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天盯着眼前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小型方舟反应炉,脑海中突然闪过钢铁侠那酷炫的机甲,便转头问红鸾:“那现在能够制造类似钢铁侠那样的铠甲吗?”
红鸾快速运算了一阵,电子音很快响起:“王先生,抱歉,现在暂时制造不出那种机甲。因为目前的芯片制造技术、冶金能力太差,炼制不出那种合金。若要实现制造,只能一点一点地提升基础工业水平,从材料研发、工艺改进等多方面逐步推进。”
王小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基础工业还是重中之重啊。红鸾,你觉得我们从哪些方面入手,能更快提升冶金能力?”
红鸾不假思索地回应:“王先生,可先从研发新型炼钢工艺、改良熔炉设备入手,同时加大对稀有金属提炼技术的研究投入。另外,培养专业冶金人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也有助于加速冶金能力的提升。”
文丽在一旁听得认真,不禁感叹:“原来制造那样的机甲这么复杂,要做的工作还有好多。”
王小天轻轻握住文丽的手,目光坚定:“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一步步来,总会实现的。”
王小天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紧接着追问:“像这种小型方舟反应炉能够应用到战斗机和航母上吗?”
红鸾不加思索地回应道:“可以的。如果应用到战斗机或航母上,那战斗机便不会有作战半径的限制。要是战斗机使用小型方舟反应炉来当做能源的话,那我保守估计,这个战斗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需要添加能源。航母若配备,续航能力也将得到质的飞跃,能长时间在远海执行任务,极大提升战略机动性。”
王小天激动地搓了搓手,脑海中已然浮现出装配小型方舟反应炉后的战斗机与航母纵横海天的画面,喃喃道:“这要是实现了,咱们的国防力量可就大大增强了。文丽,你能想象那场面吗?”
文丽同样满脸惊喜,不住点头:“真不敢想象,那肯定超厉害!但把这么强大的能源放到武器装备上,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啊?”
王小天转头看向红鸾:“红鸾,文丽说得有道理,使用小型方舟反应炉做能源,安全性方面有保障吗?”
红鸾迅速回答:“王先生,安全性是首要考量因素。虽然当前小型方舟反应炉的稳定性较高,但应用于军事装备前,还需进行大量模拟测试与安全评估,以确保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将风险降至最低。”
王小天想了想说道:“那如果飞机不需要补充能量,那航母的意义便不存在了,那是不是能够将战斗机做的更大一些呢?到时候飞机的载弹量和人员操控都会大大增加,倒是只需要多几名飞行员便可以轮流休息,实施全球范围打击,到时候战斗机便不能成为战斗机了,应该是综合一体的,集战斗、轰炸、运输、侦察等一体的飞行堡垒。”
文丽听后,微微歪着头思考了一下说:“你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但这样的话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难度会不会变得特别大呀?而且那么大的飞机,灵活性可能就会受影响。”
王小天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种综合一体的飞机优势可太大了。红鸾,从技术角度来看,实现这样的飞机有哪些关键难题需要解决?”
红鸾很快回应道:“王先生,要实现这样的飞机,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是机体结构设计,要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兼顾轻量化,以维持一定的机动性。其次是航电系统的集成,需要将多种功能的先进传感器和通信设备高效整合。再者是武器系统的布局,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弹药的挂载和发射装置,确保互不干扰且能快速响应作战需求。另外,长时间飞行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挑战,需要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和飞行员培训体系。”
王小天摸着下巴,认真地听着红鸾的分析,说道:“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但一旦实现,那将是航空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
王小天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捕捉到了灵感的火花,急忙说道:“红鸾,我记得给你传输的资料里面有离子推进器吧?”
红鸾那机械的声音立刻响起,点头确认道:“是的,先生。如果能够将离子推进器运用到飞机上,便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如此一来,飞机便不再需要依赖传统的飞机跑道。这不仅能大幅提升飞机部署的灵活性,还能在复杂地形或受限场地条件下迅速投入使用。”
王小天兴奋地搓了搓手,脑海中已然勾勒出新型战机的模样:“要是把离子推进器和咱们刚设想的综合一体飞机结合起来,那简直无敌了。它既能凭借强大动力实现全球打击,又能垂直起降,对场地要求大大降低,在各种复杂环境都能作战。”
文丽也被这新奇的想法吸引,眼中满是期待:“天哥,听起来确实厉害,不过离子推进器和方舟反应炉能适配吗?这两种技术整合起来会不会很难?”
王小天转头看向红鸾,问道:“红鸾,文丽说得对,这两者适配性和整合难度如何?”
红鸾稍作停顿,快速运算后说道:“王先生,从理论上来说,小型方舟反应炉能够为离子推进器提供充足能量。然而,两者整合确实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离子推进器需要精准且稳定的能量供应,小型方舟反应炉虽能量强大,但需对输出进行精细调控以适配推进器需求。其次,两种设备的尺寸、重量和散热要求不同,需重新设计飞机布局,确保整体的平衡与稳定性。最后,整合过程中要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防止两种设备相互干扰,影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