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8日,清晨的山林被一层薄雾笼罩,宛如仙境一般。陈大山、小虎和李知青走出木屋,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山林冒险。
“今天咱们去西边的那片石林,听说那里不仅有奇特的石头景观,还有一些神秘的洞穴,说不定能找到古人留下的痕迹。”陈大山一边说,一边把火把、绳索、水壶和一些干粮放进背篓。小虎兴奋得蹦蹦跳跳,拿起自己的小铲子,想着能在石林里挖到宝贝。李知青则满怀期待地整理着自己的绘图工具和笔记本,准备记录下石林的奇妙景象。
三人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前行,路边的野花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陈大山不时停下脚步,给李知青介绍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用途,比如有一种名为“接骨草”的植物,对跌打损伤有很好的疗效。
当他们来到石林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叹不已。形态各异的石头耸立在眼前,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巨象卧在地上,还有的像仙女亭亭玉立。阳光洒在石头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陈大山带着小虎和李知青在石林中穿梭,他们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石头纹理,有的像蜿蜒的河流,有的像神秘的符号。李知青迫不及待地拿出绘图工具,开始描绘这些奇妙的纹理。
突然,小虎在一块巨石后面发现了一个洞口。“爹,快来看,这里有个洞!”小虎兴奋地喊道。陈大山和李知青急忙跑过去,只见洞口不大,但里面黑漆漆的,深不可测。
“小心点,不知道里面有什么。”陈大山说着,从背篓里拿出火把,点燃后小心翼翼地走进山洞。小虎和李知青紧跟其后。
山洞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墙壁上不时滴下水滴。他们沿着山洞慢慢前行,发现洞壁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远古时期的人类留下的。这些图案有的是动物的形状,有的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让人捉摸不透。
李知青拿出相机,对着这些图案拍照,想要把这些珍贵的发现记录下来。陈大山则仔细观察着图案,试图解读其中的含义。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宽敞的洞穴大厅。大厅里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倒挂的莲花,有的像挺拔的竹笋。小虎好奇地伸手去摸钟乳石,感觉凉凉的,滑滑的。
“这些钟乳石和石笋是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形成的,是大自然的杰作。”陈大山解释道。
在洞穴大厅的一角,陈大山发现了一些陈旧的骨头和石器。他拿起一块石器,仔细端详着,说道:“这些应该是古代人类在这里生活留下的,看来这片石林的历史很悠久。”
小虎和李知青围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些古老的遗物。李知青拿出笔记本,记录下发现的地点和物品。
离开洞穴大厅后,他们继续在山洞里探索。突然,陈大山听到了一阵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水滴落下的声音。他们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水潭里的水清澈见底,陈大山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水,尝了一口,清凉甘甜。
“这水应该是从山洞顶部渗透下来的,很干净,可以喝。”陈大山对小虎和李知青说。三人喝了些水,稍作休息后,继续探索山洞。
在山洞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个狭小的通道。陈大山拿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走进通道。通道里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让人有些紧张。走着走着,通道越来越窄,最后他们不得不侧身通过。
终于,他们走出了通道,发现自己来到了石林的另一侧。阳光洒在身上,让他们感到格外温暖。
带着对石林和山洞的深刻印象,三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一路上,他们分享着今天的新奇发现和感受,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林间。回到木屋,陈大山把捡到的石器和骨头摆放好,准备日后进一步研究。小虎和李知青则帮忙准备晚餐,他们用采摘的野菜和捕获的小鱼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晚饭后,三人围坐在木桌旁,回忆着今天的冒险经历。陈大山讲述着自己年轻时在山林中遇到的各种奇妙的事情,小虎和李知青听得入神。夜深了,山林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陈大山、小虎和李知青躺在木床上,带着对明天的期待,渐渐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