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菲菲说:“来,来,来。我们看买的东西,别再想刚才都的事。”
柳红梅还是提醒“宁知青,小周知青,你们明天估计会被大队社员围着问,这种情况时间还不短。”
“没事,再怎么问我们都一个说法,结婚了,娃两岁。想蹲笆篱子就去破坏军婚就好。”
大队长家也在说这事。“老韩,这冷不咛噔的来两个军官,怕明天要热闹。”
“桂英没事的,明天看那两丫头怎么说,我再给她们补圆就是。”
“哎,只能这样了!”
周韵雪看后院人到齐了就说:“我们这次只买到两个炉子我们留一个,四把雨伞我们留两把,两副蚊帐,暖水瓶三个,其余的都是够的。不过我们额外给三个姨一人一块钱,上次给五毛,这次不好意思,主要每个月都让人家留。”
宁舒怡也说:“九口小锅,雨衣,雨鞋有多的,还有围巾帽子之类的,你们自己挑。”
那两匹瑕疵布是难得的妮子布,宁舒怡在装的时候就分了出来,围巾帽子也都挑了自己和小雪喜欢的颜色出来。
所有知青都知道下乡后最缺的是票,这些东西是真的需要。每个人都在挑自己能用的上的。
小炉子先给周景岩。雨伞赵菲菲一把,文清北一把。蚊帐柳红梅和赵菲菲房间各一副。暖水瓶萧永安选了一个。
其余的都挑好,特别围巾之类的,又没有大毛病,到冬天冷风往脖子钻。现在都买齐,冬天少出门,也就少生病。
宁舒怡和周韵雪回到自己房间休息了一会,煮点面吃。
“小雪 ,一会我们算一下钱。那先多的你有需要的吗?没有我后面找时间寄走。”
周韵雪想拿的都拿了,“小怡我没有想要的了。我们不是围巾这些都给家里人留够了嘛,剩下的你寄走就是。”
“那我到多留一副围巾帽子,给茉莉寄过去。”
“嗯,可以的。我们一会一起看信呗。”
“好啊,不过这两匹布,我是想给咱们家七个人做那个大衣,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啊,够吗?”
“呵呵呵呵,小雪这两匹布够,要是不够后面有合适的,我们俩再买回,做两件独一无二的姐妹装。”
“小怡,你太好了。我们之前买毛线呢?你自己买那么多,怎么办?”周韵雪有点发愁。
宁舒怡在心里是规划了那些毛线的,还嫌不够。她想着要不自己织毛衣给外祖母她们,或者直接给毛线让小怡自己织。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记忆里好像她看过别人织过,小怡自己没上过手。
宁舒怡决定还是想让周韵雪别发愁。“小雪 ,不急啊!我们慢慢织,这个短时间又不会坏。只是我不怎么会,也不会花样。”
周韵雪想到奶奶会钩花,觉得可以钩点薄褂褂秋天可以穿。
“小怡,我们后面有时间少奶奶,奶奶会花样,还会勾花,可好看了。”
“真的,这个可以啊!我们要用心学,说不准以后可以给大哥和二哥家小孩织衣服呢?”
姐妹二人现在都想到侄儿侄女上去了。可她们的哥哥不争气啊,在回来的日子她们俩都说了结婚日期了,两个哥哥都还没结婚。
想到毛线后面都能用得上,周韵雪拉着宁舒怡看信。
第二天不出所料,上工前大队里的奶奶,婶子,嫂子围了一圈又一圈。
宁舒怡和周韵雪一口咬定“自己表哥结婚了,娃两岁。”
那些大奶奶,大婶们觉得没意思,也就排队了。
大队长用他手里喇叭说:“你们心里的想法,为女儿找好人家不可厚非,可你们要知道结了婚的军人,如果你们各种小算计,那就是破坏军婚,要蹲笆篱子,你们想去就可以各种算计。别到后面女儿没了名声,还要参与的人都一起进去。”
还想着结婚了又怎么样,只要自己女儿赖上,一家人吃喝不愁了。听大队这么一说,也怕进去蹲笆篱子,这念头也就暂时没有了。
宁舒怡和周韵雪觉得以后就坐到镇里走路回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