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人还怪好的嘞,就这么只花二十万两的银子想让我们朝鲜便宜卖掉了济州岛。
但是,要是不卖济州岛,那一共九十五万两的本息借款将是一笔十分夸张的还款。
就算是两成的利息,三年后也会是八十万两,依然十分庞大。
看着在下面不断纠结的金鎏,朱由校可没有多少耐心等他回复,“你们要是不想借这笔钱,朕允许你们反悔一次!”
被大明天子如此赤裸裸的威胁,金鎏一咬牙,一脸肃然地答道:“小臣愿意遵旨,但三成的利息实在太高,可否降到二成!”
二成?
在朱由校的心中已经属于高利贷了,而且还能买来济州岛,值了。
朱由校佯装思考了片刻后,一脸庄重地答道:“准!”
接着,朱由校看向王体乾道:“内廷出这买济州岛的二十万两银子,司礼监与金鎏签订买卖契约!”
虽然王体乾不知道自己皇爷为何要花这二十万两的巨款买下济州岛,但作为奴婢,只能领旨:“是,皇爷!”
朱由校花二十万两买济州岛的举动不仅让王体乾不理解,就连袁可立等人也十分的不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皇帝想要,去拿过来便是,何必要花大价钱去买?
看着满脸无法理解的众人,朱由校也懒得跟他们解释,济州岛的位置实在太过重要了。
虽然上面没有什么像样的资源,就连农耕也没有什么肥沃的土壤,整座岛屿就像一座巨型山脉,平地都没几块。
但济州岛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位于朝鲜半岛、倭国与大明中间,是一座真正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而且,此时的大明外海,海盗肆虐,以后要是在此安排一个海军基地,不仅控制了三地之间的枢纽位置,还能有效打击途经此处的海盗。
未来不管是进一步经略朝鲜,甚至是郡县朝鲜,还是跨海攻打东面的倭国,都离不开济州岛这个跳板。
就算现在还无力在此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但可以作为沈廷扬这个皇家海商的重要基地之一。
崇明岛的纬度并没有比济州岛低多少,直线距离不到五百公里,还没有崇明岛到青岛的距离远。
“剩下三十万借款和皮岛切割之事,以及仁川郡抵押之事,契约由礼部同金鎏签订,之后金鎏去找户部拿钱!”
“臣\/小臣遵旨!”
走出西苑后,王体乾朝金鎏说道:“金议政,明早巳时杂家会亲自带着拟好的契约去四夷馆找你,你可不要离开四夷馆!”
“好,王公公,下官定然在四夷馆等候您的大驾,另外,下官从朝鲜带来了一些特产,不知如何交给王公公?”
王体乾不做声色地回道:“明天杂家离开的时候一并带走!”
“好,谢王公公,不知下官代我们大王和王妃送给敬妃娘娘的礼物,该如何送给她?”
“可有违禁之物?”
“没有,王公公尽管让人查看!”
“明天午时正你送到东安门,到时候会有敬妃娘娘的人去取!”
“好,谢王公公!”
“客气,杂家就不远送了!”说完,王体乾自顾自地返回了西苑。
等王体乾走后,李腾芳朝金鎏说道:“金议政,既然司礼监约定了明天上午与你签订契约,那我们礼部就约到后天上午巳时,到时候你直接来我们礼部签订契约!”
“好,下官定会准时赴约!”
等金鎏与李腾芳离开书房后,朱由校朝袁可立说道:“袁先生,之前我们的设想是让朝鲜给杨国栋送战马,现在改成了向仁川派遣新的军队,该派谁过去合适?
另外,若派新的军队,战马是否还要继续给杨国栋?”
因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当皇帝询问的时候,袁可立直接答道:“回陛下,综合登莱的军队来看,目前派遣虎贲第一营去仁川最合适。
不仅仅是因为戚元辅兄弟与登州的关系,还因为不久前新调往登莱的三支军队中,就属虎贲第一营操练与武器配备最好。
至于战马,臣私以为还是给杨国栋更好。
其中的原因嘛,一是杨国栋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战马,二是平壤处于镇江堡与汉城之间,将骑兵放在平壤,建奴就再也不敢深入汉城等朝鲜南面腹地!”
朱由校看向黄立极与张懋修两人道:“你们以为呢?”
两人互望了一眼后,躬身答道:“臣等附议!”
“好,既如此,那就让朝鲜将战马交给杨国栋,并让戚元辅带着虎贲第一营于六月前抵达仁川,令其加固仁川城防的同时,还要在仁川城海对面的永宗岛修筑防御工事,以防建奴大军突然袭击之外,也要作为未来大明可能的永久军队驻地!”
袁可立惊呼道:“陛下,您这是想?”
朱由校微笑着点头道:“嗯,就是袁先生所想!”
“陛下,虽然臣不想劝谏您,但朝鲜的确地狭民穷,而且多山少土,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开疆拓土之地!”
“袁先生所言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妨将眼光放远一点!”
袁可立惊异道:“陛下,您的意思是东面的倭国?”
“倭国只是其一,朝鲜的北部就是曾经的努尔干都司,虽然那里是苦寒之地,但地貌广袤,不仅有着丰富的高大树木,朕听说那里还有几座金矿!”
朱由校的话音刚落,黄立极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问道:“陛下,努尔干真的有金矿?”
“的确有金矿,而且朝鲜通往努尔干的宽阔海域,也就是鲸海(日本海),那里有着体型庞大的鲸鱼,猎捕之后,将能给大明百姓提供丰富的肉食,鱼油还能用来当灯油!”
“陛下,鲸鱼的确有诸多好处,但捕杀也并非什么易事!”
“朕自然清楚捕杀鲸鱼并非易事,但若能捕杀一条重达五万斤的鲸鱼,将能提供多少肉食,以及多少鱼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自然会有不少渔民下海捕杀鲸鱼!”
在后世捕杀鲸鱼的确不是什么道德的事情,但现在的大海上最不缺的就是鲸鱼。
而且,朱由校之所以鼓励去鲸海捕猎鲸鱼,除了表面上的获取鱼肉和鱼油外,就是大力刺激大明的远洋航行事业,为大明培养越来越多合格的船员。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朱由校岂能错过这个瓜分世界的巨大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