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嫣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她深知,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还有诸多困难和挑战等待着她。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她心中怀揣着对大明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繁荣的坚定信念。她将全力以赴,为实现开办制衣厂的目标而努力,为大明的纺织业发展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书写崭新的篇章。
在朝堂纷争尘埃落定之后,张嫣深知,前方等待她的是一场关乎大明民生福祉的艰巨征程。开办制衣厂的宏伟蓝图虽已初现端倪,但棉花种植这一关键环节,宛如横亘在眼前的一座巍峨高山,亟待她去攀登征服。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嫣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棉花种植的筹备工作之中。
张嫣首先面临的,便是挑选合适的人选,前往南方学习棉花种植技术。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不仅需要选派之人具备聪慧好学的特质,更要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对农事的敏锐感知。她在宫中细细筛选,从众多太监与宫女中,最终选定了几位颇具潜力的人选。其中,小吴公公脱颖而出,他为人机灵,做事认真负责,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热情。张嫣将这个重任托付给小吴公公时,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吴,此番前往南方,学习棉花种植技术,关乎我大明百姓日后的穿衣大事,责任重大。你务必用心学习,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于心,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小吴公公神情严肃,郑重地跪地应道:“娘娘放心,奴才定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李嬷嬷与小梅也没闲着。李嬷嬷经验丰富,对各类土地的特性了如指掌。张嫣将挑选适宜种植棉花土地的重任交给了她。李嬷嬷不辞辛劳,带领着一队人马,穿梭于京城周边的广袤土地之上。她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每一寸土壤的质地、色泽,用手轻轻揉搓,感受土壤的肥力与湿度。每到一处,她都会详细记录土地的地形、水源等情况。遇到难以判断的地方,她还会请教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农。她深知,挑选出合适的土地,是棉花种植成功的第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
小梅则负责筹备此次棉花种植试点所需的物资。从种子的采购、农具的准备,到搭建临时住所的材料,她都一一精心安排。她穿梭于京城的各大集市,与商贩们讨价还价,力求用最合理的价格,采购到最优质的物资。她还亲自检查每一件农具的质量,确保其坚固耐用,能够满足棉花种植的需求。
小吴公公带着使命,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途。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到达南方后,他迅速找到了当地经验丰富的棉农,虚心向他们请教棉花种植的每一个环节。从播种的时节、种子的处理,到田间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他都听得全神贯注,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反复询问,直至完全理解。他还亲自参与到棉农的种植工作中,亲手播种、施肥、浇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而在京城,李嬷嬷经过多日的奔波,终于挑选出了一批适宜种植棉花的土地。这些土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阳光照射也十分适宜。张嫣得知后,亲自前往查看。她站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望着眼前肥沃的田野,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大片雪白的棉花田。她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同时也深知,接下来的工作将更加艰巨。
小梅这边,物资也已筹备得差不多了。一袋袋饱满的棉花种子、一件件崭新的农具,整齐地堆放在仓库中。临时住所的搭建材料也已准备妥当,只等工人前来搭建。小梅向张嫣汇报物资准备情况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娘娘,物资都已准备好啦,随时可以开始试点种植。”张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小梅,辛苦你了。这些物资关系着棉花种植的成败,你做得很好。”
在众人的努力下,棉花种植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然而,张嫣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她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为了确保试点的成功,她组织了一场培训会议,召集了参与棉花种植的所有人员,包括小吴公公、李嬷嬷、小梅以及即将负责种植的农户们。
会议上,小吴公公详细地分享了他在南方学到的棉花种植技术。他一边讲解,一边展示自己记录的笔记和绘制的图表。“大家看,棉花播种一般在春季,种子要先经过浸泡处理,这样能提高发芽率。播种的时候,间距要适中,太密了会影响棉花的生长,太疏了又会浪费土地资源。”他认真地说道。
农户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张嫣在一旁仔细倾听,她深知,这些农户是棉花种植的主力军,只有让他们充分掌握种植技术,试点才有可能成功。她鼓励大家积极提问,共同探讨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张嫣又对种植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她安排小吴公公作为技术指导,全程跟进棉花的种植过程;李嬷嬷负责协调土地的开垦与整理;小梅则继续负责物资的调配与管理。她自己也决定,要经常到种植现场,关注棉花的生长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终于,播种的日子来临了。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肥沃的土地上。农户们手持农具,在小吴公公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棉花种子播撒进土里。张嫣站在田边,看着一颗颗希望的种子被种下,心中默默祈祷着它们能够茁壮成长。她深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播种,更是她对大明百姓过上富足生活的期盼,是她为改善民生所迈出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