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不能接受。
那些自诩不凡的世家子弟和文人骚客能接受啊。
先是几个世家子弟来买酒,路过秦家酒楼,先是看到秦家酒楼如同新开业一般,披红挂彩,门旁还立了牌子。
几人一阵嬉笑,谁不知道秦家酒楼都快转卖了,突然来这一出,八成是换了主家了。
但一抬头又看到牌匾没换,还是秦家酒楼,伙计也还是那些伙计。
几人稀奇,拉拉扯扯的进了酒楼。
掌柜见客人进门,急忙迎接。
“呦,这不是刘三郎吗?多日不见,稀客稀客啊。”
被称作刘三郎的男子温和一笑,“秦掌柜,你们这秦家酒楼许久不来,居然还出了新品佳酿?那某可得好好品尝品尝。”
秦掌柜哈哈大笑,招呼伙计去拿些酒来。
“来来来,刘三郎先坐,咱们许久不见,好好聊聊。”
“好说,来,都坐吧。”刘三郎招呼与自己同行的三人。
众人坐下,闲聊几句,伙计就抱着一坛酒上来。
秦掌柜亲自倒酒,给四人每人倒了一杯。
精心制作的酒杯里,晶莹剔透的美酒静静地躺在里面,大大小小的酒花一个个炸裂开来,浓郁的酒香直往鼻子里钻。
众人全都不自觉的耸动鼻尖,轻轻嗅了嗅。
“好酒啊。”一人不由的感叹一句。
“确实,这浓郁的酒香,只怕是鹅黄酒和三勒浆也有所不及。”又一人点头赞同。
众人一人一句的夸赞美酒,秦掌柜心中大喜。
他本是秦琼的部下,一次战争后受伤严重,本来打算还乡做个老农,但秦琼给了他一家酒楼,让他打理。
可他一个粗人,对于管理不太了解,这大半年亏损不少。
于是他打算跟秦琼说说,让他回老家算了。
没想到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只要酒卖出去一坛,秦家就能得到一百文。
这样也算是报答秦琼的帮助。
“哈哈哈哈,我秦家酒楼用时半年研制出的新品美酒,岂能不好?对了,秦某先说好,此酒浓烈,小心饮用,要是醉倒了,我秦家可不负责送。”
秦掌柜半开玩笑的说着,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秦掌柜这许久不见,倒是会说笑了,你看我等皆是好酒之人,酒量岂能差了。”
刘三郎言语间满是不信,他自诩酒量极好,不是一般人能比。
“这个小酒杯是给谁用的?给刘某换大碗来。某倒要看看,你这酒当不当的解千愁这个名号。”
听到刘三郎的话,秦掌柜也不生气,他知道这人的性子。
就属犟驴的,一根筋。
不过他现在需要这种人。
“哈哈哈哈,刘三郎真是豪爽,好,来人,给刘三郎换上大碗。”
一旁的伙计马上给换上大碗。
见秦掌柜如此配合,刘三郎眼里闪过一丝满意。
哈哈大笑一声,端起满是酒花的酒碗,一饮而尽。
“哈哈哈哈。”
刘三郎一碗酒下肚,大笑不止,得意的看向秦掌柜。
仿佛再说“怎么样?你看老子牛逼不?”
一边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刘三郎酒量是不错,但也就比他们这些一起饮酒作乐的狐朋狗友强,这一大碗酒下肚,别吃出个好歹来。
“刘三郎果然好酒量,秦某佩服。”
秦掌柜立马拍手叫好,不吝夸奖。
刘三郎得意的笑了笑,正要说话,突然一头栽了下去。
头撞在桌子上,发出“砰”一声闷响。
一群人吓了一跳,急忙把刘三郎放平。
却又见他面色酡红,嘴里胡言乱语起来。
“嘿嘿,看爷多威武,嗝~再给爷来一碗~~”
一群人这才放心。
与刘三郎同行的三人心里一惊,暗暗庆幸自己没跟刘三郎一样狂妄。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后怕。
这刘三郎没事,不过是喝醉了,那也就不用担心了。
不过他们更好奇这酒到底是什么味道了。
端起酒杯,轻饮一口。
三人眼前一亮,这酒虽烈,却不呛人,慢慢品尝,味道也是上佳。
“好酒。”
秦掌柜心中大喜,这几个都是有钱的主,不怕酒不好卖。
“那是,我秦家酒楼研制许久,今日刚刚面世,几位郎君还是第一个酒客呢。”
众人一听自己是第一批客人,顿时暗喜,作为好酒之人,能第一个喝到美酒,心情愉悦是难免的。
就好像一个LSp,看到一条街上突然出现一个新的面孔,而且模样身段比大多数人都好,难免会有想法。
“哈哈,那是我等有幸,秦掌柜,你家有多少坛酒,我要十坛,不二十坛。”
一人开口,另一人不甘示弱,“我也要二十坛,我家中几日后要举办家族诗会,这酒必定得在我家中出现。”
“那可不能少了我,我家中长辈要过大寿,我就用这酒拜寿,我也要二十坛。”
三人一言一语的,把刘三郎给忘了干净。
就在这时,陆续又有人看到秦家酒楼的新模样,也好奇这新品美酒是什么味道。
平日里冷清的酒楼内变得略显拥挤。
也有人看到刘三郎的狼狈样子,出声嘲笑。
“这刘三郎真是厉害啊,一个大早就睡了,也不知昨夜是做甚去了?难道是爬了哪家姑娘的墙头?累着了?”
这话引得刚刚坐下的酒客们哈哈大笑。
这刘三郎平日里高傲的很,自诩酒量极好,文采上佳,对于那些不如他的人出言讥讽嘲笑。
这些人跟他也算是积怨颇深。
但刘三郎现在已是醉的不省人事,没办法跟他吵。
与刘三郎同行的人也不屑计较,毕竟不是说自己的。
更何况现在美酒当前,当务之急是把酒拿到手。
催促秦掌柜给自己家安排人送去,酒钱当场结清。
三人就先离开了,至于刘三郎,他自有跟随他的下人服侍。
其余的酒客见刘三郎醉的不省人事,也懒得再说什么。
又见另外三人都催促掌柜送酒,心里的好奇更加几分。
急忙催促伙计倒酒。
酒楼的伙计们挨个倒酒,为了不再出现刘三郎那样的一碗倒,个个都是用酒杯盛酒。
顿时间,酒楼里弥漫着诱人的酒香。
一群酒客纷纷饮下杯中美酒。
~~~~~~
傍晚时分。
秦掌柜算了一笔账,昨日共计入库三百一十五坛酒。
今日卖出二百九十坛。
总计两百三十二贯,秦家分利二十九贯。
数目不多,但这只是第一天,名气不过还在这些常来酒楼的酒客之间传播,相信不过几日就能传遍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