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大军前来,同时也带来了乐安州的俘虏。汉王的护卫自从汉王就藩乐安州后,士卒连同家眷便一起搬到了乐安。
现在乐安被攻破,汉王世子朱瞻垣连同军眷们统统都被俘虏。
一群人哭哭啼啼被赶到了济南城下,对着城头嚎叫。
为了提高感染力,官军还随机从人群中抓人,并命她们报出自己的丈夫\/儿子在某卫某所某某百户麾下,叫什么名字。
如果城头没有士卒出来相认,便当场用鞭子反复抽打,看卖相不错的,还扒去衣服,肆意凌辱。
看得城头士卒不忍直视。
可若是城头有士卒相认,官军便立时将其释放,并当场发钞五贯、粮二十斤。当然也不是无条件的,只要家眷对城头喊几句“儿呀,娘在城外等着你,等你回家做擀面条给你吃”等等类似的话,总之怎么煽情怎么来。
闻者无不落泪,汉王军军心浮动,无心守城。
朱高煦在跟将领们议事时咆哮道:“不行,这样下去,士气都崩溃了。再有上前喊话的家眷,统统射杀。”
将领们默默不语,仗打到这个地步,困守孤城,士卒所剩无几,也没有援军,士气能好得起来吗?
朱高煦下令射杀城外的家眷后,官军又出了新花样,用床弩将劝降信射入城内。
又令大嗓门的士卒在城门口大声宣讲,凡是将朱高煦擒拿出降的,不仅既往罪责不纠,还给封爵位。
于是乎,朱高煦顿时觉着将领们看自己的眼光似乎都变了,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只要拿下自己,那就是升官发财。
朱高煦对众将道:“要不我出城投降罢?”
诸将纷纷道:“我等情愿死战,也不愿意忍辱偷生。”
朱高煦见大家一副拍胸脯、赌咒发誓的样子,心下才好受一些,军心尚可用,济南又是座坚城,守上一年半载,以待时变。
朱瞻基这厢也在议事,中军督帅柳升请命道:“臣愿率军攻城,为陛下收复济南,拿下叛逆。”
赵辉反对道:“济南城内兵马不多,柳帅或许能一鼓而下,但终究还得士卒去拼命。不如耀兵于济川门前,让叛军受震慑,知道走投无路,自己便投降了。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柳升嘲讽道:“驸马莫非被汉王打怕了?”
赵辉笑道:“哪里,看见陛下来了。我便有了主心骨,怎么会害怕。”
朱瞻基出言赞扬了赵辉舍身诱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倡导全军应向赵辉同志学习,要求各军继续推进平叛工作,早日还济南百姓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
赵辉奏道:“火器厂新制的洪熙一式大炮这两日经运河已运抵济南,陛下要不要看看它的实战效果?”
洪熙一式大炮就是快手王铸造的铁芯铜体大炮,在初代目定型后,还没有正式定名,就推出了改进型,经过近一年的试验与修正,终于定型,编号为洪熙一式大炮,也就是明仁宗在位期间的首款火器装备,当然也是最后一款。
朱瞻基听了很是兴奋,“好哇,朕倒是也想看看,爱卿口中可以摧枯拉朽的大炮到底威力有多大。”
济川门城楼前,守城的汉王军看着官军推来了十辆小车,车上还蒙着布,也看不明白是什么。
这十辆小车推进到距离城墙三百余步时停了下来,然后各有几十名士卒开始围着它忙活,有的挖掘土坑,有的搬运各种箱子。
忙活了一阵后,车上的蒙布也被掀开了,原来是一门门的“大号臼炮”,汉王军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以为只是明军老式的臼炮,充其量只是大一点嘛。
这时士卒们已经将炮从炮车上搬下来,放到土坑中。
很快,周边围着的官军士卒纷纷跑开,远离大炮,好像很害怕似的。
守城的士卒这时也开始紧张起来。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十门炮相继发射。
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比起以往任何的火器声音都大,不过有的弹丸不是打得近了,就是打得太远了。近的砸护城河里去了,远的飞过了城墙,砸进了民居。
好像只有一两枚打中了城墙,除了腾起一点尘土外,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守军这时纷纷松了一口气,开始谈笑:“小皇帝的这炮似乎没什么卵用嘛。”
赵辉也一脸尴尬地给朱瞻基解释道:“这是校射,下一炮就准了。”
很快,下一轮齐射就来了,果然这些火炮不负众望。十发实心弹,至少有六七发都击中了城门楼附近区域。一炮击中女墙,将墙垛直接撞飞出去,砸在一个倒霉蛋脸上——他走时脸上很平静,因为被砖头砸平了。
剩余三四发,集中了城墙上的士卒与守城器械,人被击中的,无不断胳膊断腿,器械被击中几乎立刻被打坏。
有两发炮弹直接撞入了城门楼中,哐哐哐几声巨响,也不知道撞碎了多少砖瓦。
在守城士卒一连串惊叫中,城门楼的一角“轰隆”一声倾倒下来,想必是那两发炮弹击中了什么支撑的柱子。
正在守城士卒惊得目瞪狗呆之际,又一轮炮弹又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跑啊。”
守城士卒一哄而散,屁滚尿流地从城头逃了下去。
朱高煦惊闻炮声,赶到齐川门,他非要上城墙去守城,被将士们死死抱住。
一番拉扯之后,齐川门城楼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轰隆隆地倒下了。
朱高煦喃喃道:“这,这是什么炮?”
晚上,朱高煦傻愣愣地睡不着觉,偷偷拿出来朱瞻基的劝降信,朱瞻基承诺他只要肯投降就不杀他,保全妻儿。
朱高煦不敢跟诸将商量此事,怕他们知道自己要投降,就敢割了自己脑袋去邀功,只好问左哨指挥韦贤。
韦贤道:“兔死狗烹、出尔反尔的事情,历代皇帝还干得少吗?”
朱高煦想了想,反应过来道:“你好像在骂我朝太祖?”
韦贤的意思是不要相信皇帝的花言巧语,还是死扛到底的好。
朱高煦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口,让韦贤退下了。
他开始给朱瞻基写回信。
“贤侄亲启……”刚写了四个字,赶忙撕了,这么写怕不是送信,而是送命。
“罪臣汉藩讳高煦言,臣受太祖、太宗、仁宗三朝先帝之恩,之国乐安一州,今受奸邪小夫蛊惑,冒犯天颜,妄起乱兵。今已幡然醒悟,现尽杀奸邪如王斌等,罪臣愿开城出降……”
这厢韦贤离开了朱高煦,随即去找王斌,急道:“不好了,殿下要投降,你我要早做打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