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工作积极的杨厂长!
五号星期一,今天在武装部训练的50名保卫处新人来保卫处报到。
李平安、陈教导员都没有出去见这50人,老陈在明白李平安的意思后,更不对保卫处人员上心,明白上级希望自己和李平安做什么?
当个不管事的领导,也不怕他们把自己调走,这样多好,最多表面上在骂自己几句,多大个事。
李平安在二楼自己办公室窗户前,看这50名新人,只是感慨他们训练三个月时间,在外貌上有军人的样子。
只是和上批来的正规军人在内在上差了很多,没有军人的那种杀气,还是时间短,没下到正规连队。
他们有的是基本训练,老兵没有教过他们在遇到事情上如何处理?
这样也行,至少看上去比钱自来、韩四这种普通人彪悍,未来也不需要他们上战场,在一个工厂当保卫处人员没大问题。
看到各大队长点名分人,李平安回到办公桌后继续学习,好书不懂要多学习,自己有时间。
自己到保卫处上班两年,这里人从109人到了417人,这速度不慢。
.......
“今天物资局事定案,判决出来是真快也真狠,七个人全部吃花生米,他们的两位领导做免职,三位领导记过,全国通报。”
齐永福忙完新人进来办公室说出。物资局事件的处理方法。
";还是太贪心把不住自己,不知道的物资也敢乱动,他们是罪有应得,这些人不值得同情,多好的工作单位。";李平安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
";我们厂也有一些东西不能碰,没像他们一样胆子真大,什么都敢伸手,估计是习惯成自然。”
”不一样,我们厂是零部件,那东西毕竟不能吃,卖给谁,对别人来说和废铁没区别,除了敌特搞破坏。
他们是生活物资,大家都可以使用,包括他们自己,目标没选对,这批新人如何?";李平安不在别的单位事情。
";一般化,典型的新兵蛋子,听到枪、炮声不会比普通百姓强多少,不如正规退伍军人,更不如真正打过仗的军人。";
齐永福对他们的评价和自己差不多,在现在的保卫处够用。
”以前来的人中有训练差,训练态度不积极的人吗?";李平安知道一个地方的气氛很重要。
这是前世考大学时明白的,一个班的人都在学习,你也不好意思一个人玩,也没人陪你玩,时间一长也是主动学习。
“没有,我们都在训练,何况他们,普通人入厂都比较晚,钱自来年龄算大的,大家都在训练。";齐永福回答道。
”这样就行,不用多强迫他们训练,出门不丢人就成。”
”你和老陈也是,新人来你们都不露面,几个大队长都觉得你们过分,上回好歹露个面。
这几天夏季老实许多,在训练场,出门巡逻也没在拉拢其他人,好像明白了什么?";齐永福说出夏季这几天表现。
”他的级别比唐为民高,接触到更高级别干部机会更多,反应过来也正常,他来的时候,这里没混日子,唐为民也会明白的。
六个大队只有他在做,在处里能有大事吗?现在我们这里还不是风平浪静。";李平安只想保卫处稳定、再稳定。
";昨天晚上电工和杨厂长吵架,具体原因不知道,六大队没人在,后面没动手,也就没管。";
“估计又是施工进度,他们没打仗,吵几句不用在意。”
";杨厂长工作挺认真,昨天可是星期天,从早上九点待到晚上快十一点才回家,这么积极干什么?”齐永福可不会这么工作。
";这是人家工作积极,我们不行,需要努力向好同志学习。”李平安微笑道。
";你说的真好听。“
.......
";下午阎埠贵被杨瑞华扶着出门晒太阳,这都三个月了,他比棒梗差不少。”吃饭时娄晓娥说到阎埠贵。
”阎埠贵这家伙好抠,腿断三回,他都没有买一部拐杖用,连秦淮茹都给棒梗买了副拐杖。”许大茂很鄙视阎埠贵的抠。
";个子问题,不然可以用阎解成的,买拐杖是要花钱的。”李平安说出大实话。
";杨厂长昨天和电工吵架,为什么知道不。”
";不知道,大晚上保卫处的人没在旁边,不打架知道后也没管,没人报案。”
”你们又来50人,这回有400多人,工作起来更轻松,轧钢厂有危险的地方应该只有后面仓库和围墙那里。”许大茂挺了解轧钢厂。
";是那里我们知道,想加厚围墙有探照灯,没有钱只能用固定哨和用人巡逻,各大队上白班和夜班都知道那里是重点。”李平安也认为那里是重点。
";后天我出门放电影,这回又是十天,这天骑自动车晒死人,工作辛苦啊。”许大茂也是嫌热。
";你还可以,很多工作真不行。”娄晓娥认为电影放映员工作还成。
";老出门时间不定,我更愿意和科里人一样看报纸写文章,在办公室里喝茶。”许大茂有想法。
”这是你的事,真不愿意放电影,教会别人,你现在是个小官,能够换工作,特别是到明年八月份。”李平安给许大茂一个主意。
许大茂真不缺钱,他爸妈给他钱,娄晓娥都说过,娄晓娥又没事从娘家拿些米、面、肉、蔬菜回来,票也有,她也有钱。
根本不需要大夏天、冬天到乡下放电影拿回一些干货,又不是买不到,坐办公室多舒服,在厂里写写板报,对工作和生活有好处。
许大茂前段时间成了小干部,随身一个公文包,有模有样的,小头发更顺溜,衣服都是正规干部服装,脚下小皮鞋,比李平安更像个干部。
.......
";平安,有新人开始要房,他们只是实习,不是正式员工,不符合要房标准。”陈教导员来说住房。
";符不符合规定不是我们说的算,我不是进厂就有房,报给轧钢厂,我们的住房他们负责。
这些要房结果和我们无关,标准轧钢厂人会定,也许和我一样。”
李平安知道房子还是轧钢厂说的算,有人要房并不难,这批人有人有这关系,保卫处少操心。
”这确实是厂里的权利,有几个人说要结婚,家里没地方住才要房,房子也开始紧张。“陈教导员很无奈。
";房子的事我们真没办法,保卫处手里没有房子,也不盖房,我按标准还差半间,现在是科级干部分房标准,我是正处级。“
";你这么一说真是,你不要房子,能够换两间大房子。“
";现在不用,过两年我去看房子,轧钢厂扩建太快,现在进厂的是年轻人,不用五年都要结婚生孩子,都要房子哪有。“
";我上报轧钢厂由他们处理,分不分房他们说的算。我先回去。";李平安感到老陈也学会推卸责任,好同志。
分个毛房,没人这些年轻人不会有房子,轧钢厂人多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房子就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