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早餐,赵悠悠说她想出去逛逛,看看这个世界的京城繁华。
慕容修就吩咐婢女给赵悠悠挽发髻,赵悠悠嘟囔:“你这里可真麻烦,非要挽发,顶着发髻时间久了头会疼。”
慕容修说:“这是出门的仪容仪表,你若是在王府里,想散着发就散着,但出门就不行。”
“跟着你这个王爷也不行吗?”赵悠悠问。
“跟着本王更是要穿戴整齐。”慕容修说。
赵悠悠对着他撇撇嘴,哼了一声。
婢女给赵悠悠挽了个简单但端庄的发髻,待书端来了一大盘子各种发钗步摇,还有项圈和璎珞。
赵悠悠想只戴几样简单的,可慕容修就杵在这里,一会指指这个,一会儿指指那个。
婢女就给赵悠悠搭配了一套金丝珍珠头面,还戴了个黄金累丝璎珞。
赵悠悠觉得这一身好重啊!仿佛一下子就加上了几公斤。
穿戴好了,待书又从身后的侍女手里接过的一个托盘,托盘上是一双厚底绣花鞋,鞋子上还串着珍珠。
待书说:“这是昨晚府里的秀娘赶制的,但鞋底还是外面买的现成的,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府里做的舒适,赵姑娘先试试看。”
赵悠悠心想,这古代大人物身边的心腹侍从也太能干了,简直就是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主人想得到的他能做好,主人想不到的他也能想到并做好,简直就是太周到了。
想必她这身上穿的这些衣物也是待书专门挑选来的,这办事效率相当的高,而且又快又好!
赵悠悠穿上鞋子,大小刚合适,走了几步也很舒服。
赵悠悠笑着对待书说:“待书,谢谢你,你可真能干,你是我见过最能干的人。”
待书脸红红的说:“哪里哪里,小的职责就是伺候好主子,当不得姑娘的夸赞。”
慕容修带着赵悠悠出门了,还带了两个侍卫和待书,赵悠悠身后还跟了两个侍女。
几人先乘坐马车到了一条繁华的街道口,又下车来步行,这里的街道建筑风格和陈子钰的世界大同小异,繁华程度也差不多。
两人就慢慢的逛,逛累了就找了家茶楼喝茶。
这是一家颇为高档的茶楼,茶楼布置的非常雅致,还有艺人在弹琵琶,如珠落玉盘一样的琵琶声在楼里飘荡。
赵悠悠第一次喝了点茶,还看了整套的茶艺表演,美女茶艺师先是用微火炙干了茶饼,然后再将茶饼捣碎后碾粉过筛,就成了类似现代抹茶粉的茶末。
研好茶末之后,就可以点茶了。首先用茶釜将泉水烧开;然后用小勺子将茶末舀入茶盏,每个茶盏放一勺茶末,再注入少量的开水,调成膏状。
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一个叫“茶筅”的竹制的小工具击拂茶汤,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泡沫,泡沫越丰富就表示这盏茶点的越成功,点茶师还在茶汤的泡沫上画上了漂亮的花卉图案。
其实这种点茶就类似现代的的卡布奇诺咖啡一样,泡沫丰富细腻,而且清香四溢。
但赵悠悠喝惯了冲泡的茶,就觉得点茶有些太浓了,还不解渴,就又要了一碗乌梅汤喝了。
而且那点茶的时间要的也着实是有些太长了,太费功夫。
一套流程下来用了一个多小时,赵悠悠觉得,若是口渴的要命的人,恐怕还等不及点茶,就已经渴死了,哈哈哈。
虽然这里的人觉得点茶是一件雅事,但在赵悠悠看来纯属浪费时间。
偶尔看一次还行,若每次喝茶都要这样点茶,那就一定要有大把的时间才行。
反正她就算是吃饱了没事干,是宁肯发呆,也不会来浪费这个时间。
逛街喝茶再逛街,就到了晚饭时间,慕容修带赵悠悠去京城最出名的酒楼用晚食。
他们刚进酒楼,就碰上了慕容修的熟人。
那也是一个锦衣华服的男子,比慕容修稍矮一点,面容白净,长了一双细长的桃花眼男子。
男子看到慕容修一行人后,先是错愕了一瞬,然后就拱手给慕容修行了个礼说:“好巧,大哥今日也来此处用膳。”
慕容修点了点头道:“是好巧。”
男子目光移到赵悠悠身上时,突然像来了兴致一样,笑着说道:
“相请不如偶遇,既然今日有缘,那小弟做东,请大哥和这位姑娘一起如何?”
慕容修看了看赵悠悠,然后点点头。
在二楼包间入座后,桃花眼男子问慕容修:“大哥也不介绍一下,这位姑娘是哪家闺秀?”
慕容修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赵悠悠,说道:“这姑娘是我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也是我的友人。”
“悠悠,他是我的二弟慕容炎。”慕容修又对赵悠悠说。
赵悠悠对着桃花眼男子微微一笑,点点头。
原来是慕容修的二弟,她好像记得慕容修除了和死了的那个四弟弟关系好一些,和其他两个弟弟关系都很一般。
而且他四弟的死,还很有可能和其他两个弟弟有关。
她又一想:皇家的兄弟嘛,自古以来就没几个真心要好的。但他们好不好又不关她的事,她只要吃好喝好就行。
慕容炎在听见慕容修说赵悠悠是他的生意伙伴的时候,就一下子来了兴致。
难道这个叫悠悠的女子,就是他们一直寻无踪迹的,慕容修的供货商?
自从去年年底开始,京城的市面上就出现了一些奇珍异货,有琉璃制品、茶叶、胡椒、稀有的水果……
这些货品才一问世,就被众多的富人们争相购买,只是一面琉璃穿衣镜就可价值千金。
那什么月光白茶、荔枝红茶、普洱熟茶,更是一度成为文人雅士和上流社会的追捧。
许多原本爱好点茶的人,都改了喜好煮水泡茶。
但不得不说,这煮水泡茶,更有一番淡雅的意境,难怪那些文人雅士会更喜欢。
一开始他们还没太在意,只以为那些货物,是些个商人从海外或是西域,不远万里倒腾过来的,数量肯定非常稀少,卖过一阵也就不会再有了。
后来连江南、蜀地等地都风靡起这些货品来,他们才觉得有古怪。
他们就让人去查,一查才知道,那些奇珍异货都是出自慕容修这里。
这可是日进斗金的大买卖啊!难道就让慕容修和中宫给占了?
他们不甘心,就想查出这些货物的供货商,但任由他们的人怎么查,就是查不到,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这也更加落实了这个生意利润的可观,不然慕容修怎么会把供货渠道藏的那么隐秘?
据他们查到的可靠消息,近几个月慕容修单京城的几家店铺,销售额就是数十万两白银,更何况江南和蜀地那样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