勇侯恼了?
正当王凡思考是不是惹恼了忠勇侯时,忠勇侯说话了:“忠义王其人其志不小,能不接触就不接触为好。”
王凡长出一口气,也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随意说道:“山西王家在京都有多少势力?”
忠勇侯道:“有二十三人在朝为官,其中王姓的七人,十六人是他们一个派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