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东西?扶南国主动攻击了乌戈郡?”刘平在接到乌戈郡的消息的时候,人都傻了。
一旁的关羽也有些无语:“某想了十天十夜,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扶南国要主动攻打乌戈郡。”
“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刘平揉了揉眉心。
如今这个情况,他真的不想再起争端。虽然扶南国菜的一笔,但是只要开战,就是要消耗资源的。
刘平现在可不想花这个钱,还要继续攒家底呢。
“谁知道呢。”关羽耸耸肩,然后说道:“不过有子龙在,没问题的,他心里也清楚现在咱们的情况,会控制战争烈度的。”
这话倒是没错。
真要打肯定是能打赢的,但是现在没必要,赵云心里也是清楚地。虽然赵云也打下一块可以真正立足的平原来,但现在条件不允许。
“等后续的消息吧。”刘平揉了揉眉心:“对了,水师那边怎么样了?”
“等船。”关羽言简意赅的说道。
“那的确是要等。”
“今年的收成看起来应该会不错。”关羽又说道:“军屯这边今年的收成,能比去年多三成。”
“三成?”刘平有些惊讶:“有这么多吗?”
“没错。”关羽笑了笑道:“都督府跟工部合作,弄了一个专门的种粮培育的衙门,去年有了点小成果,就先在军屯这边试了试。”
“还有这事儿呢?”刘平来了兴趣:“这事儿,某怎么不知道?”
“之前都是实验,今年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还仅限军屯。工部那边的意思是,有了确切的结果,再往上汇报。”关羽说道。
“这倒是宋瑜的作风。”刘平点点头,对宋瑜这种行为其实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小子属于闷声干大事的那种,他拿出来的汇报,都是结果导向的。
“今年基本上可以肯定了,新粮种可以提升大概三成的产量。”关羽脸上难得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三成啊,得养活多少人。”
这边搞得起是小麦种。目前在刘备势力范围内,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米、小麦、大豆和黍。尤其是小米和小麦,两个人种植面积最大,而且两者可以轮作。
大豆算是一种经济作物了,虽然也能充当粮食,但是这东西没法做主粮。至于黍,这玩意就是黄米,凉州种植的比较多,这东西非常耐旱、耐贫瘠。
但是产量一直上不来。宋瑜那边本来说研究一下,但是被刘平给否了。让宋瑜派专人研究小麦的产量和稻的产量就行。
此时大汉也是种植水稻的,尤其是荆州和扬州地区,这算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了。益州这边也有,但是并不算多。
所以关羽嘴里所谓的三成,主要是小麦的产量,并不是粮食的总产量。
“明年可以大规模种植,到时候产量更加可观了。”刘平也是很期待:“只是不知道水稻研究的怎么样了,一旦水稻有了进展,咱们就可以拿下南海诸国,让他们去给咱们种水稻去。”
这里面其实不光是优质稻种的问题,还有一些种植技术。刘平自己不太了解,只能让宋瑜他们去研究。
最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水稻的产量高,必然对地力有要求。那如今这个施肥条件下,是否需要轮耕?多久轮耕一次?轮耕的时候种什么合适?
