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新铺子,在小双的操持下,虽说忙得脚不沾地,但一切都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慌乱。
芳霏和如意站在一旁,瞧着小双那副有模有样、俨然已经颇具掌柜派头的样子,心里头很是满意。
在她俩心里头早就有了一番事业上的盘算,琢磨着日后要把小双当作大掌柜来着力培养。
这卤肉铺子以后肯定不能就局限于眼下这一家,迟早是要开枝散叶、多开几家分店的。到了那时候,就需要小双来总管着这些铺子。
这些都是后话了,且看眼前这光景,两口大锅里的卤肉眼见着就要见底了,这就得赶紧去小食铺的后院再拉些过来。
姜阿奶和王氏瞅见这新铺子忙得热火朝天,却也插不上手,便同如意和小杉子一块儿回小食铺去了,寻思着那边估摸着正缺人手呢。
芳霏则留在这儿稳住那些排着队有些躁动不安的人群,扯着嗓子喊道:“各位乡亲父老,咱们这儿虽说快没货了,可大伙莫着急,后头还有熟的卤肉马上就拉过来。咱今日准备的量可足着呢,保准大伙都能买到。”
就这么着,老铺子那两个灶眼火力全开用来卤肉,刚出锅就赶紧拉到新铺子去卖。这一干就没停过,一直忙活到申时,新铺子才算是收了工。
不过今儿个这一天下来,收获可真不少。毕竟这卤下水进价便宜,成本低,刨去各项开销,一天的净利润稳稳地有二两半银子进账。
这收入情况,对于经营小食铺有一阵子的芳霏来说,心里大致也有个谱儿了。
她一边收拾着铺子,一边暗自琢磨:要想多挣银子,光靠眼下这卤肉生意可不行,除了寻思着开分店,还得想法子开发些新菜品。
为啥呢?一来这卤肉吃多了,任谁都会腻味;二来,这世上总有那些舌头灵得很、做菜经验又丰富的大厨,保不齐哪天就琢磨出跟自家差不多口味的卤肉来。
到那时候,这卤肉生意满大街都是,变得稀松平常,自家这 “姜家卤肉铺” 的招牌可就不好立了。
所以啊,必须得增加些新鲜菜品,就像前世自己吃过的 “某记油烫鸭”,人家店里可不单卖鸭子,其他各式各样的菜品也多着呢,生意才做得红火长久。
这念头在芳霏心里也就这么一闪而过,她心里明白,真要琢磨新菜品,还得靠如意姐那手巧的厨艺。
眼瞅着这一天的活儿总算是忙完了,众人便关上了新铺子的门,回到小食铺这边。多亏新铺子分走了不少生意,小食铺如今也能踏踏实实地做晚食买卖了。
这时候,铺子里已经有客人陆陆续续进来点晚食了。
芳霏见店里还不算太忙,就凑到姜老爹身旁,小声说道:“阿爷,有件要紧事得您拿个主意。您瞧,咱们这一直用着五爷爷的牛车拉货,五爷爷在村子和县城之间来回跑,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顾不过来。再说了,这老牛也没个停歇的时候,我真怕把它给累坏了。而且啊,咱们村赶集的时候没了五爷爷的车,村里人还不得在背后埋怨咱们。所以我想着,咱得买个骡车。”
姜老爹听了芳霏这一番话,他可不是那古板迂腐的人。打小儿的经历也磨炼出了他的眼界和见识。
听芳霏这么一说,立马就点头应下了。男人嘛,哪有不爱车的,再说,有了车,这做买卖也方便不少。
芳霏眼珠子一转,又凑近姜老爹耳边悄声道:“阿爷,就咱俩去买,可别让阿奶知道了。您也知道阿奶的脾气,要是让她晓得咱们要花这一大笔钱买车,免不了得念叨咱们花钱大手大脚的。咱们不如来个先斩后奏,把车买回来了,生米煮成熟饭,也省得费那些口舌去解释。” 说完,还俏皮地朝姜老爹眨了眨眼睛。
爷俩跟如意打了个招呼,让她帮忙照应着店里,顺便给打个掩护。
随后,便带上预先准备好的十两银子,脚步轻快地从后院出发,朝着牙行的方向走去,心里头满是对新车的期待。
那几个在牙行门口招揽生意的汉子,瞧见又是芳霏这丫头片子来了,心里头那股子滋味,甭提多复杂了,都快麻木了。
想想最开始的时候,瞧着这小丫头穿着打扮寒酸,就没把她放在眼里,打心眼里看不起。
谁能想到啊,这才过了没多久,人家又是买铺子,又是买人,还租了新铺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隔三岔五就来牙行晃悠,俨然成了这儿的常客。
如今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头暗自悔恨,骂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狗眼看人低,生生错过了这么个财神爷。
芳霏瞅见他们那副模样,嘴角微微上扬,心里跟明镜似的。她可没闲工夫跟这些人计较,在她看来,常来光顾这牙行,让生意越来越好,就是对这些人当初看不起自己最好的回击。啥也不说,就径直往里头走,去找赵六。
赵六远远就瞅见芳霏来了,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为啥?这才几天工夫啊,这 “小财神爷” 又上门了,这能不高兴吗?每次这丫头来,准能做成一笔好买卖,他这心里头啊,早就把芳霏当成宝了。
赵六赶忙迎上前,先是恭恭敬敬地朝着姜老爹作了个揖,行了个礼,这才满脸堆笑地开口问道:“不知老人家和芳霏小东家这次大驾光临,是有啥事儿要吩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