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机看了下时间,8:51,他就直接向租住女房东王女士的那间出租房走去。
跟刘老板、沈老板两人约好的见面时间10点,他还要准备一下出售的物品。
到了地方,常顺把上午捡到的旧衣服、旧包等放在了这边。
又把之前放在这里的那些有收藏价值的东西都收了起来,然后装到了三轮车上。
收拾好后,他就带上东西,又去了房东秦老板那边的出租房。
今天他准备出售的东西有:
5个药碾子,两对铜镲,1个铜锣,一对铺首铜环,形似帽子的那个老香炉盖子,那个杠铃。
紫檀木擀面棍,黄花梨竹节形大棒子。
那些房梁钱(咸丰元宝当百两枚,顺治通宝“错版”钱币,五帝钱等),还有7块银元。
两张10元面值的1981年国库券。
有点残缺的老佛像、伟人瓷像,“千船万帆送公粮”搪瓷盆,北极星老挂钟,海燕老收音机。
三个完整的“幸福万能春”瓷碗,青花“囍”字罐,黄釉侍女童子提梁壶,仿三彩笔筒。
上午才捡到的青花荷花花卉鸟食罐,鸟笼上的铜挂钩,4个小酒盅。
两幅油画(乡村景色、花卉)。
(印有财神像的老中堂画,包括那幅对联,他打算自己先留着。)
从张老板那里买的一些铜盆、铜壶、铜锁铜铃等杂件。
【拆迁区捡到的贴有老烟标的木箱子,老票据(粮油票、布票、邮票)、老照片、一些老证件等。
他还没有了解过行情,暂时也不打算出售。】
在他准备这些东西时,沈老板打了电话过来,再次确认了见面的位置。
他跟刘老板一起开车过来。
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在附近路口的一个超市门前。
准备好东西,常顺出门锁上房门,然后步行去那边等了起来。
“帅哥,你好!请问你知道“阿成酒家”在哪儿吗?”
正等着的时候,一个年龄看上去20岁左右、扎着马尾辫,身高大概一米六,衣着普通。
身材很好,长相也算漂亮的女孩向他问路道。
“阿成酒家”,那不是自己之前吃过饭的餐馆吗。
“知道!你是过来找工作的吗?”
见她手里提着的还有一个大行李包,常顺随口问她道。
“是啊!中介介绍的,我就过来了。”
女孩回道。
03年这个时候,火车站、汽车站或者其它一些人流量大的场所,都是有大量的中介的。
常顺之前找的搬家公司的工作,就是通过“中介”介绍的。
“你顺着这条路往那边走,然后…………”
他把位置告诉了她。
“谢谢!”
女孩道了声谢就向着他指的方向走去。
“你要是以后能在那边上班,或许我们可以经常见面。”
对着她离开的背影,他又说了一句。
女孩转身笑了一下,又转过头离开了。
在这边等了不算久,大概一刻钟左右,沈老板跟刘老板就到了。
沈老板开的车,是一辆昌河面包车。
见面之后,常顺坐上他的车,把两人带到了他住的出租房。
期间房东秦老板看见了他们,常顺说这是他的朋友。
三人到了房子里面,他把房门关上了。
“常老板,你这里的东西不少啊!”
简单扫了一眼,刘老板说道。
“也没多少,很多都不值钱,一些东西卖给你们,你俩都不会要,我们开始看你们需要的物品吧!”
常顺说的两人不会要的东西,是木箱里面装着的旧衣服、各种旧包,旧书以及其它拆迁类旧货。
这些都放在了这间不算多大的房间里,跟出售给他们的那些古玩放在了一起,整体看上去就有点多了。
本来他准备用捡回来的窗帘布遮挡住的,但想了想,又没有那样做。
“小常说的对,我们抓紧时间看货!”
沈老板看了看房间里的情况,然后说道。
接下来,他们没有再说其它话题,常顺把之前准备好的物件,一样样的拿出来跟他们商量起了价格。
五个大小不等的药碾子,一起900块钱,其中有一个药碾子的面上还刻有(药行)的名字。
这个是后来回到了住的地方,他仔细观察后发现的。
两对铜镲,一个铜锣,一起500块钱。
铺首铜环,跟他之前猜测的能到清朝时期一样,刘老板跟沈老板看过后,说是清中期的物品。
这个不算多见,常顺尽量喊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块钱。
做生意,特别是古董生意,藏品好的情况下,价格喊高点没坏处,大不了等对方砍价。
要是喊低了,那样起点太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跟重生前整个古玩行业冷冷清清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的收藏行业,行情逐年变好,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东西两人都很喜欢,他说的价格他们肯定会还价,一般都是对半砍。
能对半砍,证明物件值那个价。
在常顺的坚持下,他们花了8000块钱。
形似帽子的那个老香炉盖子,之前他认为是民国时期的,但沈老板看过后,说也能到清朝,刘老板的观点跟他差不多。
这个价值要低不少,1500块钱。
写有“某某航运管理局”的杠铃,比较有纪念意义,300元。
“刘老板、沈老板,你们先看看这根棍子跟木棒的材质。”
常顺把擀面杖、竹节形木棒拿出来递给他俩时说道。
两人一人一个,把它们接到手里看了起来。
刘老板拿着的是紫檀木的擀面棍,沈老板手里拿着的是黄花梨的“无拐之棍”。
“老沈,把你手里的竹节棍递给我看看!我们换换!”
看了大概一分钟,刘老板把擀面棍递给沈老板时说道。
“好!”
说完他俩又换着看了一会儿。
“小常,想必这两件物品的材质,你肯定清楚,说说价格吧!”
沈老板已经看完,把擀面棍握在了手里,问价道。
“我当然清楚了,你手里现在拿着的棍子,是紫檀的,还是紫檀里面的上品。
刘老板手里拿着的木棒,是黄花梨的,同样是上品。
两件东西,都还是老的,怎么说都能到民国时期。
价格的话,我就说个最低价,擀面棍2万,大木棒3万,你们看看能不能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