一些需要研究,一些需要请教有经验的老农。
“也不知道南海诸国那边是怎么个意思。”关羽将话头转移到南海诸国上,道:“某也看了诸葛瑾送来的舆图,那地方倒是不错的。”
诸葛瑾送来的舆图,刘平也看了,应该是从当地人手里缴获的,舆图虽然不算精准,但是东南亚基本的轮廓已经很清楚了。
“的确不错,以后就是咱们的了。”刘平一脸认真的说道。
关羽点点头:“某也这么觉得,那地方可以新建两个州。”
“三个。”刘平算上了马来。
“人口能撑得住吗?”关羽有些好奇。
“能的能的,他们能生的很。”刘平调侃了一句。
关羽闻言笑了起来,很是畅快。
两人今儿个是收到了赵云的来信,然后才聚到一起的。原因嘛,倒不是要研究怎么应对,这事儿交给赵云就行。
报给刘备之后,刘备直接让人给关羽带了一个口信,让都督府全权处理就行。
很显然,刘备对扶南国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
荆州。
如今刘表坐拥荆州,带甲十万,又刚平定了荆州的山越等少数民族,正是威名正盛的时候。如果光看后世评价的话,刘表这个人显得有些菜的抠脚了。
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
这人也是能当个爽文小说男主的。
年轻的时候,刘表是八俊之一。
不是八骏那个,是江夏八俊。
简单地说,就是个八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其他人不好说,但是刘表是真的对得起八俊这个称呼。
刘表在接受了刘宏的命令,去当荆州牧之后的操作,堪称精彩。当时荆州的情况,很是复杂。刘表面临着江南宗贼割据、袁术屯兵鲁阳等复杂局面。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一去荆州,估摸着也就是在襄阳当个土皇帝了。但是刘表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在仔细分析了局势之后,选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破局方式。
他,孤身一人,去了荆州。
是的,堂堂大汉荆州牧,孤身一人,单人独骑去了荆州。到荆州之后,这位爷并没有走马上任,而是先暗中串联了蒯良、蒯越、蔡瑁等当地豪强大族的当家人,诱杀了江南宗贼首领。
江南宗贼是指在荆州江南地区(长江以南的荆州部分区域)以宗族为核心、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武装势力或盗匪集团。
这里面比较出名的宗贼首领,就是张虎、陈生了。但是对后世人来说,更为出名的是金璇。金璇是武陵太守,但是这哥们跟江南宗贼联系颇深,而且他的某些行为也跟宗贼差不多了。只不过这个人比较复杂,不能单纯的把他当成江南宗贼的首领来看待。
刘表联系蒯良、蔡瑁等人,主要诛杀的也是像张虎、陈生这样的。弄死宗贼首领之后,刘表才走马上任,刚一上任,就实现了对荆州七个郡的有效统治。
南阳郡除外。因为刘表入主荆州的时候,南阳郡在袁术手里。
当然,现如今整个荆州都已经在刘表手里了。而且他还平定了荆州的山越,就目前来说,他可以算是老刘家除了刘备之外,最能拿得出手的牌面人物了。
襄阳,刘表的议事厅内。
“主公之前所言,跟汉王做一些交易,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想法?”
开口说话的是蒯良。他跟蒯越兄弟俩,算是刘表的谋主了。个人能力也算是一流水平,在刘表稳定荆州这件事上,出了很多力。
听到蒯良的话之后,其实有些人不太理解的。
并不是不理解蒯良说的话,而是不理解刘表为什么要跟刘备做生意。他们不明白,这商贾之事,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这里面最不理解的就是刘先了。他是刘表的别驾,也就是说,名义上他是整个荆州除刘表之外的第二人了。
刘先当先口说道:“此事有什么可讨论的?这商贾贸易之事,让百姓自发即可,吾等莫非还要亲自参与其中?”
这话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蒯良看了一眼刘先,解释道:“诸位想什么,某是清楚地。不外乎觉得兴商贸易,买卖东西,是操持贱业。但是诸位可了解过汉王的情况?”
刘先有些不理解:“吾等自然是了解的,不过说这个做什么?汉王强大,难不成吾等就要去操持贱业?”
蒯良有些无语了。
一旁的蒯越见蒯良不想说话了,开口说道:“诸位可能不知道,汉王的六部当中,有一个专门的商业司,负责整个汉王内外的经营贸易之事。”
“那又如何?吾等不也有专门负责的市令吗?”刘先觉得这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觉得刘备把市令这种微末小官,换了一个名头,抬高了地位属实有些太看得起这些人了。
“并非市令。”蒯越摇摇头:“汝等可读过那刘安的《德安新书》?”
这本书最近很火,没有读过的人很少,所有人都点点头。
“你们觉得这书写得如何?”蒯越又问了一句。
刘先当先说道:“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其实不怪刘先这样认为,这事儿主要还是怪刘表。刘表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是个文青。他看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一些跟他一样的文青。
众所周知,文青除了不能干正事儿之外,还有嘴上不服输、看不惯一切、愤世嫉俗等毛病。
在刘先看来,这《德安新书》就是一本讲俗务的书籍罢了。
文章写的干巴就算了,关键是一些思想方面的东西,还有些离经叛道,不被刘先所喜。
蒯越脑子也疼,不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明眼都看得出来,现在想要发展就必须学汉王。而且还不能盲目的学,德安新书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操作。
荆州如今的情况,能够快速累积实力的最佳方法其实就是跟汉王刘备合作。益州物产和荆州物产可以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