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身材颀长,一身月牙白衣袍让他穿的婀娜多姿。面容精致,肤白如瓷,一双眼睛含着泪光....
好一个楚楚动人的美人。
“大人那日床榻之上,与奴说要为奴赎身。奴等了您多日都未见到您,听说今日您要来参加宴会,奴不得已就找来了。”
宴会厅安静的针落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二人身上。大乾民风开放,权贵之家有些女子会找小倌儿伺候,但那也是私下里的。若是被人知道,那也是让全族人蒙羞的事情。
当然皇家公主除外。
而姜钰这个女国公爷,找小倌儿,似乎....也能说的过去。在场的人,谁敢说没有去过青楼楚馆?但不管怎么说,姜钰都是个女子,找小倌儿还是让人觉得有伤风化。
众人都在看姜钰要如何处理。
而在众人注视下的姜钰,脸上没有一丝怒气,他扭头问宁家大公子,“府上门卫小厮管的这么松散吗?楚馆里的哥儿都能自由出入贵府了。”
众人没有想到姜钰首先发难的是宁家,而不是这小倌儿。她现在难道不是应该为自己开脱吗?
而安远侯和魏国公等,跟楚国公府交好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姜钰可以自己解决。
“这....”宁大公子一脸尴尬,他也没有想到姜钰首先问责的是他,所以一时不知道如何说了。
“哼,你找的小倌儿找到你面前,关我宁家何事?”宁四公子看着姜钰说。
姜钰看了他一眼,笑了下,然后又看着宁大公子说:“原来青楼楚馆的姐儿、哥儿,可以随意出入宁家啊!”
宁大公子一张脸涨红,哪个好人家会让青楼楚馆的人随意出入?他扭头跟那宁四公子说:“你休要胡言。”
他又看了眼那跪在地上的男子,说:“还不将人赶出去。”
他的声音一落,就有几个健壮的仆从走了过来,弯腰就要把那男子拖走。但这时姜钰抬手制止了,就听她说:“慢着,既然人都找到我跟前了,我就得好好问问。”
几名仆从看向宁大公子,而这时姜钰身体后倾,一只手支在椅子扶手上,看似随意但压迫感十足的看着那男子问:
“可能是我事情多,有些事情忘了。你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
“奴....奴是逸云轩的....知书。”知书紧张的手都有些抖,他也没有想到姜钰会这样做。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情,不是应该当场否认,然后把他拉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讯问吗?姜钰怎么当众问起来了?她不觉得丢人吗?
“哦,知书。”姜钰做出仔细思考的样子,然后道:“我不记得了,你说我去逸云轩找过你,什么时候?”
知书更加紧张了,他道:“上个月...初...初三。”
“什么时辰?”姜钰又问。
知书手紧紧的握了握,“戌时....戌时一刻。”
姜钰了然的点头,然后看向站在不远处的黎正则,“黎兄,你跟他说,我上个月初三戌时一刻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黎正则被点名,马上走过来看着知书说:“你若是说别的时候我不知道,上个月初三我一整日都跟楚国公在一起。”
这话让不少人脸上带了些八卦,这时晋阳侯的声音响起,“你好好说话。”
黎正则摸了摸鼻子,道:“大家都知道楚国公刚查了一个案子,军需贪墨案。我跟楚国公一处办公,也参与了那个案子的调查。上个月初三,从早上卯时上值到酉时下值,我们都在户部书房办公。
下了值,我又邀约楚国公到我家。是我爹要求的,要感谢楚国公对我的提携。”
“是这么一回事。”晋阳侯的声音又响起,“大家都知道,我这个儿子之前是不争气的,跟着楚国公查案子后,眼见的长进了很多。
我本想请楚国光喝酒以表感谢,但楚国公毕竟是女子,我便把他请到家里,有我家夫人陪同,一起吃了顿饭,表示我的感谢。结束的时候大概是戌时三刻了,我儿子和儿媳妇一起把楚国公送回去的。”
这父子俩一唱一和的把事情讲完,在场的众人有相信的,自然也有不相信的。谁不知道现在的晋阳侯府和楚国公府,走得很近。
但就是不相信又能如何?有证据反驳吗?没有。
知书也一样没有证据反驳,他结结巴巴的说,“那…那…可能是我把时间记错了。”
姜钰笑了,然后看一下宁家大公子,“宁家得给我一个说法吧。”
知书能进宁家的门,还在这么重要的宴会上,当众发难于她,背后没有宁家人相助,打死她都不会相信。只是,她不知何时得罪了宁家。亦或者,税收贪墨案宁家也有参与?
但姜钰又觉得,若是宁家参与了税收贪墨案,想要毁了她以阻止她继续查下去,应该不会用这么简陋的方法吧?
而宁大公子脸色铁青,他自然也想到了宁家有人参与这件事。
“怎么了这是?”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然后枢密使宁琦走了进来。
他看了眼姜钰,又看了眼知书,皱着眉说:“什么腌臜的东西都进来了,还不拖出去。”
几个仆从又过来要拖走知书,姜钰站起身道:“宁大人,关乎到我的名声,还是把事情弄清楚了吧。”
宁琦五十多岁,身材高大健壮,姜钰在女子里虽然是高个子,但在宁琦跟前还是显的很是弱小。
此刻宁琦目光带着压迫感的看着姜钰,而姜钰头微微抬起,目光与宁琦对视,没有落一丝下风,宁琦皱起了眉。
“宁大人,”安远侯走到姜钰身边站定,看着宁琦说:“不过是一个玩意儿,楚国公不会在意,我也不会在意。但,我们在意的是你宁大人的态度。”
“是啊,事情总得搞清楚,不然污了楚国公的名声,也让人说你宁家管家不严。”魏国公笑呵呵的也站在了姜钰的身边。
宁琦看了看安远侯和魏国公,再看向晋阳侯父子,以及人群中与楚国公府交好的人,眉头皱的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