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州州牧之外,还有各郡太守的调整。但是这个太多了,刘平跟刘备两个人并没有商谈,而是在次日招来了六部主官,一起商量了一下。
除了商量了各郡太守的调动之外,刘平还提议建立起一个常态化的地方主管调动机制。比方说县令一级三年一换,太守一级六年一换等。
这个机制具体如何,自然还是需要吏部拿出来的。
吏部也没有推辞,刘备也觉得挺好的,就安排了下去。用了一天的时间,把事情上商量好,就等着朝会的时候宣布了。
晚上,回到家里,皇甫黛君不在家,说是进王府里陪糜夫人了。虫娘特意熬了汤等他回来。
“什么汤?”刘平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
“牛骨汤。”虫娘笑着回道。
刘平点点头,道:“孩子们呢?都睡了吗?”
“已经睡了呢。”
喝完了汤,甚至暖融融的,去了虫娘的房间。
还得是虫娘,这一夜过得非常开心。
第二天一早,忙活到大半夜的虫娘比刘平醒得早,又专门给刘平熬了粥。
“你这是有事儿求我啊?”刘平这个时候回过味来了,笑着对虫娘说道。
虫娘闻言嘿嘿一笑,道:“就知道瞒不住你。”
“说说吧,什么事儿。”
虫娘听了,连忙说道:“妾身想把家里人接到长安来。”
“那就让他们来呗,这还用跟某商量啊。”刘平有些纳闷的看着虫娘。
虫娘娘家人现在也不是普通百姓,搬到长安居住,对他们家来说,没有任何的负担。
而且她弟弟现在在工部任职,只要卖了凉州的家业,在长安再置办就行了。高地是个官员,家里又有些家底子,在长安站稳脚跟很轻松。
“最近不是要修缮整个长安城吗?”虫娘开口:“这不想着问问你,哪儿地段好一些?家里商量了一下,来长安就不种地了,打算做点小买卖。”
“这铺子的钱,家里自己准备了,只是想找个好一点的地段。”
她又补充了一句。
刘平这一下弄明白了虫娘的意思,估计是小舅子的想法。现在长安城各地都在大兴土木,虽然规划了不少商业区,但具体哪一块先发展,哪一块后发展,虫娘的弟弟是不可能知道的。
这种消息也不会随意传出去的,传出去之后对普通老百姓不好。
看了一眼虫娘,刘平道:“某会给你家留一个铺子的,到时候你们去交钱就行。”
“好好好。”虫娘也没有去问铺子在哪儿,她很清楚,刘平不愿意说,那就是不能说。
吃完了早饭,刘平离开了家里。今儿个得去上朝,把这两天商量的地方主官调整的事情推进下去。
......
武都,阎特在收到长安的调令之后,正在收拾东西。倒不是说要去别处上任,新的凉州州治所在,就是武都。
他收拾东西,主要是得去长安述职。
“爹啊,这一次儿子陪你去。说起来,还没去过长安呢。”阎特的小儿子也在一旁,他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阎特呢。
阎特要收拾的行李其实不多,但是呢要准备的礼物却不少。当然这不是为了行贿,他也犯不着干这个。主要是好多人都老长时间没见了,这一次见了面,怎么着也得意思一下。
“去看看也挺好的。”阎特笑着对自己小儿说道。
他一共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走的科举,在各地做官呢。老大在荆州做县令,老二在益州越嶲郡做了个六百石的小官。
不过两人都还年轻,未来可期。
老三,名叫阎本。今年才十五岁,打小不怎么爱读书,倒是习得一身好武艺,一直待在他的身边。
倒不是老三不想出仕,而是阎特觉得这孩子书没读好,不让他出去。他给老三的要求也很简单,科举就算了,不是那块料,但怎么着也得把郡学社给读完吧?
读了六年,年年倒数第一,死活毕不了业。
“哎爹,你说你都要当州牧了,能不能跟学社说一下,让我也算了啊。”阎本眼睛滴溜溜转着,小声对阎特求了一句。
阎特本来还在笑着呢,听到他这么一说,脸立刻就黑了,抬腿就给了他一脚,道:“那点儿聪明劲都用到这上面了对吧?”
