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在帅帐里点将,清军即将开始第六次劫掠大明。
“多铎何在?”
“末将在!”
多尔衮:“本王命你领兵三万充当前军。
四月初一自盛京发兵。
五月初一之前务必攻破明军的长城防线。
入关后率军直扑通州城。
占领通州城后立刻为大军起运粮草。
并原地等待下一步军令!”
“末将领命!”多铎兴奋地接过令箭。
多铎自己的镶白旗和代善的正红旗加起来刚好三万人。
其中有一万五千人是真正的满清精锐。
剩余的是蒙古轻骑兵和汉人的火器部队。
这支前锋大军同时攻击明长城上的古北口、喜峰口和冷口关也是绰绰有余。
如果顺利的话多铎只用三五天的时间便能在明长城上撕开一个缺口。
之后八旗大军便可源源不断地涌入关内。
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同时外出征战。
属于代善的正红旗是不可能留在盛京的,否则很可能后院失火。
代善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也默认多铎把他的正红旗给带走。
正红旗的战斗力并不弱,一旦在明朝抢到了大量的物资,他代善也是直接受益人。
多尔衮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范文程再次进入了装死状态。
其实范文程一直都在关注着多尔衮的各种决定。
一旦对方出现致命失误,范文程必然会在四下无人时提醒对方。
这里范文程帮着多尔衮捋了一下思路。
第一,多铎带走了属于代善的正红旗。
代善人在盛京但是手里没兵,后院基本安全了。
第二,多铎最是能征善战,那么就让他去啃明军的长城防线。
以多铎的能力至多七天肯定是能啃下来的。
届时满清大军入关的通道便打开了。
第三,多铎的三万前军入关后首要任务是抢占通州城。
通州码头上有堆积如山的粮食和各种物资。
一旦占领了那里清军的后勤问题便不再是难题。
第四,抢劫这种事肯定是谁先抢谁占便宜。
多尔衮让多铎冲在最前面,那么自然是多铎抢到的财物最多。
多尔衮这点私心属于人之常情。
总不能好处不给自己的亲兄弟却让给外人吧。
第五,北京城里有十万出头的明军,还有大boSS沈战。
不过这不是多铎需要操心的事情,多尔衮会安排别人去应对那个方向。
“思路清晰,没有毒点!”范文程在心里对多尔衮的安排评价道。
既然多尔衮没有犯下致命的错误,那么范文程便可以继续装死。
他这个军师不能多说话,否则会招致一众满清主子的反感。
也得亏是满清队伍里有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样的雄主。
否则阴险狡诈的范文程早就让人给噶了!
多尔衮的点将继续,他这次看向了豪格和罗洛浑。
二人分别是正蓝旗和镶红旗的旗主。
“豪格,罗洛浑何在?”
“末将在!”豪格和罗洛浑同时出列。
多尔衮:“本王命你二人率三万大军兵抵北京城下。
豪格为主将,罗洛浑为副将。
北京城内有十万五千兵。
史可法掌兵六万,沈战掌兵三万三千。
此二人皆为明军中的优秀将领。
如本王所料不差,明军必会出兵营救通州城。
你们的任务便是围点打援。
北京城的明军出来一万你们便给本王灭掉一万。
出来三万便给本王灭掉三万。
要是能于野战间击杀那狗贼沈战,本王给你们记头功。
待大军回归之时正蓝旗和镶红旗赏赐财物加两成!”
“末将领命!”豪格和罗洛浑齐声答道。
虽然二人心知肚明多尔衮把最硬的骨头扔给他们去啃。
但二人心中还是一片火热。
这一历史时期的八旗军不惧怕任何强敌,他们最惧怕的是无仗可打。
不就是北京城内的守军嘛,不就是一个新崛起的沈战嘛,全杀了就完了。
这就是豪格和罗洛浑的思维模式。
多尔衮的想法则截然相反。
他隐约间预感到北京城内的明军是个大麻烦。
没准这次清军要遭受不小的损失。
既然如此多尔衮自然是让他不喜的豪格和罗洛浑去冒险。
胜了最好,削弱明军的优先级自然大于满清内斗。
即使败了伤筋动骨的也不是他多尔衮,而是豪格和罗洛浑。
“摄政王此计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范文程躲在角落里给多尔衮竖了一个大拇指。
围点打援。
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通州城是被围的那个点。
北京城的明军是那个援兵。
豪格和罗洛浑负责打。
计谋不复杂,但是很好用。
十万五千明军龟缩在北京城内不出来未免太难看了。
一向好面子的崇祯皇帝大概率是丢不起这个脸。
史可法长于守城,野战稍显不足。
那么带兵救通州的大概率就是沈战。
面对豪格率领的三万清军主力沈战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大问题。
即使他能活下来也不会好受。
损兵折将加上满清这边的反间计,沈战大概率会死于狭隘的崇祯之手。
多尔衮为什么承诺杀了沈战就给豪格和罗洛浑记首功?
因为沈战值这个价儿!
满清高层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
大明是大象,满清是蚂蚁。
一旦明朝出了一个名将,那么八旗军立刻就会遇上大麻烦。
不信你去看看历史上那些真实的例子。
毛文龙驻扎在皮岛,满清如鲠在喉。
努尔哈赤率大军攻伐蒙古。
结果后方传来战报说毛文龙在关外登陆了。
然后努尔哈赤二话不说带着大军就折返回去了。
为啥?
因为毛文龙是明朝的名将,最善水战和登陆偷袭。
努尔哈赤特别害怕被毛文龙给掏了后腚。
虽然战报上只提到了毛文龙登陆,再无其它字样。
努尔哈赤还是给足了重视,这就是名将对建奴的威慑力。
可惜啊,毛文龙让袁崇焕给砍了。
否则满清的老巢将永无安宁之日,他们也不会崛起的那么迅速。
再说袁崇焕,这也是个名将。
征战一生几无败绩的努尔哈赤就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中。
确切地说是死在了红夷大炮的炮火之下。
当时努尔哈赤率优势兵力猛攻宁远城。
明军主将袁崇焕力主用红夷大炮御敌。
正是这个关键决定导致努尔哈赤被炸伤,并于不久后病逝。
皇太极率清军猛攻北京城。
又是袁崇焕率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并打退了皇太极。
例子不用举太多,两个足矣。
有毛文龙在,清军不敢肆意外出。
有袁崇焕在,清军很难在对明战争中占到便宜。
这就是明朝大将们给满清留下的阴影。
奈何明朝政治腐烂,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没有善终。
毛文龙堂堂一品大员,骄横的袁崇焕未经皇帝同意直接就把对方给砍了。
这让满清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踏上了快车道。
而袁崇焕自己又因为满清的反间计和崇祯的猜忌被凌迟处死。
据说刮了三千多刀袁崇焕才断气,不知道先走一步的毛文龙会不会笑死。
满清和明朝大臣勾结起来污蔑袁崇焕私通满清。
可爱的崇祯皇帝他就信了,然后袁崇焕就挂了,你说奇葩不奇葩。
现在,轮到沈战接受考验了!
与八旗军正面硬刚这一关他能过去吗?
朝堂之上的明枪暗箭他能躲得掉吗?
崇祯会不会又犯老毛病猜忌沈战?
如果沈战能经受住以上所有的考验,那么他将创造一个奇迹。
一个在明末成为名将却能得善终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