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皇宫御书房,皇帝玄疾驰坐在玉案前,双手揉着额头两角,最近连续出现的各种天灾,皇帝心力憔悴。
“大伴,云川省旱情严重,如今耽误了粮食生长期,秋冬季节肯定闹饥荒,老大,老二谁更能胜任赈灾事宜?”
“陛下,两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老奴看来都能胜任,也各有长短”
殷无双适当的观察着皇帝的表情,天家无私事,不能站队卷入派系,皇帝才是自己的遮阳伞。
“大伴说说看”
“陛下,老奴斗胆说两句,您听听就行,大皇子仁爱清高,注重名声,官场根系不广,下去赈灾只怕会很吃力,除非……”
殷无双停住了话,发现皇帝抬头注视自己,随压住了想要说的话,
“除非什么,你只管说,朕不怪罪你,这里也没外人”
“陛下,除非大皇子敢杀,能杀,否则地方官肯定会阳奉阴违,中饱私囊”
“大伴言之有理,那老二呢?”
“陛下,二皇子号称贤王,户部,礼部,兵部诸多官员都与二皇子以利相交,赈灾肯定事半功倍,就怕二皇子纵容属下和地方官,”
玄疾驰猛然抬起头,双目炯炯有神,注视殷无双片刻,思考刚才的话,
殷无双是武林高手,自然能感觉到皇帝的心动频率,心跳加快,有震惊和醍醐灌顶的感觉,
“大伴言之有理,朕作为父亲,审视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作为皇帝,审视自己的臣子,他们长大了,是该考虑历练了”
“陛下乃仁主,皇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历代君王所不及,老奴是局外人,请陛下莫怪老奴多嘴,”
殷无双斟酌言语,说出了以上的话,评论皇子是大忌,大太监也是提心吊胆,
“大伴勿虑,朕是当局者,你是旁观者,能看的清楚明白自然是好事,墨卫监控百官和打探敌国消息,大伴需费心经营”
玄疾驰无喜无悲,很淡然的吩咐事情,听到殷无双的耳中,就变成墨卫该加大力度关注各大皇子了,皇家果然无亲情啊。
“老奴明白,”
“大伴,去找老大过来”
“遵旨”
御书房皇帝一人端坐发呆,
“老大,老二如此,那老三的势力范围又是哪些呢?吏部,刑部,工部,或许三人互有渗透吧,”
……
“启禀陛下,妙涵公主求见”
神游天外的皇帝被门口侍卫一句话唤醒,
“进来吧”
御书房是重点,非至关重要人物不能随便进入,可见四公主玄妙涵是深受皇帝喜爱。
“儿臣叩见父皇,”
“涵儿平身,特意找父皇是有什么大事?”
玄疾驰也是纳闷,四公主平时很少到御书房,舞枪弄剑大多在演武场,
“父皇,儿臣带来一份大礼,赠送父皇”
四公主笑嘻嘻的将一摞诗稿,放到玉案之上,并且急切的想知道皇帝老爹的表情变化,
“涵儿有心,父皇很欣慰……咦,不错”
皇帝无心的答复四公主,眼睛扫到诗稿上的内容,瞬间精神焕发,加快了翻动纸稿的动作,
“苍天不懂人情暖,冷眼赏花尽是悲”
“世事晦淡营苟,莫笑贪染铜臭,衣食住病行,东拼西凑,谁能潇洒拂袖?”
“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最见读书人”
……
片刻之后,皇帝翻完了所有的诗稿,意犹未尽的开始回味,
“好,才情可嘉,诗句入木三分,涵儿的大礼,为父很是喜欢,不知是出自大玄哪位才子之手?”
皇帝炯炯有神的眼睛急切的盯着自己的公主,完全没有了刚才的迷茫和疲倦神情,
果然,皇帝是性情中人,我为诗狂啊。
“禀父皇,就是凤鸣镇那位林焱先生所写,儿臣返回凤鸣镇,无意间发现了此人大才,才情震古今,胸怀天下为己任”
玄妙涵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陈述,听到皇帝耳中,表情格外的丰富多彩,
皇帝感叹“我儿长大了,雏凤要凤舞九天了”
“此人,品行如何?才德兼备才是上品”
皇帝斜着眼,偷偷瞄着自己公主,总有点怪怪的感觉,
“父皇,林先生不愿为官,儿臣侧面了解,他对大玄的文坛和官场有独到的见解,宁可闲云野鹤,也不愿蝇营狗苟”
于是玄妙涵将林焱和她交谈说过的话,原原本本的给皇帝玄疾驰描述了一遍,
“啪”皇帝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怒目中烧,这可把公主吓坏了,心想难道说错了话?
“此人,若不是狂的有资本,即是愚昧的没常识,涵儿怎么看?”
“父皇,儿臣与林先生接触二次,此人有大才,交谈中,多次指出大玄弊端,民生百态,非常了解百姓疾苦,该是有狂妄的实力”
玄妙涵想着交谈的一些细节,林焱有鞭辟入里言论,自然不是空谈,
“儿臣,虽是女儿身,但为国举贤,力所能及,林焱之才,比书院先生绰绰有余”
皇帝看着自家公主言之凿凿的态度,对林焱有了一些好奇之心,通过看到的诗句,就能说明此人是有才情的,
“涵儿,举荐有功,朕赏你自由出入皇城如何?”
“多谢父皇,父皇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了”
玄妙涵开心至极,本来束缚在皇宫大院中,不得自由,如今能够自由出入,那就是天大的恩赐,
高兴之余,公主却没有发现皇帝老爹有点笑的很不自然,那种老狐狸计谋得逞的尴尬笑,和她发自内心的欢笑,对比太大。
“启禀陛下,大皇子到”
“让他进来吧”
殷无双带着大皇子玄尚仁,进入御书房。
看到四公主也在,殷无双了然于心,大皇子看见四公主在,有点疑惑,军政要地,她怎么能随便出入?
“叩见父皇”
“见过皇兄”
相互行礼后,皇帝开口,
“仁儿,今日叫你来,是关于云川省干旱的事,你有何见解?”
皇帝问政大皇子,是考验儿子的见识和想法,大皇子却觉得是皇帝给自己的机会,这是接触政事的开始,
“父皇,儿臣认为云川省官员该重罚,尤其地方官员隐瞒不报,错过救灾时机,秋后必有饥荒”
“再有就是临省调拨粮食,做好今冬明春的赈灾,春播事情”
大皇子温文尔雅,母亲是庞氏家族嫡女庞玉娇,当今的贤贵妃,娘舅庞玉锋是兵马大将军,镇守边疆。
皇帝眼中的大儿子,书生气较浓,和年轻时的自己很像,回答也算考虑的到位,内心还是很满意的。
“该怎么调拨粮食?怎么着手赈灾?怎么安排春耕?怎么保证灾区难民不逃亡到周边省份?贪官污吏,你杀是不杀?”
“这,儿臣还没深入考虑这么透彻,父皇赎罪”
大皇子有些慌,但还稳得住,皇帝老爹连珠炮式的发问,都具体细节,把自己打个措手不及,
一切逃不过皇帝的眼睛,内心还是比较满意的,临危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