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国女子读书,一个就是参加科考改变命运,书读得好考上功名可以做官,即使不做官也可以在婚嫁上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读书就是很多女子的努力方向。
江婉了解过科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二十年内就算是头悬梁最刺骨,考上举人的机会也是微乎其微。至于婚嫁?不是有个承诺不纳妾不收通房的王府世子等着呢吗?
读书是要读的,毕竟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身修养等。但就不用奔着科考去、要接受哪怕自己不认可的那些书中的东西,也不用盯着四书五经看,可以看很多别的书。
江婉不但自己读书,也教自己两个贴身小丫鬟识字。这个是必须的,以后有点啥事,除了说还能用写字来表述,识字可是太重要的事了。
这天江婉在唐超的屋子里看山海经,唐超也在看书,人家看的是中庸。江婉的两个丫鬟挤在一起看三字经,一边看还一边嘀咕。
“识字就识字呗,还要编成什么经。以前听过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三字经还是第一次听。读经就读经吧,还要背?背就背吧,还要知道什么意思。这不是识字呢吗?搞这些花样做什么?”玉蕊对着玉蝶嘀咕道。
“咱俩就是两个丫鬟,能读书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你还抱怨?赶紧背吧。听梁妈妈说小姐三个月就把这个经背下来了,我们都读了十几天了,你还在看头几句,你可用点心吧。”玉蝶对着玉蕊道。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我背了前边忘了后边,背了后边又忘了前边。”玉蕊小声抱怨道。
江婉觉得玉蕊说的对着呢:识字就识字,背这些不知道什么意思的三字经的确有点舍本逐末了。但这个时代就这样,人家伙读书都是从三字经开始,三字经作为启蒙教材就是从死记硬背开始的,江婉也不能太标新立异不是?
于是江婉决定帮一帮这两个小丫鬟:把三字经的意思解释一下,也能好背一点吧?
招手把两个丫鬟叫到身边,指着三字经解释:“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出生的时候性情都是好的、善的。”
看两丫鬟点头,继续解读:“性相近,习相远。 就是出生时大家性情差不多,学的东西不同性情就相差的远了。”看两个丫鬟认真听着。继续道:“苟不教,性乃迁。就是如果不受教育,性子就不好了。”
玉蝶这时插嘴道:“那跟狗叫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狗不叫,性乃迁?”
江婉看了看玉蝶,想了想解释此‘教’不是彼‘叫’到还容易,但解释苟有如果的意思?那她会不会以为狗就是如果的意思?还要解释这个苟不是那个狗,还有很多个够呀构的。那就还要解释狗、苟、够等等,勾的区别、写法、意思……,想想都脑仁疼。
于是江婉道:“苟不教不是小狗不叫的意思,第一个苟不是小狗的狗,最后那个字也不是叫唤的叫,是教导的教。这句话就是,不接受教育就有可能坏了性子。”
看两个丫鬟恍然大悟般的连连点头,玉蝶还说:“就是说狗也是要教育的,要不然就会乱咬人了。”
江婉不做纠缠,心里暗道:你就放过狗吧。含糊点头,继续往下:“教之道,贵以专。这句简单,就是教道理要专心。”往下看了看:“之后举了个例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是说有个姓孟的母亲,挑邻居,孩子不学好气的把织布机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