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群渐渐散去,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牛大勇和他的妻子赶着骡车来到沈家门前,将车稳稳地停下。他们一眼便看到院子和屋子一片混乱,杂物四处散落,仿佛经历了一场风暴。
夫妻二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挽起袖子开始帮忙整理。
牛大勇力气大,他先将那些被掀翻的桌椅扶正,仔细检查有没有损坏的地方,若有松动的地方,便找来工具进行修理。勇婶子则细心地收拾着地上的衣物和杂物,将它们一一叠好、摆放整齐。
他们默契地配合着,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斗,只为让这个家尽快恢复往日的温馨。
经过一番努力,院子和屋子终于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那些被弄乱的农具重新归位,衣物也被整齐地叠放在柜子里,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整个家焕然一新。
牛大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沈书砚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走到他们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大勇叔,牛婶子,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忙,我们要会好一番功夫。”
牛大勇连忙扶起他,爽朗地笑道:“都是邻里邻居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们,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和你婶子。”
牛婶子也在一旁点头微笑,眼中满是关切。
牛大勇夫妻告别了沈书砚,赶着骡车离开了。
沈书砚站在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的晚饭。
虽然饭菜并不丰盛,但经历了一天的波折,此刻的温馨显得格外珍贵。
晚饭后的村庄,被一层静谧的夜色笼罩。
沈书砚手中提着一斤肉和一盒点心,步伐沉稳地朝着老宅走去。
月光洒在他的肩头,仿佛在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
来到老宅前,沈书砚轻叩门扉。
不一会儿,门开了,沈老头那熟悉的面容出现在眼前。
“书砚啊,这么晚了,你来干啥?”沈老头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
沈书砚微笑着举起手中的东西,说道:“祖父,祖母,我给你们送点肉和点心。”
这时,沈老太也走了过来,看到沈书砚手中的礼物,连忙摆手道:“书砚,以后可别送东西来了,多费银子。”
沈老头也在一旁点头赞同。
沈书砚却笑着回应道:“祖母,祖父,你们别担心,没花多少银钱。”
沈老头和沈老太疑惑地看着他,沈书砚接着解释道:“这一个月我和大勇叔去打猎,收获不少,卖了些猎物换了些银子。我还抄书赚了点钱。”
沈老头和沈老太听了,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
“好孩子,你是个有本事的。”沈老太夸赞道。
沈书砚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随后,他又说起了自己年后要去考秀才的打算。
沈老头和沈老太一听,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沈老头激动地说道,“书砚,你可比你爹当年聪明多了,要是你爹还活着,一定很高兴,你比你爹更有才华,你要是能考上秀才,那咱们家可就光宗耀祖了。”
沈老太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骄傲:“是啊,书砚,你一定要好好用功,我和你爷相信你一定能行。”
新年的热闹就像一把神奇的扫帚,把沈书砚兄妹四人前几日的不愉快清扫得干干净净。
在那热热闹闹的氛围里,每一个欢笑、每一声鞭炮响都像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让这个家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很快,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二月的春风带着些许寒意,却也吹来了希望的气息。
对于沈书砚来说,这个二月意义非凡,因为他即将迎来那场决定命运的入场考试。
考试那天,天还未亮,沈书砚就早早起身。他的眼中没有丝毫困倦,只有坚定和期待。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那是他专门为考试准备的,衣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仿佛也在为他鼓劲。
来到考场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
有的神色紧张,不停地在原地踱步;有的故作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而沈书砚却显得与众不同,他深吸一口气,神色从容地站在人群中。
随着开考的锣声敲响,考生们依次入场。
沈书砚走进考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他环顾四周,看着这简陋却又庄重的考场环境,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试卷发下来后,他仔细地浏览了一遍题目,嘴角微微上扬。
这些题目对他来说,虽有挑战,但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那黑色的墨汁在笔尖凝聚,如同他此刻凝聚的思绪。
他开始答题,毛笔在纸上舞动,每一笔都苍劲有力、行云流水。
他时而眉头微皱,思考着难题的解法;时而眼中闪过亮光,快速地书写着答案。周围的考生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唉声叹气,而沈书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答题世界里。
他的答案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既有对经典着作的深刻理解,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当考试结束的锣声响起,沈书砚放下毛笔,长舒了一口气。
他看着自己答满的试卷,心中充满了满足感。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他没有丝毫焦虑,而是继续在家中读书学习,充实自己。
终于,放榜的日子到了。
那天,村子里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谈论着考试的结果。
沈书砚来到榜前,只见那榜单前围满了人。
他挤过人群,目光在榜单上快速搜索。
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排在头名时,他的心跳陡然加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考上了!他是秀才了!
等他回了村,与他同村考上秀才的家人都知道。
周围的村民们纷纷投来羡慕和赞叹的目光,有人说:“这沈家小子真是有出息啊!”还有人说:“这以后可不得了。”
沈书砚沉浸在这喜悦之中,他知道,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整个家族的骄傲。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道路在眼前展开,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而这个好消息,也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村庄,成为了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