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大吉大利!
清晨的薄雾并没有对长安百姓产生任何影响,每一个人都要为了生计而奔波。
天才亮了没多久,朱雀大街的两旁就支起了无数的摊子。
在行人之中,总能看见一道道忙碌的身影在奔跑,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每个人都背着一个保温用的箱子。
胡大勇今天起得特别早,坐在路边摊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一抹嘴,也加入了奔跑的行列当中。
“老胡,连续两个月拿了‘外卖员之星’的称号,赏钱拿了好几十贯,还不知道歇一歇?能不能给兄弟们留条活路?”
同为外卖员的兄弟赶上胡大勇,语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胡大勇憨厚一笑,几个月的外卖员生涯,让他练出了不凡的脚力。
“老娘的病是治好了,可俺家干儿子还要读书呢,可不能歇着,再多赚点钱,俺打算把干儿子送到学堂去!”
兄弟一咧嘴,道:“就是个街边捡来的小乞丐,你还真打算当儿子养?”
胡大勇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以后俺干儿子不光要读书,还要当大官,嫉妒死你们这群泥腿子!”
“哈哈哈,我可没有别的意思,这个月的单子多,咱们东家厚道,不光让咱们接快餐铺子的单,还让接其他商铺的单,要是肯卖力气,一个月多拿好几贯!”
“若是你干儿子读书的钱不够,我借给你!”
胡大勇这才露出笑容,伸手在他后背上使劲拍了一把。
“这才像俺兄弟,不说了,下一单远,话太多了呛风!”
两人在街拐角分别,开始了一天的辛劳。
如今这些不良人出身的外卖员,一个比一个积极,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不光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键柳叶轩对他们确实不错。
从上个月开始,外卖业务并不仅仅局限于快餐摊位和登科楼了,只要是顾客们有需求,他们什么都可以干。
哪怕顾客给了一大笔赏钱,竹叶轩也只是象征性的抽一文钱的份子。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胡大勇送完了今天的第一单,刚想喘口气歇歇脚,忽然听见有人在街上大喊。
“《大唐周刊》第一期新鲜出炉,每本只售两百文,物超所值,先到先得!”
一个半大后生,背着一筐的《大唐周刊》在街上叫卖。
胡大勇一听,嘟囔道:“好像《大唐周刊》也是大东家的产业,按理说应该支持一下子...”
他们这些人,对柳叶格外的感恩戴德。
可两百文的价格,却让胡大勇有些退缩。
虽然在书局买的书,比《大唐周刊》贵了十倍都不止,但好歹都是正经的儒家经典。
长安城里人人都知道,《大唐周刊》是给老百姓看的,而且受到很多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一心攒钱让干儿子当读书人的胡大勇,狠了半天的心,也没舍得掏银子。
可半大后生的下一句话,却让胡大勇瞬间改变了心意。
“第一期刊登了当朝太傅李纲李文纪的文章,都来看看喽!”
胡大勇一愣。
“乖乖,文纪先生的文章?必须买来瞧瞧!”
换做从前,胡大勇才不知道李纲究竟是何方神圣。
但有明白人给他解释过,他之所以能够两次拿到‘外卖员之星’的称号,纯粹是因为李纲李先生给他写了评语,并且恳求其他的顾客,多给胡大勇一些好评。
这般情分,可不是几百文钱能还清的。
“小子,给俺来一本!”
半大后生连忙跑过来,抽出一本厚厚的《大唐周刊》交给胡大勇,然后咧嘴一笑。
“诚惠,两百文!”
胡大勇利索的掏钱付账,小心的将《大唐周刊》贴身收好,打算今晚带回家,让干儿子好好学一学李先生的文章。
...
不知不觉,天黑了。
胡大勇结束了一天的辛劳,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曲江坊的家里。
家中老娘早就做好了饭,等着胡大勇大吃一顿。
胡大勇却神秘兮兮将《大唐周刊》掏出来,道:“娘,狗儿呢?”
老娘脸上满是慈爱之色,笑道:“狗儿在屋里读书,你去瞧瞧吧,我再把饭菜热一下,一会儿让狗儿一并出来吃饭。”
走进里屋,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油灯下认真读书,小脸紧绷绷的,好像有什么问题想不明白似的。
胡大勇不敢发出动静,小心翼翼的凑到跟前,看了一眼狗儿正在读的书,虽然什么都没看懂,却满心的欢喜。
这个干儿子,是他上个月在街边捡来的小乞丐。
带回家洗干净之后,才发现这孩子细皮嫩肉的,以前多半是个富家小公子。
问他什么,他也不说,只说父母早亡,没了依靠。
胡大勇岁数不小了,娶妻遥遥无望,干脆把小乞丐留在家里,而且对他寄予厚望。
本来是想直接当亲儿子养的,可狗儿惦念着亲爹亲娘,胡大勇这才退而求其次,认了个干儿子。
其实都一样,因为狗儿的爹娘早就死了,名义上叫干儿子,实际上和亲儿子没什么区别!
等狗儿翻页的时候,胡大勇这才轻声道:“狗儿,干爹送你个礼物!”
他把《大唐周刊》放在桌子上。
“这里头有李纲李先生的文章,爹找明白人问过了,这篇文章最适合你这个岁数的孩子蒙学!”
狗儿十分惊喜,捧着《大唐周刊》如获至宝。
“谢谢干爹!”
胡大勇憨厚一笑,摸了摸狗儿的头,道:“好好念书,别像爹一样靠卖力气为生,再读一会儿就歇歇,该开饭了。”
狗儿乖巧的点点头。
等胡大勇出去之后,翻开《大唐周刊》,一眼就看见了李纲的文章。
狗儿嘟嘟囔囔的说道:“李先生这么有学问的人,竟然会给《说文解字》这种孩童蒙学的读书做注解,以前阿娘在的时候,我就读过了...”
起初他还有些不在意,可看着看着,小脸上的表情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说文解字》乃是东汉许慎撰写的书籍,说白了,就是一本解释汉字的通俗典籍而已。
可李纲乃是当朝士林魁首,哪怕是最浅显的学问,都能注解得鞭辟入里,让人大受启发。
不知不觉间,狗儿竟然看进去了!
正看到兴起之处,忽然没了,狗儿大为懊恼。
“这就没了?看来要跟干爹说说,等下一期出来的时候再买一本...”
还没说完,狗儿忽然轻轻在自己脸上抽了一下。
“张柬之啊张柬之,干爹对你视如己出,两百文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你怎能如此不讲良心?!”
“先看看其他的文章,回头自己出去赚些钱,再买下一期吧...”
张柬之翻开《大唐周刊》第一期后边的文章,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可渐渐的,竟然又看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