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马,韩,大战
第二天一大早,队伍继续朝着长安出发。
关中不愧为富庶之地。
道路两旁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不过现在是夏季。
稻田里只有秸秆,粮食都已经丰收了。
许多的百姓都把房屋建造在两旁。
虽然比不上城内的奢华,可也是整洁。
看到刘茫的队伍,立马就有许多百姓前来。
纷纷跪在道路两旁,朝着队伍大喊:“欢迎大将军,欢迎大将军。”
就在骑在战马之上,面带微笑,朝着两旁的百姓时不时的点头回应。
作为刘茫正牌的两位夫人,看到百姓们如此爱戴刘茫。
她们两人更加的对刘茫崇拜,甄氏也是很自豪。
作为一个死了丈夫,带着女儿的女人。
能得到刘茫的庇护,已经很满足了。
乔玄与大乔更是不用说了,若是大乔成为大将军的女人。
那他就是大将军的岳丈,想想都觉得自豪。
只有孙尚香一人,心情很是复杂,不知该如何表达。
她能清楚的感受到,百姓们是真心实意的爱戴刘茫。
虽然刘茫同她的父亲孙坚一样,都是乱世枭雄。
称霸一方的诸侯,但是孙坚只能让百姓们敬畏。
而做不到让百姓们如此爱戴。
这一路走来,看到并州到关中的各种措施。
以及百姓们的生活,全部都是满脸的喜悦。
虽然她恨刘茫,把她掳来,但是刘茫所做的一切。
却全部都是为了百姓,哪怕她是孙坚的女儿。
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父亲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不知不觉中,队伍顺利的来到长安。
迎接刘茫的是贾诩,在贾诩的带领下。
众人这才来到皇宫边上,这里离皇宫最近。
是一个非常大的府邸,安排好后。
第二天一大早,刘茫率领贾诩典韦,步度与粟立朝着皇宫出发。
一路畅通无阻,负责保护皇宫的都是征北军的士兵。
刘茫所到之处,负责守卫的征北军士兵,纷纷朝着刘茫行礼。
虽说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但是却如囚徒一般,被牢牢的掌控在皇宫之内。
与皇帝的对话,也是走了个过场而已。
皇帝奉步度与粟立两人为草原东西单于。
替大汉镇守草原,并陛下宝物与盔甲印玺。
两人欣喜若狂。
随后刘茫安排人送两位单于返回草原。
刘茫现在就暂时留在长安,虽然鲜卑的事情已经解决。
不过马腾与韩遂之间又出现了问题。
自从韩遂得到北宫伯玉与李文侯两人的投靠。
韩遂现在实力大涨,随后便开始扩军,现在韩遂的兵力来到十万。
而原本可以压制韩遂的马腾,也不过区区七万大军。
原本是大哥的马腾,现在实力已经不敌韩遂了。
韩遂为了凸显自己的实力,派出使者前往马腾处。
虽然具体说了什么,刘茫不得而知,但是后来发生的事。
却出乎刘茫的意料之中。
因为马腾把韩遂的使者给杀了。
随后马腾派遣麾下大将马玩,率领两万大军。
杀向韩遂。
但是却被韩遂的四万大军伏击,马腾损失惨重。
直接损失一半人马。
马腾知道后,大怒,立马命令马超集合大军。
一边准备粮草,随时都有与韩遂大战的可能。
刘茫不得不派出使者前去调停,马腾与韩遂不得不给刘茫面子。
两人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刘茫准备返回并州。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让刘茫大吃一惊。
马超竟然率领两万大军攻破韩遂的陇石。
攻破陇石之后,马超竟然把韩遂的的妻舅给杀了。
这让韩遂哪里忍得了,于是亲自率领六万大军杀向陇石。
虽然马腾屈服于刘茫的威慑,同意于韩遂罢兵。
但是火爆脾气的马超却没有把刘茫放在眼里。
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原本计划返回并州,现在也不得不取消行程。
随后刘茫召集众人议事。
刘茫皱着眉头问道:“文和先生,现在马腾与韩遂又要大战,可有办法继续让他们罢兵?”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主公,现在已然无法继续让他们罢兵了。”
刘茫皱了皱眉,有些恼火,这两个货,总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他添乱。
刘茫抬头看向贾诩问道:“文和先生可有计策?”
贾诩扶了扶胡须,然后说道:“主公,事已至此,我们原本的安排,不得不做出调整,提前动手。”
刘茫沉默片刻后,说道:“如此提前实施,对于我们而言,并无益处。”
贾诩朝着刘茫抱拳,郑重道:“主公的担忧不无道理,可若不这么做,对于我们后期的计划,将彻底大乱。”
刘茫闻言点了点头,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问道:“文和先生,可若是这么做了,那曹操如何遏制住?”
“若是这次放过这次机会,任由曹操做大,那以后再想要对付曹操,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茫来自后世,对于三国枭雄的曹操,可谓是非常的忌惮。
不然也不会这么难以下定决心了。
贾诩立马回答道:“主公,既如此,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不会影响原本的计划。”
刘茫一愣,随即问道:“虽然我军的兵力充实,同时也可取,只是这粮草问题,难以应对啊。”
贾诩自信一笑解释道:“这点主公不必担心,只要先解决西凉即可,至于曹操,可用那驱狼吞虎之计!”
刘茫闻言,苦笑道:“如此一来,事后必然被天下诸侯人所不耻!,恐怕名声扫地啊。”
贾诩闻言不屑道:“主公何必在意他们,天下诸侯在诩看来,无一人是主公的对手。”
“他们日后要么臣服主公,要么被主公的的大军所淹没,所以主公不必如此。”
刘茫点了点头,于是对着贾诩说道:“嗯,文和先生的计策不愧为好计策,不过还是要问问子敬,元直与公瑾对此事的看法。”
随后刘茫飞鸽传书给并州的鲁肃与周瑜还有徐庶。
几天之后,刘茫收到了几人的回复。
除了鲁肃之外,周瑜与徐庶都觉得贾诩的计策可行。
三位顶级的谋士,有两位觉得此计可行。
那刘茫就不再犹豫,当即同意了贾诩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