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江东水军大营所在地,此时已是深秋,江风瑟瑟,吹动着岸边高大的荻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孙权高坐于柴桑大殿之上,目光炯炯,扫视着殿下文武百官。
他身着一袭紫色蟒袍,头戴金冠,显得威严而英气。
“诸位,曹操那厮,之前大举南下,气势汹汹,欲吞并我江东。结果呢?在荆州碰了个头破血流,损兵折将,狼狈北逃!”孙权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在大殿内回荡。
“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孙权站起身来,踱步于大殿中央,目光中充满了憧憬,“曹操新败,中原空虚,此时若我江东挥师北上,定能收复中原,重振汉室!”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张昭拄着拐杖,缓缓走出队列,向孙权拱手道:“主公,老臣以为,此事还需慎重考虑。曹操虽败,但其势力犹存,根基未动。况且,我江东连年征战,百姓疲敝,仓廪空虚,实不宜再兴刀兵啊!”
孙权眉头微皱,看向张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张公,难道你忘了曹操是如何欺辱我江东的吗?难道你甘心永远偏安一隅,做那江南的守户之犬吗?”
张昭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老臣并非贪生怕死,只是认为,当下之计,应以稳为主,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方能图谋长远。若贸然出兵,恐有不测之祸啊!”
紧接着,又有数位老臣站出来,附和张昭的观点,纷纷劝说孙权以稳为主。
“主公,张公所言极是,还望主公三思啊!”
孙权脸色阴晴不定,目光在众臣之间游移。
他心中清楚,这些老臣都是江东的肱骨之臣,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一想到曹操的威胁,一想到自己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孙权就无法按捺住心中的那团火焰。
“难道,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在中原称王称霸吗?难道,就只能让江东永远屈居于人下吗?”孙权在心中质问自己,双手紧紧握拳。
就在孙权犹豫不决之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主公,臣以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孙权闻言,精神一振,目光如炬,望向说话之人。
那人身姿挺拔,目光锐利,正是江东的栋梁之才——周瑜。
周瑜无视张昭等人愠怒的目光,继续说道:“曹操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北伐淮南,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若能一举攻下淮南,则进可图谋中原,退可巩固江东,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
“公瑾,你……”张昭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周瑜抬手打断。
周瑜语气铿锵有力:“张公,我知道您是为江东着想。但有些时候,稳中求胜固然重要,却也容易错失良机。大丈夫当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孙权听着周瑜的话,心中的犹豫顿时烟消云散。
他看着周瑜,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好!公瑾所言极是!我意已决,即刻出兵北伐淮南!”孙权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张昭等人见孙权心意已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退回队列。
孙权站起身来,走到周瑜面前,亲自扶起他,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公瑾,此次北伐,我便任命你为大都督,统领江东水陆大军,务必一举攻下淮南!”
周瑜闻言,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放心,瑜定不辱使命,誓死收复淮南!”
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走进大殿,神色慌张地禀报道:“报……报!北方传来消息,曹操似乎……似乎……”
周瑜见孙权决意已定,众臣仍有疑虑,便向前一步,目光如炬,扫视殿内众人。
江风裹挟着柴桑江面的湿气,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更衬托出他临危不乱的沉稳气度。
“诸位,适才张公所言,稳扎稳打,固守江东,确为老成谋国之言。”周瑜语气平和,先肯定了张昭的观点,却又话锋一转,“然则,诸位莫要忘了,曹操虽在荆州折戟,损兵折将,但其根基未损,实力犹存!中原沃土,养兵无数,只需数年,便可恢复元气,届时,我江东又将如何自处?”
他声如洪钟,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曹操之野心,诸位皆知,他视我江东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若我等只求自保,龟缩于江南一隅,岂不是将命运拱手让人,任其宰割?!”周瑜慷慨激昂,双手紧握,仿佛要将心中的豪情壮志倾泻而出。
“今日曹操新败,正是其虚弱之时,亦是我江东千载难逢的机会。若能趁此良机,挥师北上,攻取淮南,便可占据战略要地,扼制曹操南下之势,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周瑜走到沙盘前,指着淮南的位置,详细地分析道。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在沙盘上划出一道道令人热血沸腾的弧线。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江风呼啸的声音。
众臣都被周瑜的雄辩所折服,静静地聆听着他的分析。
即使是先前极力主张稳守的张昭,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周瑜继续说道:“或许有人会担忧,江东连年征战,兵疲马乏。但我要告诉诸位,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我江东水军训练有素,战力强悍,只需稍加整顿,便可横扫淮南!”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权,语气坚定而自信:“主公,此时此刻,正是我江东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瑜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率领江东将士,北伐淮南,收复中原,匡扶汉室,再创辉煌!”
周瑜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一把烈火,点燃了孙权心中那团沉寂已久的火焰。
他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体内涌动,让他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然而,就在这时,侍卫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肃穆,也让孙权和周瑜眉头紧锁。
“似乎...与王厚有关...”
孙权被周瑜那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语彻底点燃,心中的雄心壮志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瞬间爆发。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内激荡的热血,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令人无法逼视的光芒。
“好!公瑾,你说的对!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纵横天下,成就一番伟业!若只求苟安,与草木何异?”孙权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君临天下的霸气,震得大殿内的空气都微微颤动。
他不再犹豫,彻底下定了决心,“我意已决,即刻出兵,北伐淮南!”
张昭等人见孙权心意已决,脸上担忧之色更浓。
他们知道,一旦开战,江东的未来就充满了变数。
但他们也明白,孙权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既然主公已经下令,他们也只能遵从。
“主公英明!”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但其中夹杂着希望与担忧交织的复杂情绪。
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走到周瑜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神情激动:“公瑾,你乃我江东的擎天之柱,中流砥柱!此次北伐,我便将江东的未来,托付于你了!”
周瑜感受到孙权手上的温度和信任,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他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放心,瑜必竭尽所能,不负主公所托!定将淮南纳入江东版图!”
孙权哈哈大笑,亲自将周瑜扶起,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好!有公瑾在,我便无后顾之忧!传令下去,即刻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领江东十万水陆大军,择日北伐淮南!”
“喏!”传令兵高声应道,声音响彻整个柴桑大营。
大殿之上,众臣齐声高呼,士气高涨。
江东,即将迎来一场决定命运的战役!
然而,就在这欢欣鼓舞的时刻,那名侍卫带来的消息,却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众人心中的火焰。
“似乎...与王厚有关...”侍卫颤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所有人,包括孙权和周瑜,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的身上,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曹操似乎...似乎与王厚达成了什么协议,意图共同...共同对付我江东...”侍卫的声音越来越低,仿佛生怕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孙权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原本充满希望的眼神,也变得锐利如刀锋。
他紧紧地盯着那名侍卫,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一字一句地问道:“此话当真?消息从何而来?”
侍卫吓得浑身颤抖,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小人不敢欺瞒主公,消息是从北方密探处传来,千真万确!”
孙权沉默了,大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只有江风呼啸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
周瑜眉头紧锁,英俊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凝重。
他走到孙权身边,低声说道:“主公,此事非同小可,需得仔细查证。若曹操真的与王厚联手,那我江东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报——!”又一声急促的喊声传来,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一名斥候满身尘土,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顾不上行礼,便高声喊道:“禀...禀主公!曹军异动!正向我江东边境集结!”