“哎哟,爹。不行就不行呗,别打我啊。”阎本被踹了一脚,也不痛不痒的,嬉皮笑脸的。
阎特看他就来气。
但毕竟是老幺,虽然生气,阎特其实打从心里喜欢阎本。要不也不会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了。
“为父今天就跟你说清楚了。”阎特板着脸,对阎本说道:“你大哥、二哥我是放心的,但你,从小就被宠坏了,性子跳脱,行事大胆。”
“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了,切莫要打着为父的名头去做一些混账事情。若是做了,就休怪为父不认这父子之情了。”
阎特的说的严肃、认真而不容置疑。
阎本还是第一次见自家父亲这么严肃,他收起了嬉皮笑脸的模样,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爹!您儿子虽然平日里混账了一些,但从来不给您惹事!”
“行了,到了长安之后,带你见一见你爹我的一些老朋友,别给老子丢脸。”
“真的啊?”
“真的!”
阎本大喜。
五月中旬的时候,阎家父子来到了长安。不过这父子俩很是低调,一人一马,带着三个护卫就来了。
入城的时候,看到长安各处在大兴土木,阎特还跟阎本说了一下自己的猜测,觉得这肯定是刘平想要大力发展长安。
他还是懂刘平的。
到长安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去觐见刘备。见完刘备之后,阎特第一个拜访的人,就是刘平了。
刘平特意在长安的酌君酒楼接待了阎特。
没办法,一个丞相,一个地方大员,不选在涿郡酒楼这样的地方,刘平不放心,阎特也不放心。
至于直接在刘平家里见面?那就更不可能了。
“德安,某来见你主要是想问问,接下来某这凉州牧,该如何做。”酒桌上,阎特很是诚恳的朝刘平请教着。
刘平闻言笑了笑,道:“这是什么问题?你在武都不干的挺好的嘛。长安这边肯定有各种要求下发下去,按照要求来就行。”
还是那句话,天下一盘棋,凉州自然有凉州要主力发展的产业。阎特只需要按照要求去做就行了。
阎特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也清楚只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那谁来做这个州牧都可以,既然点了他的将,那就肯定有其他的要求。
这事儿他没问刘备,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能做到凉州牧这个位置,看似是刘备点的将,但刘平既然同意了,那肯定刘平就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再往深处想一想,谁又能说定准,刘备点自己的将,不是刘平刻意引导的呢?
两人认识这么多年了,阎特太了解刘平了。
“凉州苦寒,这些年倒是发展的还不错。”阎特说了一句。
刘平颔首,道:“的确如此。你若是有闲暇的时候,就多多关注一下那俩个放出去的世家。”
阎特听到这句话,心里就有了底,笑着说道:“放心吧,肯定会注意的。对了,德安,你还没见过我家老三呢吧?”
老三出生的时候,刘平已经去了成都,自然是没见过的。
“哦?来了吗?”刘平笑着问道。
“来了,就在楼下呢。”
“叫他上来,一起吃点饭。”刘平大笑着说道。
阎本进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他打小可是听着刘平的故事长大的,虽然他最佩服的是关羽,毕竟是男孩子,喜欢关羽这种名将很合理。
可是真到了眼下这一刻,他还是紧张的。就好像你喜欢的是刘德华,结果第一个见到的明星是周润发。你不可能说,一点儿不喜欢。
“不错不错,老阎你这儿子可比你长得英俊多了啊。”刘平打趣了一句。
阎特也不在意,笑着说道:“这混小子,还不快打招呼?”
“晚辈阎本,见过丞相。”阎本立刻躬身行礼。
“这是私人场合,叫叔叔就行。”刘平摆了摆手,道:“坐下吧。对了,这孩子今年该上大学了吧?”
听到这个问题,阎家父子变得有些尴尬。
“还没,郡社学没毕业呢。”阎特是个好父亲,还知道帮自家儿子遮掩一二,只说没毕业呢。
如今这学社,县一级、郡一级、大学一级都是三年制的。这可不是后世,不可能让人一个人读书读到二十多岁的。尤其是这种普及型的教育,能让孩子读九年,已经很厉害了。
也就是说,一步一步读出来,只要九年就能大学毕业了。像刘珏这种的,六岁就去上社学,大概十五岁的时候大学毕业,正好可以干活了。
刘平看阎本十几岁的模样,以为他应该已经上大学了,或者刚毕业的样子。没想到郡学社还没毕业。
“没事儿,多读几年根基更加扎实。”刘平摸了摸鼻子,找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