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子看着东篱玖,心中对她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看来东篱玖不仅棋艺高超,更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智者。
这时,李全和阿韵做好午饭,大家这才停下对东篱玖棋艺的讨论。
但从这天起,秦先生空暇时总要和东篱玖在棋盘上厮杀两局。
冬雨连绵三日,天空才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
东篱玖这两天一直提防着再有人刺杀黄公子,就连黄公子的那些护卫也是万分戒备,但这几日都是风平浪静。
又过两日,马车终于可以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了,他们依旧安安稳稳的,没受到打扰。
晚饭后黄公子说道:“道路已经干透,我们明日便可继续前进,但按照麟州郡的地理气候,再有半月左右必然会降雪,降雪之后的天气太过寒冷,我们不宜再上路。”
他看了看众人接着道:“我打算在麟州城租房住到来年开春,所以想知道,黎夫人是怎样打算的?”
东篱玖没有多想就开口回答:“自是希望与大家同行的,如此我三哥便能多和李院长与秦先生多多学习。”
黄公子眼里多了层笑意:“那我让福管家到麟州城时,将你们的房子也一起租了?”
东篱玖想了一会,拿出一张百两的银票递给福管家:“那就劳烦福管家操心了。”
福管家看了一眼自家主子,见他点头,这才笑呵呵的接过银票道:“不劳烦,不劳烦!”
他算是看出来了,主子想招揽这对兄妹为他所用,将来就是自己人,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
次日福管家大早就和两名护卫骑马先行,东篱玖和黄公子他们也告别了驿站,继续他们的旅程。
东篱玖看着光秃秃的土地,想到在文曲神尊那里看到有些北方的冬天是可以种植冬麦的,好像没听说过东陵国有种冬麦的,也不知东陵国的气候合不合适。
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在休息,东篱玖带着一个小木盆,到种过麦子的地里,寻找秋收时麦子落到地里发出的小芽,将它们挖出来种到木盆里。
黎熠一直抱着黎初霁跟着东篱玖,见她挖土便问:“玖玖,你挖泥干嘛,我来帮你挖。”
东篱玖指着盆里寸许高的麦苗问:“三哥可识得这是什么?”
黎熠翻白眼,他又不是那些城里的读书人,还能分不清草和麦苗。
他说道:“麦苗,怎么了?”
东篱玖:“三哥可还记得几年前,夏初的时候,在咱家麦地旁看到几株结得挺多麦子的麦穗?”
“记得,你到底要说什么?”
“我在想,要是冬季麦子也能生长,是不是我们就能种两茬?”
跟来看看热闹的秦先生听完后说道:“小麦种植时间在开春,入夏后才能快速成长,就算小麦耐寒也无法在冬天长高。”
东篱玖解释道:“我曾在一些古籍中看到过,有些地方的小麦能够耐受严寒,甚至在冬季也能缓慢生长。”
“我想着,若是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小麦品种,或许就能在秋收后播种,在严寒来临前生长一段时间,在开春解冻后又能继续生长,期间省了开春后还要等土地解冻后才能耕种的时间,到了来年初夏差不多就能收获,这样一年就能种两季,收成也能增加。”
秦先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问道:“黎夫人所说的古籍,可否借我一观?”
东篱玖点头道:“自然可以,在我行李中,明日便给秦先生过目。”
黄公子也来了兴趣,他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若是能提高粮食产量,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他问道:“黎夫人,你所说的这种小麦,若是真的能在冬季生长,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东篱玖微微一笑,说道:“我也只是在书上看到,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试验和验证。”
黄公子明白的点头,心想,等到看到东篱玖所说的古籍,如果看着确实可行,那他便找些比较懂农事的人实验。
这时东篱玖继续说:“其实我的想法也并不是一定要种两茬小麦,而是考虑到如果能找到适合冬季生长的小麦品种,我们就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
“小麦更早收获,后期土地就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大豆,人参果(花生)等作物。”
可惜在这朝代,她并未发现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不然东陵国粮食也不至于稀缺至此。
其他人听了也点头,如今东陵国除了蔬菜,还没有种两季的作物,如果真成了,那对整个东陵国将是极大的贡献。
黄公子看着东篱玖,眼中闪过赞赏:“黎夫人心怀大义,真是令人敬佩。”
东篱玖谦虚地回应:“不过是一些浅见,是否可行还需实践来验证。”
她不过是想博得黄公子的信任,将来虐那渣子的时候,黄公子能当作没看见罢了。
秦先生也点头赞同:“确实如此,任何理论都需要实践来检验。”
说话间,其他人也帮忙挖了不少麦苗,差不多了才返回。
东篱玖将她的小麦苗小心地安置在马车上,确保它们能够安全到达麟州城。
晚上东篱玖便将冬季可种冬小麦和油菜的方法抄写下来,又将大豆,人参果可榨油等都写了出来,并且附上榨油方子。
东篱玖将方子给黄公子不给家人也是有原因的,以他们家的能力,想要护住大买卖方子不容易,找麻烦的人肯定很多,她有的是挣钱的法子,等以后哥哥们一步步起来后再给他们不迟。
东篱玖想了想,又将只有一点点模糊记忆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写了出来,然后一张符箓下去,书本变成快要碎掉的样子,东篱玖这才去休息。
第二日东篱玖便把一本连封面都没有的破旧书籍递给秦先生,秦先生接过这本破旧的书籍,虽然外表残破,但他知道这可能是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料。
他小心翼翼地翻阅着,发现里面记载了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冬小麦的种植、油菜的栽培,以及大豆和人参果的榨油技术,甚至还有一些他从未听说过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