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霍闻言微微颔首,然后说道:“继续念,大理国的降表。”
“是,陛下!”小太监点了点头,继续念道:
“大理国降表:”
“大理国王段思平,谨奉书大昭皇帝陛下:”
“臣闻王者之师,所向无敌。今大昭皇帝陛下,圣德巍巍,天威赫赫,一战而定西南,再战而服蛮夷。臣愚昧无知,昔日受李献忠蛊惑,妄动象兵,冒犯天颜,罪该万死。”
“今臣痛悔前非,愿举国归顺,永为臣属,岁岁朝贡,世世忠谨。特献南疆奇珍,以表臣服之心:”
“贡品清单:”
“一为战象百头,皆披铁甲,可助王师征伐不臣。”
“二为洱海明珠十斛,夜放光华,可饰冕旒。”
“另外,我段氏宗族子弟三十六人,可入临安为质,习圣朝礼仪。”
“臣愿献大理山川城防图,并遣象兵助大昭平定南蛮。若违此誓,苍山雪化,洱海枯竭,大理永世不昌!”
“大理国王,段正淳,顿首再拜!”
两份降表,态度倒都是恭恭敬敬!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二表一出,西南遂定,大昭天威,震慑四夷!”满朝文武听着这两份降表,当即冲着卫霍贺喜道。
“前虞鼎盛之时,尚且不能折服蛮夷。而我大昭初创,便能让西南二国归顺。陛下真乃天命所归!我大昭远胜虞朝!臣断言,不出三年,陛下定可统一天下!不出十年,陛下定然可为天可汗!见万国来朝!”
“臣不同意!臣觉得以陛下之德,五年足以让万国来朝!”
“臣也不同意!臣觉得以陛下的武功盖世,三年足以!”
“臣觉得一年就行!”群臣一个个争相拍马屁道,尤其是那些降臣,恨不得说卫霍明天就能一统天下。
“行了,别争论了。”最终还是卫霍亲手阻止了他们吹牛逼,自己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吹什么吹,感情仗不是你们打,真是离谱……
“这吐蕃国和大理国的态度还不错,就是东西少了点。堂堂吐蕃,送个几万匹马,几万头牛也不过分吧,结果居然才这么点。那大理国也是,送个上千头大象玩玩还差不多。”卫霍听着吐蕃和大理的降表,略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而一旁川蜀道投诚的士绅却是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东西少才是有诚意。要是东西太多,那就是趁机敲竹杠了。”
“什么意思?”卫霍闻言有些不解。
为啥东西少反而好,东西多了反而不好?
“启禀陛下,按照天朝的朝贡制度。藩属国上贡东西,天朝得数倍乃至十倍的奉还才行,如此方能体现我天朝气度。因此,懂事的藩属国上贡的东西都不会太多,免得天朝上国开销太大。”
“倒是有些撮尔小国,不知礼数,只爱占小便宜。经常上贡一大堆东西,以求取天朝上国的赏赐。并且其他藩属国都是一年来一次,这些小国恨不得一个月来一次,以此来敲我天朝上国的竹杠。”
“对于这些小国,征伐又显得我大国没有气度。因此只能给他们三瓜两枣,让他们乐呵乐呵。”川蜀地的士绅代表,诸葛不亮了解颇多,冲着卫霍说道。
“???”
“他们来上贡,朕还得还礼?还得还他们数倍乃至十倍?”卫霍闻言瞬间懵逼了,这怎么还是个赔本买卖?
“是的,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诸葛不亮点了点头道。
“直娘贼,那到底老子是天朝上国,还是他吐蕃大理是天朝上国?!”
“老子打赢了他们,还要给他们钱!那老子这仗岂不是白打了!”卫霍忍不住暴了粗口道,实在不理解这都是什么破规矩。
随后,诸葛不亮便好好给卫霍解释了一下所谓的朝贡制度。
这朝贡体制是古代九州以封建礼法制度为基础,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通过朝贡关系,周边国家承认中国九州的宗主地位,而九州则以丰厚赏赐回报,说白了确实是花钱买和平,同时也是因为好面子。
毕竟这些蛮夷都地处偏僻,讨伐一次光运粮食就非常麻烦,索性便给个三瓜两枣赏赐一下,人家也尊你为帝,何乐而不为。
而且,有时候为了一些面子工程,皇帝也乐得给各国各种丰厚的奖赏,以此来营造自己“八方来贡,万国来朝”的圣君场面。
说白了,皇帝其实和普通人真没什么区别。
普通人爱请客摆场面,皇帝也爱请客摆场面。
只不过普通人花的是自己的钱。皇帝花的是普通人的血汗钱,更加不心疼罢了。
即便是亡国之君,也喜欢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譬如隋朝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他在位时,“朝贡式贸易”搞得轰轰烈烈。每到大年正月,总要在都城大肆铺张。陪都洛阳大演百戏,招待各路外国使节,前后达一个月之久。所有店铺都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商人们,使者们免费吃饭,免费住宿,那花的银子海了去了。
后世很多小国看中了中原皇帝好面子的情节,也专门不远万里的前来朝贡骗钱。
据说最远有个皮肤黑漆漆的国家,也前来朝贡骗钱过!
也有地方明明就一个岛几千人也号称一个国,而后举国前来朝贡,一路上白吃白喝,临了还拿一大笔物资回去,基本一年都不用劳作,全靠天朝养着!
因此,有很多有识之士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压根不是世界向九州朝贡,而是九州向世界朝贡!如此奢靡之行为,若不阻止,必将成为祸端!”
“如此浪费钱的朝贡关系,居然持续了这么多年,真不像话。”
“既然前人不肯改,那便从朕开始改起!”卫霍冷笑一声,当即准备改革这种面子工程。
让藩属国真正的成为藩属,为中原供血!而不是中原反过来给他们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