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脚步匆匆地赶回驿馆,心中犹如被烈火焚烧一般焦急难耐。他深知此时赵国的处境艰难,能够拿得出手的筹码实在寥寥无几。
这两日来,他日思夜想,绞尽脑汁,终于让他想到了一条计策——将赵王的亲叔叔送到秦国去做人质。
于是郭开书信赵偃,派长安君入秦为质一事,赵偃欣然答应。
三日之后,阳光依旧明媚,郭开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脚步沉重地再次踏入那巍峨壮丽的王宫。
终于,郭开来到了秦王嬴政的面前。
郭开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后伏地行礼道:“秦王,外臣此次前来,是为表我赵国求和之诚意。”
嬴政微微挑眉,眼中带着审视,并未言语。郭开见状,鼓起勇气接着说道:“秦王容禀,我赵国愿送赵王之亲兄弟入秦为人质,以显我赵国对大秦的敬畏之心,还望陛下恩准。”
嬴政冷笑一声:“哼,赵王的叔父?此等人质于朕何用?莫不是赵国无其他诚意之物?”
郭开身子一颤,忙道:“秦王容禀,此人质意义非凡,赵王视其如父,陛下若接纳,我王必然会顾及叔父之性命,与秦交好,这于秦于赵大有裨益。”
然而,嬴政听完之后,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那笑容充满了嘲讽和轻蔑,让郭开不寒而栗。只见嬴政微微扬起下巴,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
“哼,区区一个公子,又怎能尽显你们赵国的诚意呢?若要达成结盟之约,除非赵国把北部的数座城池献上来才行!”
郭开闻言,心中猛地一沉,仿佛瞬间坠入了无底深渊。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恐之色,嘴唇也因为过度震惊而微微颤抖着。
他深知赵王绝对不可能轻易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那些北部的城池乃是赵国的土地,赵偃刚即位就割地,骄傲的赵偃怕是很难答应。
郭开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不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恐怕他要挥挥手要和丞相之位说再见了。然而此刻的他,实在是黔驴技穷,根本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想。
虽然内心深处被无尽的无奈所充斥,但他仍然勉力振作起精神,咬紧牙关,鼓起勇气说道:“秦王要我赵国交出北部的数座城池以示结盟之诚,天下间安有这样的结盟道理?难道说,秦王这是故意想要羞辱我们赵国吗?”
嬴政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听到郭开这番如此无力且苍白的辩解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怒目圆睁,佯装出一副极度愤怒的样子,大声呵斥道:
“大胆郭开!你莫非当寡人为痴傻之人不成?竟敢以为寡人会这般轻易地就被你和那赵偃玩弄于股掌之间?!”
接着,嬴政猛地站起身来,用手指着郭开,继续怒斥道:
“你们打的如意算盘别以为寡人不知晓!那赵偃之所以派你来所谓的结盟,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其真正目的无非就是想借着结盟这个借口,好让我大秦对赵国攻打燕国之事坐视不管,寡人说得可有错?!”
郭开听到嬴政这番话,顿时如遭雷击一般,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原本还想着再狡辩几句,试图挽回局面,怎料一旁的江川立刻声色俱厉地打断了他的话语:
“赵相大人,不要再多说废话了!若真想与我秦国结盟,那就乖乖地将城池交出来,否则我大秦绝对不会与赵国结盟!不论赵国是否打算进攻燕国!!!”江川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大殿之中回荡不息,令人不寒而栗。
郭开眼见计谋已然败露,心知再多做无谓的辩解也是徒劳无益,于是满脸沮丧、垂头丧气地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影响深远,还望秦王能够宽宏大量,赐予外臣一些时日,好让外臣修书一封呈递给我家大王。待我王深思熟虑之后,定会尽快将结果呈报给秦王陛下。”
言罢,郭开便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地缓缓退出了章台宫。
郭开一路战战兢兢地返回驿馆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取来笔墨纸砚,将今日朝堂之上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书写下来,寄送给远在赵国都城邯郸的赵偃。
在信中,郭开不仅如实禀告了秦王已经洞悉赵偃的计谋这一情况,更是着重强调了秦王提出要用城池作为双方结盟的必要条件。
没过多久,这封承载着重要信息的书信就顺利抵达了赵偃的手中。
赵偃展开信纸匆匆阅览完毕之后,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霍然站起身来,口中愤愤不平地怒斥道:
“这个无用的郭开,竟然如此无能,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致使寡人的机密计策惨遭泄露!实在是罪该万死!”盛怒之下的赵偃作势在书信中暴怒,斥责郭开办事不力。
郭开收到书信,犹如五雷轰顶,惊恐万分的他急忙再次提笔写信,言辞恳切地向赵王求饶,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仍然还有办法能够在其中斡旋调解,挽回局面。
赵王见到郭开的求情书信之后,略微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先办事重要。不过,赵王在回复的书信当中毫不留情地严厉警告道:“此次姑且饶过你,但倘若这件事情最终未能成功办成,定然不会轻饶了你,必定罢相!”
此后,郭开加紧暗地里派遣亲信四处搜罗金银珠宝等贵重财物,准备用来贿赂秦国的其他大臣,希望他们能够说服嬴政降低要求。
而贿赂的主要对象就是身为一国之相的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