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质疑道:“固然满者伯夷罪大恶极,合该灭国,如何灭呢?爪哇之地,番民百万,不服王化。若要劳师远征,自广东出发,得浮海万里……”
赵辉打断道:“错!没有一万里。”
杨荣愕然道:“那是多少里?”
赵辉:“水路七千余里。”
杨荣都气笑了:“那有什么分别?好好好,就算水路七千余里,要打一场灭国之战,少说也要五万人,载一年之粮。把我们全部的下西洋宝船全部腾空载粮食与水也不够,还得新造宝船,少说又要十万两银子。”
朱瞻基一听又要花钱,脑袋都大了一圈,就要打退堂鼓,不过他还想听听赵辉怎么说。
哪知赵辉点点头,竟然同意杨荣的说法。“东杨公说得不错,这样打不下来爪哇。”
朱瞻基气道:“说要征讨满者伯夷的是你,如今觉得打不下来的也是你,那你说个鸡……基本方略出来呢?”
赵辉大步上前,向朱瞻基行了大礼后,高声说道:“陛下,臣有一策。听闻满者伯夷上上任国主哈奄·武禄的嫡孙克尔达威查雅已长大成人,且与苏希达女王不和。我们可扶持克尔达威查雅,挑起他与苏希达之间的战争,那我大明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陷入思考。朱瞻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示意赵辉继续说下去。
赵辉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道:“扶持克尔达威查雅,不仅能师出有名,避免被他国指责恃强凌弱,还能利用满者伯夷内部矛盾,减少我大明的伤亡和损耗。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大明再出兵干预,定能轻松取胜。”
朱瞻基微微点头,询问赵辉:“那以后这个可什么达什么鸭再对我大明不恭怎么办?”
赵辉笑了笑道:“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朱瞻基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采纳赵辉的建议。
并且仿汉唐旧制,设立南洋都护府,治所设在旧港,由郑和兼任首任都护。
另外在坤甸设立坤甸宣慰司,隶属于南洋都护府。辖下有三发、高坪、戴燕与坤甸四城,除坤甸外,其余三城分别设立安抚司,分授土官。
另遣洪保为使,前去巴厘岛向克尔达威查雅宣诏,说服他起兵反抗苏希达。
原来哈奄·武禄死后,王位没有传给儿子,而是被女婿维卡拉玛瓦哈纳夺取。此后哈奄·武禄的儿子便避居爪哇岛东面的巴厘岛(就是那个巴厘岛)上的贝达呼鲁,成为一方领主,后来郁郁离世。
如今克尔达威查雅已经长大,维卡拉玛瓦哈纳也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女儿苏希达,也就是克尔达威查雅的表姐。
与中国不同的是,南洋诸国较多保留了母系社会的特征,女子掌权并不少见。要想忽悠克尔达威查雅起兵夺位,还得派个通晓南洋事务的人去,洪保就再合适不过了。
……
巴厘岛上,一处隐蔽的庄园内,克尔达威查雅正眉头紧锁,来回踱步。洪保身着朝服,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打量着四周,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说服眼前这位犹豫不决的年轻人。
“克尔达威查雅殿下,我此次前来,是带着大明皇帝陛下的诚意而来,助您夺回本就属于您的王位。” 洪保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而有力。
一旁的通译则准确地翻译了洪保的话语。
克尔达威查雅停下脚步,苦笑着摇头:“公公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苏希达势力庞大,我如今势单力薄,贸然起兵,岂不是以卵击石?”
洪保神色笃定,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殿下,您在小岛上还不知道吧?就在不久前,大明水师与满者伯夷水军在婆罗洲外洋展开了一场大战。大明水师凭借先进的战船和犀利的火器,一举歼灭满者伯夷水军,主帅卡托战死。如今,在海上,满者伯夷已经无力再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克尔达威查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卡托他是知道的,是他表姐麾下第一大将。但克尔达威查雅仍难以安心:“即便如此,可苏希达在陆地上的兵力依旧不可小觑,足有好几万人,我……”
洪保抬手打断他,继续说道:“大明既然能击败满者伯夷水军,灭其国也并非难事。我们陛下本来已经下旨要踏平满者伯夷,可是被我们大元帅所劝谏。” 他目光恳切地看着克尔达威查雅,话锋一转,“但其实,我们陛下并非一定要灭亡满者伯夷。而是憎恶的是苏希达的统治,她穷兵黩武,北到婆罗洲,西到苏门答腊,四处攻伐,给南洋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所以我们大明皇帝陛下作为天可汗,立誓要剿灭此女贼,还南洋一片太平。”
克尔达威查雅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洪保见状,趁热打铁:“殿下是哈奄·武禄的嫡孙,身上流淌着正统王室的血脉。若您能登上王位,以仁治国,大明便无需再大动干戈,也无需灭亡满者伯夷。只要满者伯夷承诺不再侵略南洋其他国家,大明愿与满者伯夷和平共处,甚至共同统领南洋。”
克尔达威查雅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犹豫道:“可我…… 能担此重任吗?”
洪保目光炯炯,充满鼓励:“殿下心怀仁慈,又有王室的血脉与智慧,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大明也定会全力支持殿下,帮您稳定局势,治理国家。”
克尔达威查雅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公公一番话,让我如梦初醒。我若再退缩,实在有负大明的期许,也无颜面对我的父亲。我愿起兵反抗苏希达!”
洪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殿下深明大义,实乃满者伯夷之福。大明定不负殿下,助您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