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好像不知道,一声不吭,也不问问她们怕不怕。
许旺沾着一身土,抱着白菜从地窖里钻出来,他刚才可听的清清楚楚。
白菜往地上一放。
再出来时左手拿了个深棕色的破袄子,肩膀和前胸后背都有不少口,露出内里的黄棉花。
右手拿着针线和几块黑布,坐在他平时编筐的马扎上,穿针引线,边缝边嗷嗷。
声音还老大了,“大哥,你前天出门一趟咋把衣裳造成这样,是让狼掏了吗?”
许远瞅了他一眼,没吱声,继续搭弓,这次没放箭,空弦弹风“嗖嗖”作响。
许旺噘嘴,“呦,还不搭理我,不能是碰上白眼狼了吧。”
\"那也不对啊,咱村里哪有白眼狼啊。\"他眼睛疑惑的人堆中的中年老头,“张二叔,你年纪大,咱村里有白眼狼吗?我咋没见过。”
这指桑骂槐忒明显了。
还偏偏是个小孩子说的,童言无忌叫他咋发火嘛。
主要还想往他家卖笋子呢。
在场人一个也没跑了,有几人直接低头不说话,那衣裳正是她们拦住许远埋怨的时候扯坏的。
棉布又洗又晒,年头又长,瞅着挺好,实际布料早就糟烂了,禁不住劲。
这会被骂了,也只能憋着。
张家二叔干笑道:“没见过,咱村应该没有。”
弓箭声没了动静,许远突然来了句,\"我见过。\"他是冲着许旺说的,说完那句便去劈柴,弓也不拉了。
欧呦,他大哥还会生气哦。
许旺咧嘴笑,冲着许远屁股喊,“大哥,下回领我看看白眼狼长啥样。”
“去,给你娘烧火去。”斥了这个皮猴子一句,许大山抽了口烟,又拿下来瞅了瞅,今天这烟叶子咋这么好抽呢。
众人不肯走,许大山也不知道说点啥好,便靠在墙根干陪着。
不太宽敞的院子挤了二十几个人,一下子逼仄起来,气氛也是诡异的安静。
许毅刚到门口就见到这满院子的人。
他不知道这是咋回事,条件反射的撑开手,护住宋婉宁。
见二儿子回来,许大山可算松了一口气,放下已经嘬没味的烟袋,迎了上来,“毅儿,大伙想问问笋子还收不收。”
在场的众人精神都紧绷起来。
她们路上消息一传,才知道一斤五十文钱,还有省事窍门。
一锄头五十文。
那和捡钱有啥区别。
先前已经错过了一回,这会生怕他不收了。
许毅视线从众人身上扫过,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婉宁,你先进屋。”
打开帘子送她进屋,许毅这才不疾不徐的走回来。
苦恼道:“收是收...”
“哎呀,若不是有什么问题?说出来,让大伙听听能不能解决。”不待许毅说完,众人便心急的问。
“大家别急。”
“笋子是要收,可我目前没有现银。”
没有现银?
这肯定是考验,流民村里那些人都拿到银子了。
张荣花一拍大腿,当先出声,“那就先赊着呗,都是邻居,婶子还能不信你咋的。”
她大义凛然的说完,才搓搓手,一副讨好的表情,“侄子,那一斤50文还算数不?”
“算数。”
一听这话,众人纷纷表示先赊账,等有钱再结也行,纷纷掉头,想赶紧上山挖。
收的越多挣得越多,许毅也不吝啬,叫住大家,把挖笋的技巧和妙招传了出去。
众人一走,许家也赶紧开始吃饭。
黏糊糊的玉米碴子粥配上蒜茄子,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模一样。
许毅忍不住多吃了一碗粥。
天刚擦黑,村民都陆陆续续的抱着筐来,有些离家远的连锄头都没顾得上放,便跑到许家排队,“许三哥,你瞅瞅俺们挖这些,你这挖笋的窍门真管用呐。”
“我挖的更多,要不是怕你们睡觉,我得挖到半夜。快给瞅瞅我们这笋子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就能50文一斤。”
一个个着急忙慌,左拥右挤的往前冲,许家的栅栏门遭不住这么挤,吱嘎吱嘎的晃荡。
许大山赶忙伸手,“乡亲们别挤了,我一个个看。”
明明声音不小,那些人却好似没听到,生怕落在后面许家不收。
许远靠着墙根站着,见没人理他爹,抿着唇一声不吭。
“咚--”一支长箭落在高高的榆树枝头,射中了刚落在上面的麻雀。
麻雀带着长箭往下滚,树挂砸的稀碎,翻滚几下卡在了干枯的树枝中。
冰渣子兜头盖脸往众人脖领子钻,吓得他们也不敢再吵了,纷纷悄声的抖着衣裳。
震慑了众人,许远又不知道说点什么圆回来,只好闷不吭的站在那。
“各位叔叔婶子别怕。我大哥打猎习惯了,看着鸟就忍不住手痒。”许毅忍住笑,替大哥打马虎眼。
许大山:“就是就是,老大不爱说话,大家还是赶紧排队称笋吧。”
这回他话音刚落,人群便排列整齐了,眼睛扫着许远,生怕他在吓唬人。
耽误这一会,后面已经排了不少人,不止是三水村的,流民村的也到了不少。
许旺也不闹了,都不用嘱咐就上屋里把秤拎出来。
又给许毅端了纸拿了墨,给他压好,有模有样的像个小书童。
许远依旧在远处站着,见自家爹去扛背篓,才迈步过去,先一步抱起竹筐倒进自家称秤的筐子里。
连个眼神都不分给眼前的村民们。
“张荣花25斤。”张家二婶子闻言一步窜出,迅速看秤,见低低的打着才松了口气,“对的,对着呢。”
许毅记完,见眼前还是漆黑一片,“婶子还有事?”
张荣华绞着袖子,咬着唇,“侄子,婶子想问问这些值几个钱。”
不问出个整数,总是心里没定。
万一偷偷给换价了呢。
“一斤50文,共1250文钱。”许毅张口就来。
“妈呀。”张荣花喘出了明显的呼哧声,“这点草根子一两银子还多。”
她忙不迭的转身去扯自家男人,“快走,上山捡钱去。”
“张素香,32斤。”
“旺财,25斤。”
...
人越来越多,半个时辰还没记完。
反倒是许家的竹篓装不下了。
许大山急忙找了块布披在地上,“先往这上头倒。”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